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迭代运行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迭代运行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图7.2 所示,这一迭代运行的教师职业发展过程包含五个相互联系、交叉进行的教师职业发展模块。也就是说,教师首先是实实在在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次才是生活在教学环境中的“教师”,有追求职业发展的需求。作为大学教师,首要任务是教学,只有搞好个人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教师的职业发展才有意义,教师才有自我满足感。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迭代运行

如图7.2 所示,这一迭代运行的教师职业发展过程包含五个相互联系、交叉进行的教师职业发展模块。

1.模块一:第一次访谈数据分析结论

通过对5名教师的访谈数据分析,发现这些数据揭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题:

(1)强烈的教师职业发展追求

与其他部分高校受访教师一样,参加本项目的5名教师也有着强烈的自主、自愿职业发展需求,在他们看来,职业发展需求基于提高教师作为“人”的生活品质,在平衡生活和科研的基础上,追求自己职业发展。

我本人比较实在,我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很好地平衡一下,这是我最需要的。(李海华)

教师也是有家庭的,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教师职业发展,就我看来,我只能是尽我的力量把各方面做得更好。(万梅青)

可见,正如本书中所阐述的一样,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应首先基于满足其“个体”生活之需,因为只有个人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教师才有可能追求其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就是说,教师首先是实实在在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次才是生活在教学环境中的“教师”,有追求职业发展的需求(周燕,2009)。

访谈中,所有教师均谈到了各自对教师职业发展的理解,通过分析,5名教师均反映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协调发展,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发展内涵的界定一方面与我国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也与其他受访教师的看法大体相同。

既然他是外语教师的话,那肯定是他在教书这个方面,应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学;在提高教学的同时,需要提高科研能力,所以这两方面要同时进步。(刘玉翠)

此外,教师还普遍反映,教师职业发展“还应该和学生们的发展结合起来”(万梅青),因为教师职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作为大学教师,首要任务是教学,只有搞好个人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教师的职业发展才有意义,教师才有自我满足感。

希望能够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英语的教学和交流,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也能找到我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的不足,最重要的是能够使我自己有很大的成就感,从心里感觉非常高兴,这真的是我的心里话。(李海华)

但是教师反映,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不是帮助学生“背,我这个书都背会了,我考分就高;我只要学了,我考分就高”(李海华),在全国英语考试或者学校范围内的期末考试中得到较高分数,而是在个人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需求,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有段时间,就是上本科专业、本科课的时候,我觉得用了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事实上有的同学接受不了,所以我还得回归什么语法呀,还得给他们讲。现在大四的学生写毕业论文,连个句子都写不出来。(万梅青)

学生是主体。根据学生的需要,我再去学,然后再去教。而不是我在那儿填鸭式的,不管你吃不吃它,我就喂你这个。人家不爱吃这个,人家爱吃那个,所以我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这个社会对英语学习者的需要,去不断地学习,然后再把这个知识再反哺回去。(李海华)

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使其不仅书写能力强,而且口语交际能力也强,唯此,教师的职业发展才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尽管教师有自主、自愿追求职业发展的需求,但所有参研教师均反映,自己追求职业发展的主观愿望往往与客观存在的繁重的教学任务之间有矛盾,致使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搞科研。

教本科,一个老师带一百多学生,一门课带一百多学生,看作业,你得花多长时间呀?一次学生作业得花两个多小时看,对不对?没有时间搞科研。(蒋军敏)

教师普遍反映,在教学之余很难找出时间进行自我专业学习,从事科学研究,致使教学和科研不能协调发展。

我觉得我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了吧,科研好像没有很多的时间去搞科研。我就觉得科研对于我来说压力也挺大的,因为搞科研需要看很多的书,还需要静下心来去做,所以现在我觉得教学和科研很难平衡,很难把握,现在我觉得两者不太平衡。(杨丽玮)

可见,在拟建立和维系的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内,应探究如何将参研教师的职业发展活动融合到教师常规化的教学科研中。

(2)参加过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活动

当被问及他们是否参加过教师培训和教师职业发展项目时,教师均提到是学院内的教研室和学术团体成员。尽管这些组织也组织了类似集体备课或共同讨论一些研究课题的教师职业发展活动,但是参研教师普遍反映这些活动对教师职业发展没有起到实质性帮助。例如,访谈中,刘玉翠比较生动地描述了为数很少的一次教研活动:

