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分布 小麦种植遍及省内各地,以冬小麦为主,春小麦在陕北长城沿线有种植,面积不到全省的1%。1987年确定的陕西省种植业资源区划,将小麦种植划分为长城沿线中早熟春麦区、陕北丘陵沟壑晚熟冬麦区、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6个区。1986年全省种植小麦2500余万亩,小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比例为45.7%,2015年全省种植小麦1628万亩,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35.3%。受年度气候条件影响,小麦产量变幅较大。
(二)生产指导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强调发展商品经济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忽视粮食种植面积。对农民按定购合同交售的粮食,挂钩供应平价优质化肥。1986年全省小麦面积2547万亩,总产441.1万吨。
1987年2月省农牧厅印发《关于夺取1987年粮食丰收的意见》,落实合同定购粮食与供应平价化肥、柴油挂钩,省政府还规定每百斤定购粮食增加3公斤平价优质化肥供应指标,省地县级要在新增财力中拿出10%以上用于发展农业,增加农业信贷额度,1985~1990年每年56亿元。
1988年国家安排投资建设商品粮基地县,列入第一批优质小麦基地县的蒲城、富平、宝鸡、凤翔、乾县当年完成投资1524万元,小麦总产106.33万吨,占全省11%,提供商品粮23万吨,占全省16.3%。同年全省开展小麦生产科技承包1000万亩,其中水地小麦亩产271公斤,旱地小麦亩产171公斤。
1989年西安市、渭南、安康地区和平利等23个县夏粮生产受到国务院表彰。省政府对渭南等34个夏季粮油生产先进单位分别奖励5000~10000元。
1991年8月省政府对蒲城等县的6个乡镇、售粮大户秦忠等5个农户表彰奖励。安康地区行署等15个单位夏季粮油生产先进受到国务院表彰。同年西北农学院引进小黑麦在丹凤县中高山区试种,亩产150~200公斤,最高达300公斤以上,柞水等县推广5万亩,效果很好。1993年以后各地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加大,小麦面积下降,连续3年产量下滑。
1999年农业部确定岐山县为优质专用小麦开发示范县,带动全省种植优质小麦530万亩,地膜小麦248.9万亩。当年秋播推广地膜小麦400.69万亩,次年亩产223公斤。因市场需求有限,2000年开始全省调减小麦面积,改种多用途的玉米和薯类,当年播种小麦2306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510万亩。2003年小麦面积下降到1883万亩,总产395.5万吨。
2004年省政府确定粮食主产县小麦良种统繁统供,省财政安排9300万元对小麦进行良种补贴,每公斤补贴0.3元。2007年省农业厅在扶风、武功县小麦高产创建示范1108亩,亩产502~558公斤。2008年高产创建扩大到全省,扶风县太白乡万亩示范田小麦亩产526.7公斤。2009年省农业厅实施小麦单产提高工程,25个高产创建万亩田亩产516.4公斤。(www.xing528.com)
2010年省农业厅号召继续压缩小麦和小杂粮面积,扩大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面积,小麦面积进一步下降。当年省农业厅发布《陕西省小麦产业发展意见》,提出高产创建示范带动战略,提升小麦大面积生产水平。
表5-1-1 陕西省1986~2015年小麦面积产量表 单位:万亩、万吨
续表
(三)粮食基地县 1986年7月,省政府在泾阳召开全省粮食基地县工作会议,确定48个县为粮食生产基地县,安排1.6亿元扶持基地县发展粮食生产,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生产占据主要部分。
2001年省政府确定全省38个商品粮基地县。2004年省政府又确定32个粮食生产大县,给农民发放种粮补贴。以后发放粮食补贴范围不断扩大。部分年度粮食基地面积产量见表5-1-2。
表5-1-2 陕西省1986~2015年部分年度粮食基地面积产量表 单位:万亩、万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