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在金塔和我国其他广大地区流传了600余年,祖辈相传、妇孺皆知。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北,曾经是明朝初年移民集散地。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有组织的大移民活动。
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全国大多数地方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但山西却出现了经济安定,社会繁荣,人丁兴旺的景象。洪武初年,山西人口达到400余万,比当时的河北、河南两省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又是人口稠密之县。为了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明朝初年,朝廷在洪洞广济寺设局驻员,发放凭照川资,集中移民。当时许多州府都有明确的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无土地者全家移走。移民涉及辖区内的所有家庭,可见当时移民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山西移民的集聚地除洪洞外,还有太原、平阳二府、泽州、潞州、沁州、汾州、辽州、朔州等地。
广济寺位于洪洞县城北的贾村西侧,寺院宏大。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阴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鹳在大槐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综合《明实录》《明史》等史料记载,从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不到50年的时间就组织了18次大规模的移民。移民的地区遍布山西51县和全国十余个省市,其中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省是移民的主要区域,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从山西迁往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等省。《明太祖实录》载,移民到居住地后,每户给地15亩,另加菜地3亩,皆免3年租税,3年以后每亩征收一斗官租。各州、县农民自己开荒,所开垦的土地都归垦荒人自己所有,作为永远的产业;政府每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还责成地方官员为移民散发耕牛、种子,使移民能够定居下来,并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的条件。对屯田移民的管理,则以屯为单位,一屯即一里,下分十甲。
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任凭政府怎样宣传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还给安家费、生活费、生产费,可还是谁也不愿迁到外地去。明朝统治者只好制定出具体的移民条律,强制人们服从。并规定凡移居者都必须到洪洞贾村大槐树旁的广济寺办理手续,领取路费,然后从那里出发,按政府指派的去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各地。(www.xing528.com)
老百姓在万般无奈下,背井离乡,移民他地,临行之时,凝望高大的古槐,依依惜别故乡。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鹳窝显得十分醒目,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发出声声哀鸣,令即将离开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不忍离去,频频回首,最后远远地也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鹳窝就成为家乡的标志。此后多年,当年移民的后裔虽然已经不记得老家的具体地方了,但是“洪洞县、大槐树”的影子却长久地留在他们记忆深处。
根据有关文献和当地的县志、族谱、家谱记载,当时迁往甘肃的移民主要分布在兰州、甘谷、天水、民乐、景泰、会宁、武威、民勤、古浪、靖远、平凉、庄浪、临泽、高台等地,并没有直接迁移到金塔。直到清朝初年,尤其是康熙、雍正年间,金塔的毛目、王子庄等地陆续得到移民开发,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诏肃州与布隆吉尔毗连迤北西吉木、达里图、金塔寺等处,招民垦种。”朝廷在肃州所属的金塔寺(现金塔县城)安插移民35户。清圣祖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肃州守备曹锡钺在毛目分县和王子庄分州移民屯田。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总督岳钟琪令肃州通判毛凤仪雇佣民工300人,将夹山水峡口(今鸳鸯池水库坝址)凿深劈宽,引水过山,开挖王子庄东坝和西坝,并从镇番(今民勤)、高台等地移民开垦荒地。这时迁移过来的一部分中原移民,正是当时山西大槐树下的移民之一。此后,随着金塔的不断开发,迁入的人口逐渐增多,当然,这些人口当中的绝大多数也是当年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他们移到新的地方若干年后,由于诸多因素造成生活所迫,不得不又一次迁徙。所以,以前金塔的许多老年人都对儿女说,自己的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
“谁是古槐底下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这句民谣已经流传很广。人们在盘查祖籍时,常常脱鞋拉袜,亮出脚丫,验看脚小趾是何甲形。如果谁的小趾甲上有几道竖纹,好像是两个指甲,那谁的祖先就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民的老乡了。传说,在当初移民时,官府因为怕人们逃跑,用刀子在每个人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