我们教研室也做了这样的活动,去年也叫大家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它是这个样子:让一个老师先备,备到一个unit,然后就讲一下,他会怎么讲这一门课,这个也是挺好的。但是一个老师讲完了,之后大家就说“来,我们大家来一起谈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想法”,大家基本上都说“很好”(笑)。我就觉着实质性的帮助不是特别大。

正像本书所描述的教研室的作用一样,参研教师各自的教研室也没有真正促进教师间有意义的分享交流。受访的教师解释说这可能由于长久以来在教研室形成的大家都不愿意交流、分享的孤独教师文化有关。所以,教研室中有意义的教学交流不多。此外,受访教师也反映了学院组织的学术团体对他们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

我们学院组织了小组(学术团体),我听到了一些反馈(我没有去过)。听到他们说讨论后,没有很多实质性的东西,成效好像也不是很显著,帮助不大。(刘玉翠)

正是由于受访教师认为这些教师职业发展形式没能有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实质性帮助不大,所以参研教师特别希望与熟悉的教师交流(刘玉翠、李海华、杨丽玮)成立教师团队,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以提高各自的教学科研水平。

我觉得有一个团队也是很重要的,组成一个教学或科研团队,互相协调,互相沟通。而且团队成员如果熟悉的话,更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或者科研能力。(万梅青)

(3)学习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和科研方法体系

在访谈中,所有教师间接或者直接地反馈他们需要在未来职业发展活动中,学习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和英语教学法体系,学习如何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关于职业学习,比如怎样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或者是一些教学的媒介,促进教学。(因为)毕竟我们是教师,怎样利用现在已有的理论或者教学资源来促进教学,我觉得这一方面的职业学习比较需要。(刘玉翠)(www.xing528.com)

我觉得我最需要去一些特别好的学校,观摩这些学校教师教学的方法。(杨丽玮)

教师也反映由于缺乏系统、严谨地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所以,在从事科研过程中,他们常感觉压力大、很茫然,希望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

在科研方法方面,(研究生阶段)学的都是理论方面的知识多。但是,自己做的调查什么的,科研方法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所以科研知识结构不是很系统。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就是,知识结构不是很系统,然后还有一个,存在一些茫然(刘玉翠)。

综上,通过对参研教师的访谈发现,这5名参研教师均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希望与熟悉的同事组成教学或科研团队,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在教学上,希望学习与教育学相关的知识体系,在各自教学实践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需求,通过自己的职业发展促进学生学业成长;在科研上,在繁重的教学之余,希望系统学习和应用研究方法体系,通过和熟悉的同事间的交流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2.模块二:由国外教育专家引领的工作坊

基于探索阶段的研究结论和对5名参研教师的访谈结论,特别考虑到参研教师希望与熟悉的同事组成教学或科研团队的职业发展愿望,笔者将5名教师组成了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针对教师希望学习与教学相关知识的职业发展需求,利用国外教育资源,首先,在某高校组织了第一次由国外教育专家引领的为期两天的工作坊,5名教师均参加了此次工作坊。

组织此次工作坊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帮助教师深刻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如何在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方法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针对工作坊的组织目的,在工作坊组织之前,笔者与外国专家就拟在工作坊里学习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进行了多次邮件沟通,最终决定在为期两天的工作坊里,围绕以下职业学习内容,开展相关的教师职业发展活动: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阐释和讨论

在工作坊的第一天,国外教育专家从理论上阐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如何针对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大纲、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模式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专家阐释的基础上,所有参研教师,包括笔者本人参与了与外国专家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大家达成共识:参研教师在硕士研究生课程和本科课程教学中,应努力摆脱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需求,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展示

在工作坊的第二天,国外教育专家在实践上,通过举例说明,展示了国外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如何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中得以实现。

在展示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时,外国教育专家通过一项国外教育硕士项目中的实例,实证解释了如何针对已经变化的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科学手段,把“教师作为反思者”的一门课换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过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当代信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展示结束后,外国专家引导参研教师就一项国外教育硕士项目的课程大纲展开了深入讨论,讨论这些课程大纲背后的学生和社会的需求,鼓励教师讨论如何在教学设计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写出自己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讨论。

在引领大家反思和讨论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后,外国专家鼓励教师在工作坊中与大家分享各自教学设计思路,进行讨论,并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反馈。随后,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外国专家展示了如何针对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上有效利用课本而又不受课本束缚,满足学生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参研教师通过比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外国专家的教学实践,进行进一步反思,提出问题,与外国专家和参研教师协商解决。

