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相貌——衣着——中国语言的特征——中国文字的特点
图表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数目字:中国的人口众多。据估计,公元前280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约为1400万;到公元200年,已增一倍达2800万;726年,达4150万;1644年,达8900万;1743年,达1.5亿;1919年,达3.3亿。14世纪有一位欧洲的游客数出中国有“200个城市比威尼斯大”。中国的人口调查是根据一项登记的法律条文,该条文规定每一住家的门上必须订有一块门牌,门牌上写着全家人的名字。但我们无法确知这些门牌的正确性,甚至对于这项说法我们也无可稽考。现在中国的人口可能达4亿。
中国人的身材不一致,南方的比较矮弱,北方的比较高强;就整个来说,中国人是整个亚洲中最强壮的民族。他们显示出充沛的精力,除了对疾病的抵抗较差外,在忍受困难和痛苦方面,在极大的勇气,他们也有不挠的适应性,故不论在什么地区,他们都能繁荣起来。鸦片、近亲同婚和梅毒都不能损害中国人的健康,其社会制度的腐败,并不是由于可以看得出的他们的生理和精神的活力的衰退。
中国人的面貌,虽然算不上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但确是人类中最具智慧的一种。有些贫民在我们看来,实在相当不雅;有些罪犯看来好像电影里的讽刺画;但绝大部分的相貌,是低低的眼睑下,隐藏着一份安静的神态,以及那种文化古国之风。微斜的双眼,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深邃,那黄色的皮肤,在阳光底下变成了棕褐色。农家的妇女,其身体之壮,不亚于男人;至于富家的千金,都打扮得很标致,施粉墨,涂胭脂,画眉毛,并使自己像柳条或新月那样的苗条。男女头发都显得粗糙,没有卷曲的现象。妇女把头发挽成一个髻,通常还插花。在满清初叶的时候,有些汉人为了讨好满清当局,采行满人的习俗,男人把头发的前半部剃光,把剩下的后一半的头发,结成一条长长的辫子。不久,这种发型反而成了正统,大家竟相引以为自豪。胡子虽然不多,但他们经常刮;理发店就是靠这个生意兴旺。
中国人通常是理光头;在冬天,男人戴帽沿向上翘的绒帽或皮帽;在夏天,他们戴精编的圆锥形竹帽,帽子的顶上系有一个彩色的球,并有丝纟遂。至于妇女,大多系有丝或棉带,再插上金属薄片或小宝石或人造花。鞋子通常是厚布做的,因为地板往往都是凉的砖或泥地,中国人在脚底下都垫有一块小的毛毯。约在李后主的时候,朝廷开始流行裹小脚,女孩子在7岁的时候,就被迫裹脚,等到少女的时候,那双脚就变成了三寸金莲,走起路来可以婀娜多姿,取悦男人。谈论女人的脚,被视为最粗野无礼,看女人的脚,也被视为最可耻;在女人面前,甚至连鞋这个字也不能提。除了蒙古人和满州人外,中国妇女不分阶级都裹脚。后来竟发展成为一种以大小来决定其婚姻的一大因素。康熙虽曾禁止,但无效。今天,它已被解除,成为辛亥革命的一大收获。
男人穿裤子和长袍,几乎都是蓝色的。到了冬天,在裤上还加绑腿,再添加长袍,有时穿上十来件。中国人在整个冬天,日夜都穿这么多,只有随着春天的来到,才一件件的卸去。长袍的尺寸不一,有的到腰部,有的到膝盖,有的到脚根。直到颈部扣得很紧,没有口袋,只有宽长的袖子;中国人不说一个人的口袋“装”(Pocketed)东西,而说“套”(Sleeved)东西。衬衣和内衣都很贴身,我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东西。至于女人,与男人一样穿裤子,因为她们惯于做男人的工作,甚至比男人做得多;城市里的妇女,则多穿裙子。在城市,丝织品几乎与棉织品一样的普遍。她们不系腰带,不着胸罩。一般来说,中国人的衣着要比现代西方人的打扮,来得较合用、方便、有益健康。没有什么款式会困扰或激起中国妇女的生活方式;所有都市的人穿的都一样,而且几乎世世代代穿的款式都一样;其质料可能会不同,但样式则不改;中国各阶层的人都确知其长服与款式必将延续不变。(www.xing528.com)
