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7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损失了军部和包括军主要领导干部在内的数千名指战员。1月17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中共中央决定军事上坚决自卫,政治上猛烈反击,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为代军长。之后,将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先后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新四军第二师(部分)、第三师、第四师(部分)和独立旅在宿迁境内整编,宿迁是新四军整编的重要地区。其中,第四师师部驻淮北根据地核心区泗洪,第三师十旅驻淮海根据地。
毛泽东手书的重建新四军军部命令。
八路军第四纵队在新四军重新组建时,奉命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图为第四师司令部、政治部于1941年3月发布的布告。
新四军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独立旅组织序列表
说明:
1、第三师由八路军第五纵队编成,所属第一、第二、第三支队依次编为第七、第八、第九旅。
2、第四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编成,所属第四、第五、第六旅依次编为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旅。
3、独立旅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组建。1942年12月独立旅北上山东划归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建制。
4、1941年9月,第三师第九旅划归第四师建制,第四师第十旅划归第三师建制。
5、表中各师、独立旅所辖团领导:第十团团长秦贤安,政委钟明彪;十一团团长吴华夺,政委高志荣;十二团团长杜国平,政委徐海珊;十三团团长林英坚,政委祝世凤;十四团团长宋康,政委胡炜;十五团团长饶守坤,政委朱云谦;十六团团长张翼翔,政委邓少东;十七团团长艾明山,政委殷绍礼;十八团团长陈庆先,政委廖成美;十九团团长胡炳云,政委刘锦屏;二十团团长黄炜华,政委马仁辉;二十一团团长俞增林,政委罗友荣;二十五团团长徐体山,政委李浩然;二十六团团长翁徐文(翁叙文),政委谢锡玉;二十七团团长赵汇川,政委蔡明;二十八团团长冯志湘,政委朱世金;二十九团团长王德荣,政委王德贵;三十一团团长张太生,政委张太生(兼);三十二团团长姚运良,政委周启邦;三十三团团长蓝侨(兰侨),政委王其梅;三十四团团长张永远,政委李廷杰;三十五团团长寿松涛,政委蔡永;特务团团长程致远;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校长彭雪枫(兼),副校长吴芝圃(兼);独立旅第一团团长胡大荣,政委覃士冤;二团团长江燮元,政委叶绍贤;三团团长吴觉,政委晏成山。独立旅第二支队支队长俞和坦,政委蔡永,副团长潘宗元;第三支队支队长张竭诚,政委李少元,副团长惠占荣。
1941年1月于淮海区合影。左一梁兴初、左三吴世安,左四张爱萍,左五江彤,左六金明,左七张震球。
罗炳辉(1897-1946)1897年12月出生于云南彝良。1915年入滇军当兵,先后参加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以副参谋长和副司令员名义在武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第五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十师副师长、师长,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是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www.xing528.com)
黄克诚(1902—1986)原名黄时瑄。1902年10月1日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下青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初参与领导湘南起义,率部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根据地,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团长,红军第五军三纵队二支队政委,红三军团政治部代理主任,第三军团第五师政治部主任、第四师政委,军委卫生部部长,第一军团四师政委,第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全面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政委,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苏北区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和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中共天津市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和政委,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1978年12月起,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第二书记。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代表、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是解放军33位军事家之一。
彭雪枫
彭雪枫(1907—1944)1907年9月9日生河南省镇平县城南七里庄。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八军第五纵队三大队大队长,红三军团第五军二师政委、四师政委,江西军区政委,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军委第一野战纵队一梯队队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司令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牺牲,时年37岁。是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张爱萍
张爱萍(1910—2003)原名张端绪。1910年1月9日生于四川省达县罗江口张家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第十三团政委,中央军事委员会骑兵团政治委员等职。全面抗战时期,曾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新四军第六支队四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九旅旅长,第三师副师长兼八旅旅长和政委,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盐阜军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中共盐阜地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初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指挥作战中负重伤。1949年4月起,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第七兵团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等职。1959年9月起,历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地地导弹专门领导小组组长,国防科委主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2003年7月5日在北京逝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