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是个人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两个转折点。婚姻标志着两性结合并催生新的生命;丧葬则是对旧生命的总结和新生命“再生”的希望。因此,婚丧习俗最能形象地反映出村落社区的文化特质。本文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民国时期的武北村落为例,对前人较少探究的闽西客家村落婚丧习俗作一较为全面的描述和论述。
一、婚嫁习俗
传统时期,武北村落男女婚事一般由介绍人牵线,父母包办,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介绍人又称“媒人”,大都由年纪较大的妇女充当,故又称“媒婆”,写请帖时则称“大冰相”(大摈相)。男女双方具有比较明显的意向后便开始谈婚论嫁,谈婚论嫁一般需经过如下几个过程:
问八字:女家把待嫁女子的出生年月日时(俗称八字),用一张小红纸写给男方,男方则请算命先生将待婚男女的八字进行审核,如认为可以相配,双方就约期开银单、看妹子。
开银单:即男家要求女方开具所需彩礼,内容包括聘金、猪、鱼、大洋等各种物资,男家按照女家提出的要求作适当调整后,由媒人交还女家调整定夺。
看妹子、过手续:男家着婆母等到女家去看待嫁女子,如双方同意,即行交换礼物(如男方送一两块大洋,女方回送一块手帕等),叫过手续。
踏人家、编红单:男女双方同意后,男家就约期邀请女家的伯母、叔婶、妯娌、姐妹来家作客,看看房舍等情况,叫踏人家。踏人家的宴席特别讲究,主菜有:猪肉、豆腐、粉干、煎粄、鸡公、兔子、鸭子、鱼子、猪肝肺、瘦肉汤、炒猪肚、鸡杂等,以显示富有、热情、大方。宴席结束后,男家立即把女方的亲房叔伯接来,进行签订婚约。婚约内容以银单为基础,可作适当变动,双方签字后就算正式定亲,这称作编红单。此后,双方就互相称呼起亲家、亲家母来了。
红单编就,意味着正式定亲,也意味着这门亲事取得了当地村落社会的认同。接着便开始操办婚事,操办婚事必须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送桌面:归门(下详)之前,男家对女家主要的亲戚、亲房都要奉送一份礼物,叫做桌面。其中有猪肉2斤、小鸡1只、鱼子1条、粉干1束,并用小块红纸写好:豕肉成方、德禽两翼、鲜鱼成尾、粉干成束奉申某某亲戚。女家接到男家送来的桌面后,即将此分发给各个亲戚、亲房。出嫁时,凡接受了桌面的,每人都要送上1件礼物给新娘,并参加女方举办的酒席。
送日子:男家将已择定的归门时间告诉女家,即将女方出门时间、裁红衣时间、男家入门时间,用红纸写好,送到女方;并送上猪肉十几斤或二十几斤,鸡公或鸭子几只,粉干若干(均由双方商定)。女家接到这些物品后要宴请亲房叔伯一餐,并告知归门时间,以便送礼、请别嫁饭和出嫁时协助各项工作。在此之后,女家的亲房叔伯便开始轮流请待嫁姑娘及其母亲吃别嫁饭。
迎亲归门:迎亲归门时,男家应作如下准备:①布置花轿。花轿由杉木制造而成,里约1平方米见方(面积),四方体型像小屋的样式,轿顶中间略高,往下斜坡型。左右及后面均用窗格子制成。前面安装双合门,钉有门搭,新娘进入要用锁锁住。轿杆用毛竹两条从后面伸入轿内,再从前面伸出去,轿身和轿杆用红漆刷得彤红。迎亲时,请纸扎师傅做一个花轿顶,像莲花样式,外观极为华丽。轿内光线较暗,只有方凳一条供新娘坐。②请一班吹手师傅。③灯笼一个。灯笼正面写一个大的姓氏字,如刘姓人迎亲就书写一个“刘”字;背面写上该姓人在该村历史上获得的最高功名,如湘村刘氏的“乡试”、帽村方氏和湘湖刘氏的“进士及第”等。④彩旗一副。彩旗用两条竹竿撑起,这竹竿也有一定的讲究,据说刘姓等姓氏在历史上出过皇帝,可不用带枝带叶的小竹竿,而其余各姓旗杆上都必须留有枝叶,旗上用色纸相间直书一联:“彩映某某(指男方姓氏郡望)喜向某某(指女方姓氏堂号)而迎淑女;旗飘某某(指女方姓氏郡望)欣归某某(指男方姓氏堂号)衍宜男。”