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陕西省农牧厅在泾阳县召开商品粮基地县工作会议,确定选择生产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48个县作为商品粮基地县,使用中央安排的以工补农资金予以扶持。要求基地县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50万吨,比1985年增产155万吨;1986~1990年累计提供商品粮855万吨,比前五年增加200万吨,增长30.5%。此后陕西省粮食基地县建设工作起步。
1986年优选宝鸡、凤翔、蒲城、富平、乾县为第一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县,总投资1800万元。1987年年底建成凤翔、蒲城2个县农技推广中心、4个土肥观测站、11个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1个良种场、4个区域性供种点,并建成一座年产100吨的“120”生物微肥生产线;修复配套机井623眼、衬砌渠道260千米、新增灌溉面积17.1万亩。5个县1987年规范化栽培227万亩、配方施肥132万亩、秸秆还田132.7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49.3%、15%和64%。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的84.6%。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2.46万户,技术培训15.8万人次。1987年遭受严重干旱,夏粮减产秋粮补,5个基地县粮食播种面积635.11万亩,总产114.5万吨。凤翔、宝鸡、乾县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其中凤翔县比上年增产1.65万吨。
1988年给蒲城、富平、乾县、宝鸡、凤翔5县共投资1524万元,设施施工面积37万平方米,新增固定资产530万元,扩大灌溉面积13.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7万亩。5个基地县达到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示范户,形成力量较强、设备齐全的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网络。当年5个县粮食总产106.33万吨,占全省的11%,提供商品粮23万吨。
1989年落实了1986年确定的用以工补农粮食专项资金建设商品粮基地县48个,总投资1.6亿元,建设期5年;建设优质小麦基地县6个。6个优质小麦基地县重点建设增产效益显著的农田水利配套、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机械化服务等项目。建成完善县级农技中心6个,乡镇农技服务站60个;县种子公司仓库及检验设施配套7个,基层供种点22个,病虫土肥观测点10个,良种场设施配套7处,重点乡镇农机维修点13个,供油点5个。装备蒲城“120”生物微肥生产线一条。更新抽水站12处,新打和修复机井1404眼,修复干支渠378千米,配套各类建筑物2470余座。6个县1987~1989年累计生产粮食413.7万吨,比建设前三年增长4.6%,提供商品粮91.25万吨,占全省商品粮总量的15%。1989年富平、蒲城、凤翔县夏粮分别比上年增长48.7%、46.3%和69.1%。(www.xing528.com)
1990年新建10个商品粮基地,基本生产条件初步改善。累计16个商品粮基地县,1990年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分别占全省的34%和40%。主要措施:一是增加农业投入,1986~1990年省政府每年把新增财力的20%、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30%、地方外汇留成的三分之一、预算外资金的5%用于农业投入。1990年全省支农资金6.7亿元,比1985年增长1.5倍。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5年新增灌溉面积16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7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9万平方公里。三是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高,1990年年末农林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90.6亿元,比1985年年末增长91.4%;农机总动力712万千瓦,比1985年增长26.8%;化肥施用量68.1万吨(折纯),比1985年增长58.5%;农药、塑料薄膜等使用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四是开展农技推广年活动,农作物良种更换突破1000万亩,使用良种稳定在6000万亩以上,配方施肥2000万亩,作物间套1690万亩,推广旱作农业技术900万亩、玉米垄沟早播114万亩。1986~1990年16个商品粮基地县年均产粮355.7万吨,比前5年增长15%,年提供商品粮90万吨,占全省的42%。
1991年以后再没有实施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促进农民增收列入重要日程,全省确定32个粮食生产大县,第一批实行农民种粮补贴。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省又确定30个粮食主产县、20个旱作农业高产县,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全省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田300余万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