3.模块三:工作坊后的第二次访谈数据结论

在组织协调外国专家引领的第一次工作坊后,笔者随后对5名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电话或面对面访谈。在访谈过程中,5名教师均认为工作坊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业学习活动对自己深刻地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帮助比较大。他们认为,在工作坊中和外国专家就有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讨论,彼此间不同教学观点的碰撞,以及外国专家实证展示如何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活动,使他们受益很大,同时也感受到自己教学的差距。下面一段电话访谈代表了参研教师的观点:

笔者:你觉得这两天组织的工作坊对自己教学有启发和帮助吗?

刘玉翠:有,当然有啦!在工作坊中,看到大家和外国专家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我觉得挺好的,毕竟我们中国的一些(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和人家是不一样的,是有差距的。用这种方式把大家组织在一起,我觉得挺好的。看看人家如何实施这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点),对自己教学挺有启发的。以后我也在自己的课堂多试试。

尽管受访教师认为有帮助,但是他们同时也表达了没有完全的信心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应用。

有时候,我感觉不能完全强调自己的教学就是多么先进,有多么好的理念,你还必须跟学生实际相结合,所以实施起来感觉有些困难。(万梅青)

4.模块四:集体职业学习和教学实践

考虑到参研教师缺乏足够的信心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落实到各自的本科教学实践中,所以,在争得5名教师同意以及5名教师所在学院院长的支持和帮助后,由笔者自愿引领5名教师参与到所在学院的由国外教育专家管理、评估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团队中,以引领、支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集体授课加强彼此间的教学、科研交流,共同解决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为参研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合作、交流、分享的外部支持环境。

在由笔者引领的由5名教师自愿参加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团队中,有3名主讲教师、3名辅导教师,每位主讲教师配备1名不固定的辅导教师。笔者意识到,硕士研究生教学团队的建立是强化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在引领这一团队过程中,必须使其按照职业学习共同体的特点运行。团队成员间必须有集体合作意识,成员间应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并能分享交流各自观点和教学实践。

在集体教学实践中,大家共同讨论每门课的授课大纲和实施细则,以及如何在课堂上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每位主讲教师的授课实践中,要求每位辅导教师应参加主讲教师的每次授课,课堂上参与主讲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互动活动,对主讲教师的授课提出建议;而主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与辅导教师的交流,对学生作业和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共同负责,并对学生学业表现集体作出反馈和评价。所有团队成员不定期举行集体见面会,对日常教学中碰到的各种教学问题共同讨论解决。作为团队的引领者,笔者开放式地接受5名教师的各种教学问题和教学建议,寻求合适的方式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在这种集体授课和交流中,5名授课教师和笔者建立了彼此信任关系,使得所有参研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畅所欲言,真正意义上像职业学习共同体那样,成员间实现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学习集体负责。通过实践,教师将工作坊中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尝试性应用到硕士课程教学实践中,受到了外国专家教学评估组的肯定和认可。更重要的是,团队中的所有教师有信心将集体实践成果应用到自己的常规本科教学实践中。

5.模块五:有经验教师指导的个体教学实践

在5名教师集体从事硕士研究生教学的同时,他们也从事着繁重的本科英语教学。为了更好地将集体教学实践中学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尝试和经验应用到各自的本科教学实践中,笔者鼓励教师首先将这些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意识地应用到各自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进行了课堂观察,课后,通过激发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反思,引领并指导了各自教学实践。教师感受到各自教学实践得到支持,从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反思看,参研教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学实践有了足够的信心。

(能够)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层次清楚,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安排比较紧凑,问题设计合理,重、难突出,分析讲解透彻,层次安排合理,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思路,积极回答问题,然而仍然有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思想上开小差。(刘玉翠教学反思)

从描述第一阶段建立职业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可以看出,笔者满足了参研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希望通过教师团队,学习教育学相关知识体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协调、利用社会的人力和教育资源,组建由6人组成的集体教学团队,鼓励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诞生。共同体成员通过互动交流、分享各自教学实践,促进了教师在集体和个人实践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集体和个人教学实践。

尽管如此,在常态化的集体和个人教学实践中,在与共同体成员多次正式和非正式访谈中,参研教师反映,他们希望在继续从事个体和集体教学实践的同时,加强对科研方法体系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