⑤,里面盛猪头一只,60~200斤。⑥鸡公,里面放有鸡公头1只,母鸡1只。⑦婚盒,里面装有红包12个,分别送给:润笔——给出婚时书写的;司厨——给厨师的;裁红——给裁缝师傅做红衫的;扶驾——给媒人的;整容——给梳头剃面的;穿红——给女子穿红衫的;司茶——给倒茶的;司酒——给宴席上送酒的;司菜——给送菜的;接灯——给前来迎接引路带队的;引亲——给出门时把女子带出厅堂的;祝福——给临出门时长者在祖先面前说好话的。此外,婚盒里还装有请女方送嫁的帖两封(男女各一封,系给女方长者的)、婚帖一封(出婚时书写女子年庚的)、催帖两封(催请女方送嫁的)、三牲帖一封(里面写上敬奉女方祖先的物品名称,如豕肉成方、德禽两翼、鲜鱼成尾等)。
待一切准备就绪,即组织迎亲队伍,其中有吊灯头1人(要选择懂礼节、命好——夫妻齐全、有子女或孙的人充当)。抬轿2人。抬扛2人,擎旗2人,挑鸡公1人,媒人1人,其他2至3人,鼓手5至7人。[39]然后,一路敲锣打鼓,吹喇叭、放鞭炮,浩浩荡荡开赴女家。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后,待嫁女子和母亲便开始大声啼哭,痛心疾首。而女家接待人员则将迎亲队伍带领前往神坛、祠堂、厅堂行香敬奉。此后女家便举行吃点心和晚宴。
晚宴过后,出门时间到了,女家先在厅堂摆上香案,写好婚书(即女子年庚),准备好父母给女儿的嫁妆,其中包括送给女儿的衣衫、衣箱、衣橱、蚊帐、铺盖、面盆、毛巾、香篮、布伞、油灯、火笼、茶叶、豆种、谷种、火碳等日用品和送给女婿的长衫头帽、鞋袜、书、纸、笔、墨、带子等(叫做回婿),以及送给女婿家庭成员和亲房、舅公、舅婆、已出嫁姐姐的布鞋(叫做回箩鞋)。同时,由一好命老妇为新娘整容上笄、穿红衣。穿红衣还有特别的规矩,即外穿红衣而内穿白衣一件,或将其他衣服反穿一件。接着,由引亲者把新娘从房间里带到厅堂,交给男方迎亲人员。男方迎亲人员则迅速牵着新娘出大门上轿,媒人随即把轿门上锁而去。一路鼓乐喧天,放着散炮回转男家。
入门:迎亲队伍回到男家时,花轿先放在厅堂大门的左侧,由新郎陪伴。等入门时辰到了,由媒人打开锁着的轿门,新娘步出轿门右手执扇遮羞,新郎、新娘并排站着面向大门。这时大门紧闭,石阶上摆着三牲茶酒。执事者点烛烧香、杀猪或鸡,等猪或鸡完全不能动弹了,就将其放在石阶下的小沟里,把扦刀放在猪(鸡)身上。然后新郎、新娘跨过猪(鸡)身,进入厅堂,举行拜堂仪式。拜堂时,新郎先朝天烧香,四跪四叩,后在祖宗像前烧香,也四跪四叩,新娘则在旁作揖。拜堂完毕,将要离开厅堂时,新娘把带来的一大包糖果、饼干、花生等散在地上,让小孩们你争我夺,新郎、新娘由引亲的带领乘机离开,进入新房。新郎、新娘在新房里,由命好老妇拿起两碗酒,酒中放有两个红蛋,命新郎、新娘各喝一口酒和吃一个红蛋,然后互换酒碗,把剩下的蛋酒各自吃完,俗称“吃交杯酒”。
婚宴:在武北村落众多的宴席中,要数婚宴最隆重、热烈。主菜一般是八大盘,即猪肉、豆腐、粉干、薯粉粄、肝肺、鸡、鱼、菜(又叫熬汤)。较富有的加鱿鱼配白豆腐、目鱼配粉皮、天鲸配粉丝等,有用10大盘、12大盘,也有用14、16大盘装的。女人席上有一份较特殊的叫份子肉,即每人一大块约4两的猪肉,是挟回家去的,其他菜也可以挟,所以赴女席者往往只吃点小菜和饭。婚宴最需注意的是席位的安排,上座应让外家(即母亲或祖母的娘家)和送嫁的小弟、小妹坐,如未照此安排,轻则面露不悦,重则拂袖而去。宴席后需将来客的礼品一一展示,这时又必须将外家的礼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以示尊重。次日,客人即将回家时,还应举办一场丰盛的宴席(叫做待客),此席第一位应让给外家中前一天未坐上座的一方,否则又会出现争执。此宴完毕,婚礼才算结束。
