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前,陕西花卉的基本业态为大中城市设有园林单位,建有苗圃,一些农户也有种植,主要供市容美化之用。当时生产设施落后,栽培技术粗放,抗灾能力差,发展缓慢。1986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4878亩,种花农户328户,国营和集体花卉生产单位68家,从业人数1300余人。
1988年4月25日,省农牧厅批准成立陕西省花卉协会。主要任务为进行花卉业调研,组织会员发展花卉商品生产,促进花卉业发展有组织进行。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步伐加快,养花蔚成风气,花卉苗木需求增长,城市郊区花卉基地快速增加,长安县细柳镇等驾坡村、斗门镇花园村先后建成草花生产基地。一些厂矿也建有绿化苗圃,1990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8000亩。
199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要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陕西省把花卉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兴产业鼓励发展。大中城市以发展盆栽花卉为主,宝鸡、商洛秦岭山区形成鲜切花产区,杨凌、汉中重点发展观赏苗木,渭南、咸阳地区多种植食药用、工业原料类花卉,形成区域化布局。2000年全省种植花卉6.3万亩,年销售额4.08亿元。
2000年以后,由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较高,花卉产业向西部内陆地区转移,陕西成为西北地区花卉产销聚集地。2001年,国家计委投资6000万元在眉县建设西部兰花生态园,社会资本先后在长安区投资建成西安鲜花港、天硕产业示范园、星辰鲜花示范园、盛洲园艺科技产业示范园、木禾林生态园,在户县建成鼎天花卉公司,在三原县建成馨盛花卉苗木有限公司等大型花卉企业。2005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13.5万亩,销售额达到7.2亿元。
2006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陕西省加快建设新农村,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各地建设了一批绿地、公园和绿色社区,使用大量观赏苗木和花卉,花卉业得到较大发展,大型专业化花卉生产企业大量增加,高档盆花生产基地扩大,居民花卉消费攀升,2010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30.6万亩,销售额17.67亿元。(www.xing528.com)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办第30届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西安世园会,系继昆明、沈阳市后第三次在中国举办,32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和国内74个城市参展,设室外展园109个,汇集700余种花卉植物、50余万株观赏树木。博览会主题为“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世园会的举办,带动陕西花卉产业向高度产业化形态转变,一批现代花卉企业为市场经营主体,花农联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也趋于成熟。2011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34.95万亩,销售额27.9亿元。受世园会效应推动,2012年花卉业持续发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42万亩,销售额达到28.67亿元。
2013年后国家反腐败力度加大,提倡俭朴节约,受政策调控影响,社会集团消费缩减,花卉消费量减少,全省花卉种植面积下降到37.95万亩。因销售滞后效应,当年销售额31.17亿元,仍有增长。
2014~2015年,陕西花卉产业实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引导大众消费,指导花卉产品由“高大上”向平民化过渡,挖掘花卉文化内涵,举办花事活动,组织产业论坛,发展以赏花为主题的花卉旅游、休闲观光旅游。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优化木本油料产业布局,开展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资源普查,因地制宜扩大木本油料种植。陕西省落实此文件要求建立油用牡丹基地6万余亩。2015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38.4万亩,销售额26.83亿元。
表5-3-6 陕西省2001~2015年花卉业发展情况表 单位:万亩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