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陕西省黑木耳产量370吨;1957年为1050吨,野生食用菌的干品收购量有500多吨。1962年全省黑木耳产量140吨,之后年产量徘徊在200~250吨,因产量小黑木耳供应十分紧张。
1970年以后,陕西省各级供销社积极扶持黑木耳生产,推广纯菌丝体菌种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1980年前后推广香菇椴木栽培技术,部分科研单位设立食用菌研究机构,开展香菇、黑木耳、平菇、猴头菌、银耳、金针菇等菌类栽培技术研究推广,秦巴山区以椴木生产黑木耳、香菇为主,关中地区用剪除果树枝、农作物秸秆生产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猴头菌、银耳等鲜销品种。
1986年陕西省黑木耳产量1455吨。1987年全省39个县有黑木耳生产,总产2357吨,其中两个县产量超过200吨,超过100吨和50吨的县各8个。1988年全省黑木耳产量突破2500吨,创历史较好水平。
1986年全省香菇产量141吨。1987年引进古田香菇袋料栽培模式和香菇Cr01、Cr02杂交菌种,产量达352吨,全省27个县有香菇生产。1988年全省栽培香菇320万袋,椴木栽培香菇45万架,产量达到700吨;55个县有平菇栽培,8个县有银耳生产,秦巴山区野生食用菌鲜品上市500吨以上;当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1.9万吨,总产值1.23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7%。1990年陕西省食用菌产量2.8万吨,产值1.5亿元,外贸出口1050吨,创汇100多万美元。(www.xing528.com)
1991年后食用菌栽培规模逐年扩大,杂菌害虫相继出现,生态环境恶化,林木资源破坏严重。针对这些问题,陕西省引进泌阳香菇小棚大袋立体栽培技术,严格限制椴木栽培,使食用菌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2000年前后受东南亚经济危机影响,香菇出口受阻,生产下降,2004年后恢复,有些地方开始发展工厂化生产。2010年全省食用菌产量50余万吨、产值30.7亿元,2011年产量60.34万吨、产值45.44亿元,2012年产量82.5万吨、产值57亿元,2013年产量84.87万吨、产值59.42亿元,2014年产量92.17万吨、产值65.32亿元,2015年产量突破100万吨、产值70亿元。
食用菌产品结构中香菇占总产的46%,平菇占20%,黑木耳占14%,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及金针菇占6%,其他种类占14%。汉中市食用菌产量19.5万吨、产值20.13亿元,商洛市产量15.9万吨、产值15.4亿元,安康市产量10.6万吨、产值9.6亿元,分别居全省前三位。
2015年,全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11个。杨凌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最快,年生产1.4亿袋,产量4.35万吨,产值2.5亿元,分别占全省工厂化生产的78%、40%和56%,产品除供应陕西市场外远销10多个省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