转门:完婚第3天,新娘必须由夫家姑嫂陪同回娘家,所谓“三朝转门”,但必须当天去当天回。
拜年与吃师人饭:完婚的次年正月,新郎必须到新娘娘家探亲,称作“拜年”。新郎由新娘家亲房轮流款待,在此期间,必须喝醉一次。最后一顿由岳父家宴请所有曾款待新郎的亲房(叫回饭餐),新郎如在此前未喝醉过,也必须在此次宴席中喝醉,否则会被认为新娘家贫穷,无酒给女婿喝,或认为新娘家亲房酒量都不行,这会使其大失面子。在这一阶段,新娘则留在夫家吃师(孺)人饭,由夫家亲房轮流宴请,由于在此期间新娘往往比较害羞、腼腆,所以平常人们将比较害羞、腼腆的人称作“新师(孺)人”。
需要略作说明的是,以上这些描述仅为武北大多数村落的通例,具体到某一个村落又会有一些小的差别,如婚宴座位的安排,有的村落认为新亲为大,应奉为整个宴席的上宾而坐在首位,其次才是外家,而另一些村落则相反。同样是外家,有的村落是由上到下,即祖母外家来人最大,其次才是母亲、妻子的外家,而在另一些村落却相反。不同村落的外家,常因这些方面的争执而使婚宴不欢而散。又如,宴席中上菜的顺序也有差别,在武北腹地村落,一般依次为猪肉、豆腐、粉干(面条)等,最后为鸡、鱼、小菜。当鸡、鱼上了,意味着菜已上齐了,这时宴席主持者就会陪同新郎向全体客人致以谢意(叫“谢客”),接着坐首位的客人进行答谢(叫“辞酒”),随后燃放鞭炮散席。但在武北的边缘村落,如梁山村、店厦村等却又有不同,上菜的顺序是先上鸡、鱼,最后才上烧猪肉、小菜,再进行谢客、辞酒等程序,被武北腹地村落居民称为“出倒席”。真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武北村落除了这些一般的婚俗外,还有如下几种婚姻形式:
1.童养媳。一般生活比较贫穷,又生了较多男孩的人家,考虑到儿子长大后,无钱娶媳妇,在儿子年龄尚小时就物色邻乡、邻村生女孩较多且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家,经双方协商同意,把小女孩抱至男方家抚养,作为“童养媳”,待男女长大后成婚。这时成婚手续简单,时间一般定在大年三十晚上,摆好三牲、酒杯,叫儿子和童养媳站在祖宗遗像前烧香拜祖后,由母亲引入洞房喝交杯酒,吃人缘蛋,即算完婚。由于结婚手续简单,不花聘金,不办筵席,武北村落中的贫穷人家多乐于抱养“童养媳”。
2.等郎妹。有些夫妻结婚多年,尚未生男孩,便预先抱养别人女孩(往往取名“招弟”或“招娣”),待日后所生儿子长大后与之成婚,故称“等郎妹”。有的夫妇等了数年或十几年才生下儿子,则造成女大男小、儿子与“等郎妹”年龄相差很多的现象,只得把“等郎妹”当养女嫁给别人,或招婿入赘。
3.换亲与转亲。换亲一般出于双方有男有女的贫困人家,儿女长大后,因家境贫困,婚嫁艰难,便物色儿女双方年龄相当者,经介绍人撮合,两相匹配。而转亲则是夫妇结婚后,如男的因病或其他事故死亡,经人介绍并征得女方同意转嫁给丈夫的哥哥、弟弟,或邻居的堂兄弟等。
4.入赘与“打合同”。入赘俗称“撑门”,贫穷人家的男子至中年(或家中兄弟较多)尚无钱娶妻,经人介绍到有女或童养媳、等郎妹拟招婿的人家,做上门女婿。入赘者必须改换门庭,改名更姓。“打合同”又称“凑蛋孵鸡子”,一方只有女儿,另一方只有男孩,双方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两家立约,男女成婚。婚后男子仍属男家成员,女子仍属女家成员,所生男女各半。
5.二婚亲。一种情况为女子死了丈夫或被丈夫遗弃再改嫁,另一种情况则是女子因原夫赌博、食鸦片等导致负债累累而被迫出嫁。这种第二次结婚的被称作“二婚亲”,娶二婚亲的男子多为家贫而年长无妻者。
6.重婚纳妾。有钱人家不仅可以讨一个老婆,而且可以讨上两个、三个甚至多个,最先娶的叫发妻,以后再娶的则称作妾(俗称小老婆,依娶回的顺序称作一小、二小、三小等)。(www.xing528.com)