中国的语言文字不同于世上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比他们的衣着更奇特。中国没有字母,不要拼字,没有文法,也没有词类;这个世界最古老、最优秀、人口最众多的国家,竟然没有这些困扰西方年轻人学习语文的麻烦东西,这实在令人惊奇。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的文字也有语尾变化、动词变化、格、数、时态和语气;但当我们一追溯到它的存在的时候,这些性质已不存在。每一个字可以做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这视它的上下文和语调而定。因为中国的语言只有400到800个单音语,而这些单音语必须要表现4万个字,那么每一个语有4到9个音调。因此,根据其音调的不同,其意义也就有所不同。由于表现的形态和上下文可以增加这些音调,可以使每一个音调有好几种用法;所以,一音可以代表69个字中的任何一个,Shi可以代表59个字,Ku可以代表29个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一开始就这样的复杂,这样的精微,这样的简洁。
中国的文字甚至比口语更奇特。从河南掘出的商朝古物显示,上面所刻的文字,本质上与今天所用的一样。所以,除了那一部分到现在仍说古埃及语的埃及土人(Copt)外,中国人应算是说世界最古老语言的民族,而且中国的语言也是分布最广的一种语言。我们从老子的一段话推知,中国人最早是用结绳来传播音讯。后来,也许因为道士要画符,陶工要在陶器上作记号,而导致成象形文字的发展。这些象形文字即那600个符号的原来的形式,这些记号即今日中国书写的基本单字。其中大约有214个部首,它们是构成几乎现在所有单字的元素。现在的单字已变成极端复杂的符号,这是由于原先的象形文字再加上其他的形式进去,以便能特定出意义来,通常是用声音来表示。不仅是每一个单字,有它自己的符号,即每一个概念,也有它自己的符号;有一个符号代表一匹马,另外一个符号则表示“一匹腹部有白色的棕色马”,另外一个则表示“一匹前额有白点的马”。有些单字非常简单,在一条直线上有条曲线,(即太阳在地平线上的意思)表示“早晨”的意思;日和月并起来表示“明”;口和鸟并起来,表示“鸣”;宀下面加女,表示“安”……。
从某种观点来说,这实在是一种原始的文字,经过极端的保守,才一直沿用到今天。它的缺点显然多于优点。据说,中国人要花10年到50年才能熟谙这4万个单字。但当我们了解到这些字不是字母,而是意思(īdeas),且所指要花这么多时间才能精于运用这4万个意思,或甚至这4万个单字,我们认为我们用时间来与字数相较,实在是不公平、不正确。我们认为要精通这4万个意思是需要花50年的。在实际应用上,一般中国人都能运用3000到4000个符号,他们可以从这些符号的部首,很快的就可以学会。这种文字——只表现意思,不表现声音——最显明的好处是,韩国人、日本人与中国人一样,很容易的了解其意义,而成为远东地区的一种国际文字。中国方言之多,达到彼此都不能互通声息,而其文字则全国上下统一,每一个的念法各地不一。
中国这种一统文字的好处,不但可从空间看出,亦可从时间获得明证。中国文字历经几千年,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是从文字而分出的口语,则达百种以上。两千年前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中国文学,虽然,我们不能确知这些古代的作家怎么读,怎么说这些文字,但到今天,只要识字的人,都可以看得懂。虽然处在这种不断的创新和变迁的方言下,中国文字的持久不变,保存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同时,对于保守主义也产生了极大的保护力量;古老的思想仍然在舞台出现,雕塑了青年人的心。中国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字的象征:它在变化和成长中保持的统一,它的深邃的保守主义,以及它的举世无双的连续性。
这种书写的系统乃是一种极高度智慧的成就。在几百个部首加上1500个显著的符号,即可包罗整个世界的事物、活动和性质,在它们的完整形式下,它们可以代表在文学上和生活上的所有思想。我们可不要深以为我们那种千变万化的语文,会优于这种显然是原始形式的文字。17世纪的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tz,1646-1716,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和现代的罗斯(Sir Donald Ross)都曾梦想有这么一种文字符号的系统,这种系统能独立于口语中,超越了国家、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分歧,因此,能在不同的民族中,表现相同的思想,走上互相了解的途径。但是,如此精确的这种符号的语言,在已历经了几千年,并有全世界1/4以上的人民正在用的这种文字,已经存在于远东。总之,这种东方的文字是合乎逻辑的,值得发扬的:世界上其他各国应当一起来学中国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