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业:不轮耕、不用牛马、两三次收获,不可比拟!

中国农业:不轮耕、不用牛马、两三次收获,不可比拟!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用轮耕或人工肥料,也常常不用牛马等动物耕作,中国的大半土地每年都有两到三次收获,他们对土地的利用,实非任何民族所可比拟。中国主要的农作物是稻米,其次为麦。200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都有一次饥荒;一部分是因为农民被剥削到不能生活的程度,一部分是因为肥料的不继,使得土壤愈为贫瘠;另一个原因是运输的不发达所致,有时此地正闹饥荒,而彼处却有余粮。中国的农民对于这些灾害,以坚强的毅力去忍受。

中国农业:不轮耕、不用牛马、两三次收获,不可比拟!

贫穷的农民——耕作的方法——五谷——茶——食物——乡村的清苦生活

经过最后分析认为,中国各种的文学、精微的思想和奢侈的生活,均得之于那肥沃的农田。说得恰当一点,是得之于人民的辛劳,因为农田必须靠人民的勤奋耕耘,才能成为良田。早期的中国人,一定与丛林、野兽昆虫、干旱、水灾、硝石和冰霜等天然的障碍,相斗了几百年之后,始把这块广大的荒野,变成肥沃的土壤。而且,这种奋斗必须始终不懈。否则,森林砍伐之后,不加以经营,必留下一块荒芜之地;几年的怠忽,不加整理,必又是草木丛生。这种奋斗是坚苦而危险,而且野蛮人随时都有侵入的可能,而把那些辛辛苦苦栽培成长的作物破坏掉。为了保护这些作物起见,农民不敢独居,都是群居在一起,并把他们的村庄用一道围墙围住,他们集体出外耕作,并经常在田里过夜,以保护作物。

他们耕作的方法虽然简单,但与今天的确没有多大的差别。有时他们用犁耕——最初用木头做,后改为石做,最后用铁做;但大部分他们还是很有耐心的用锄头来翻土。他们利用任何天然的废物来做肥料,即使人狗等的粪便也舍不得丢掉。在很早以前,他们就开凿许多的河渠,引水灌溉稻田;他们甚至在几海里长的岩石地带开凿很深的河渠,或为引导那易于泛滥的河流,或为改道河水,以灌溉干燥的平原。不用轮耕或人工肥料,也常常不用牛马等动物耕作,中国的大半土地每年都有两到三次收获,他们对土地的利用,实非任何民族所可比拟。

中国主要的农作物是稻米,其次为麦。稻米可作酒和主食,但农民绝少饮酒。他们最主要的饮料是产量仅次于稻米的茶。茶叶最初用来做药,但后来渐被用来作饮料,到了唐朝,茶叶已经作为外销品,并成为作诗不可或缺的东西。至15世纪,所有远东地区的国家都普遍的喝起茶来;好茶者开始寻找各种新的茶,还举行品茶比赛,以决定何者的茶最好。其次的农作物是菜类、豆类、豆芽、蒜头和洋葱等的调味品、以及各种不同的浆果和水果。最缺乏的是肉类,牛只是用来作耕作用,作为肉用的只限于猪和家禽。有一大部分的人靠捕鱼为生。(www.xing528.com)

米、米粉、面条、一些菜类和鱼,便是穷人家吃的东西;小康之家再加上一些猪肉和鸡肉,富人家对鸭肉有特别的嗜好;在北京,最丰盛的晚餐里必有几道鸭肉作的菜。牛乳和鸡蛋都很少,以豆浆代替牛乳和奶油。做菜已成为一种艺术,他们利用每一种东西;他们采摘野菜、海菜和燕窝作可口的汤;比较讲究的菜是由鲨鱼鱼翅、鱼肠、蝗虫蚱蜢、蛴螬、蚕、马、骡、老鼠、蛇、猫和狗肉等调制。中国人讲究吃;有钱人家一餐40道菜并不算稀奇,一餐需花3到4小时。

穷人家一天两餐也不致于花这么多的时间。农民靠着他们的辛劳,除了一些例外,一生都免不了要遭到饥饿的威胁。一些强豪囤积大批财物,国家的钱财都集中在这些人的手中。偶而,如在秦始皇时代,土地是按人口分配,但人类自然不平等的现象立即使得财富又集中在少数人的身上。大多数的农民都有土地,但因为人口的增加率比土地的开发为快,使得农民越来越分不到土地。结果其贫穷的情形与印度一样:一般的家庭年收入为83美元,许多人一天只得花两分钱,每年总有成千上万的死于饥饿。200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都有一次饥荒;一部分是因为农民被剥削到不能生活的程度,一部分是因为肥料的不继,使得土壤愈为贫瘠;另一个原因是运输的不发达所致,有时此地正闹饥荒,而彼处却有余粮。最后一个原因是洪水的泛滥成灾,把地主和佃农的作物淹没了;尤其是那有“中国的忧患”(China's Sorrow)之称的黄河为最,它一改道就淹没成千的村庄,万顷的农田。

中国的农民对于这些灾害,以坚强的毅力去忍受。他们有一句格言:“在这短暂的人生中,一个人所需要的只是一顶帽子和一碗饭。”他们非常勤劳,但不讲求效率;他们不喜欢机器的那种吵杂、危险和速度。他们没有什么周末和礼拜天,但节日倒不少。像农历年、元宵节都可以让农民休息几天,并有唱戏演剧的活动,给这终年的单调生活里,平添一点光彩。当冬天消逝,在春雨沐浴之下,大地的冰雪溶化了之后,农民再荷锄走出家门,去经营他们那小小的田园,唱着那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希望之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