7.大行嫁。一般女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该出嫁了,但有钱人家的女儿则要到十五六岁才出嫁,这叫大行嫁。大行嫁时,男家要备办巨额的彩礼,女家则要备办丰厚的嫁妆。
二、丧葬习俗
老人去世(60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葬礼一般比较讲究,程序也较复杂。而丧在外或未上寿者(未到60岁)者,其尸身和棺木不得进入祠堂和厅堂,埋葬比较简单。老人去世的习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送终:父母或祖父母病危时,其子孙、儿媳、孙媳伺候在旁,等待断气,叫送终。如儿孙及儿孙媳妇全都在场,被认为老者有福气。老者一断气,子孙们随即在床前点蜡烛、烧香纸,全家举哀。
报丧:老者断气后,全家举哀痛哭,然后由亲房中的伯父、叔父带领其长子到本房中的长者面前下跪,告知死讯,并要求帮助。同时,由主事者指定专人选择安葬时日。时日选定后,立即指定专人到亲戚处报丧,告知入殓、做开路、送葬时间,以便亲戚们前来吊丧。
看倒头:死讯传开后,亲房叔伯、伯婶、叔婶、妯娌便前往看望,过问、协助工作,孝子、孝孙对男性来者下跪,儿媳、女儿、孙媳对女性来者下跪,表示致谢。
入殓安灵:入殓时,先把棺木放在厅堂一侧,死者为男,棺木放在左边。死者为女,棺木则放在右边。死者由其子孙背或抬到厅堂,扶坐在凳上,把脚垫在地上的米筛上洗面、梳头及全身清洗,清洗尸体的水必须由子女、媳妇、孙子等持壶或碗,哀哭着去河溪中向河神购买。[40]尸体清洗干净后,放到棺材里,盖上白布,再合上盖,用大铁钉(此称子孙钉)钉牢。棺材上面挂上蚊帐加以遮掩,此称入殓。如死者为妇女,还必须等其外家来后才能入殓。
灵位安在棺材前面,灵位前摆有一案桌,桌上放香炉、灵屋(用纸扎成像祠堂大门样),灵牌放在灵屋正中,上书“某某世祖考(妣)某某某公(婆)老大人之灵柩位”。安灵时,孝子、孝孙要身穿麻衣(或把上衣反穿,颜色切忌鲜艳,越旧陋越好),腰系草绳,脚穿草鞋,手持孝杖竹(死者为男性杖用竹,为女性则杖用桐,意为男性节在外,女性节在内)。孝子、孝孙的这种装束一直持续到丧事办完。入殓后,孝子、孝孙一直守在灵前,坐在地板上,不能离开,吃饭也在这儿,叫守灵。有人来灵前行香时,孝子、孝孙要跪在一旁,表示答礼。儿媳、女儿则分期分批到灵前举哀,一句爷一句爹(或娘)声音拖得特别长。
做开路:时间定在晚上,由和尚或道士主持。和尚念经,孝子陪香,其中有行轿、烧香钱等程序。仪式未开始前,有本村的亲房叔伯前来烧香,孝子、孝孙则在旁跪拜答礼。执事者对前来行香者一一登记,以便礼尚往来,这本登记册叫做孝礼簿。吹手在和尚或道士作法歇息期间,吹奏一些哀调,以凑热闹。开路做完后,孝子、孝孙、和尚(或道士)、鼓手等将灵屋和灵位送到祠堂里烧掉,叫入祠。
出柩还山:先把棺材用手抬到大门外,扎上杠。这时孝子、孝孙、媳妇、女儿全体哀哭,然后由八仙(所谓“八仙”,是死者亲属所请抬棺材的人,抬棺材需八人,故称“八仙”。八仙一般由亲房或本村中较强劳动力者充当,带有一定的义务性和互助性)把棺材抬走,死者家属跟在后面,到离家不远的适当地点停下来,摆上香案,和尚或道士带领孝子孝孙在棺材周围边走边念,环绕三圈,叫“做寄古”。有女婿的也要照此举行。事毕,八仙再把棺材抬走、下葬。
落葬:死者安葬地点在事先就必须经其本人同意,或经风水先生堪舆后认为可行的地方。落葬时,死者的长子要先开地头,即手执锄头,脸朝外,下半跪在已定的地点锄三下。此后,孝子将锄头丢于身后,离场回家,八仙动手挖窖。若是入了土王[41],那就要将棺木抬至安葬地点横放,以死者为尊,可以压倒一切,土地神便不敢作祟。窖的大小以能掩埋棺木为原则,棺木上方要立一个土墩。初葬地点在风水上若可行,日后就修成坟墓,其骸骨也不再触动,此称大局。若初葬地点在风水上不可行,在十二年之后的农历八月初一就必须请人开棺捡骸骨,骸骨要一块一块地擦干净,从脚至头放进金罂。若一时未找到二次葬的修坟地点,可以暂时放在一个较为偏僻且避风向阳的地方保存,此叫寄岩。
