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兵备副使王仪共议奏筑威虏城 、察黑包堡、白烟墩南空堡、八里墩堡、王子庄墩堡、金塔寺堡等7座城堡安插关西旧归各夷,以靖地方。
金塔寺堡,即今金塔城。据《民国创修金塔县志》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有金塔寺有塔,不知妨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金塔。迨明万历。二十年设堡,其地立官分土,因名其堡曰‘金塔寺堡’是堡因塔而名也。”说明金塔寺堡设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据《肃镇华夷志》记载:“金塔寺堡设在平川边外极冲上地,土城周围一百九十丈。东至镇夷境外桶箍湾五十里,西至下古城境外王子庄三十里,南至鸳鸯池四十里,北至天仓墩二十五里。内设守备官一员,把总官一员,军丁四百七名,马二百一十五匹。”“金塔寺堡 先年属威虏,汉人居住,有房舍、遗址、碾磨之类,后因威虏归并肃州,因以安插西番日羔剌等”。又据民国《创修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城,原名金塔堡。在平川边外建筑,周围一百九十丈。建筑人及年月无考。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修葺此堡。”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次年,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新营儿墩、黑沙窝腰墩、北门墩共13座。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以拱卫肃州。以此推算,当时金塔堡四周的边墙总长度应为32公里。1949年,在金塔城西南,自今四坪湾林场起沿金大村、塔院村农田与石滩连接边缘向东,到边沟村何家墩湾折向北,到西沟村黑沙窝再折向西,经东星村到四清村北门,尚可见到一段段的边墙残垣,墙高约5米,底宽约2米,顶宽约1米,残存线路约20公里。沿边墩台相望。1958年后,随着农田基本建设,残墙断壁,被群众陆续拆除。
其他几座城堡在《肃镇华夷志》中也有记载:
威虏城 肃州东北一百三十里威虏卫是也。闻说先年本卫军戍获功,斩虏首级,勘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后招抚迁于肃州。今中右、中中所即此卫人也。余亦有从于河西各卫者,乃首叛也。后城。嘉靖二十七年重修,安插西番驻牧。今废。
威虏城遗址
察黑包堡 离城一百一十里。察黑包本西番头目之名也,今满个虎力乃其子也。先西番归附肃州时,筑此城以自居。先年筑一城,真帖木儿加驻牧,今无。(www.xing528.com)
白烟墩南空堡 去城一百一十里。先西番朵尔只住牧,今无。
八里墩堡 去城一百一十里。原安插头目可洛纵,先年伊与兄革力哥什同处居住,今无。
王子庄墩堡 城北一百里。先番族头目察黑包子满个虎力耕牧,因互相攻杀,遗众顺革力哥什。
金塔寺堡 先年属威虏,汉人居住,有房舍、遗址、碾磨之类,后因威虏归并肃州,因以安插西番日羔剌等。
以上七堡俱嘉靖二十八年巡抚杨博、兵备王仪共议奏筑安插关西旧归各夷,以靖地方,先因迁移无常,后改建官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