二次葬的程序较为复杂,选择坟地被认为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兴衰荣辱的大事,事前都要请风水先生反复堪舆,一般会请一位风水先生选择地点,请另一位风水先生根据风水理论检查复核,有的甚至三番五次才能确定。地点确定后,再选择良辰吉日请风水先生指导安葬。坟墓的构筑,富有者讲究宏伟、壮观,以显示豪华、阔气,整座坟地除使用石块、石条建筑外,还加上石狮、华表等。一般的则简单从事,中间立一石碑,上刻“几世祖考某某妣某某氏公老大孺人之墓”,共十七个字,碑左边刻上“某年某月某日吉旦”,右边刻写“凡男某某孙某某立”。石碑左右两边叫天子壁,用石块砌成。石碑前安放一长条石(叫祭台),用以祭墓时放祭品之用。祭台两边用石块砌成长方形石墩,中间留一长方形小洞(叫摆角)用以点蜡烛之用。祭台前面是圆形明堂,直径约1.5米,四周用石块砌成高约30厘米的边沿。龟背(气盖)周围砌有一椭圆形火砖,用以阻挡山上流下的水、泥沙,故称做拦水石。拦水石以外就是泥土,形如半月,叫做月影。坟墓修筑好后,坟主的子孙们要摆三牲茶酒供奉,发烛敬香,放鞭炮,四跪四叩。风水先生则念口诀、发粮米。这时,亲房叔伯、亲朋好友会前往墓前烧香。事毕,风水先生收符以示修坟结束。晚上家主则还需设宴招待风水先生、帮工及前来敬香者。
以上是一般人家举行丧葬的全过程,富有人家在出柩还山前还会增加祭祀仪式,在厅堂内举行者叫堂奠,在屋外举行者称作大祭(意味着规模大)。堂奠和大祭都要请礼生(绅士)主持祭仪、呼班、读祭文。祭品需有猪头、鸡、鱼、汤碗、果品等。亲戚、朋友、同宗叔伯前往祭奠的也要备办三牲、香烛、祭文、挽轴或挽联等祭品。祭礼时,由亲到疏,从内到外,先孝子,后孝孙,再次侄儿、女婿、外家,等等。对外家来人,每人都要发一件临时缝就的白衣,其他前来行香者也要发一顶白布缝成的帽子。不管什么人,凡是前来烧香的,都要留他吃饭,以猪肉、豆腐、粄、菜、酒招待,席面因人而定。摆了祭仪前来祭奠者,回家时要回给猪肉等礼物。这样花钱多,以示阔气。
与富有者相反,贫寒之家却尽可能减少祭祀仪式的各个环节,有的甚至是“打冷扛”。所谓“打冷扛”是指老者去世后,不举行“做开路”“堂奠”等仪式,冷冷清清地将死者送上山埋葬了事。当然,这种情况在武北村落较为罕见,在一般情况下,死者家属大都会“做开路”,否则很难逃过来自宗族和外家的指责。据当地报告人说,当地有一句俗语叫“父死怕本家,母死怕外家”,意思是父亲去世,须将仓库等所有钥匙全交给亲房叔伯,任其铺张浪费,丧家不得过问,由此而倾家荡产者屡见不鲜。母亲去世,最难对付者属外家一关,外家常借哭吊之机,在礼仪上兴师问罪,百般刁难。所以,丧家在举行葬礼时都尽可能地进行厚葬,有的甚至还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
三、婚丧习俗所反映的村落社会背景
婚丧习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落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从宏观上反映着时代精神,从微观上则展示出村落社区的社会结构、社会经济、社会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社区文化的一面多棱镜。因此,通过以上武北村落婚丧习俗的详细描述,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房”是武北村落婚丧活动最基本的单位。在武北村落的婚丧活动中,参加这些活动的人群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圈子。这个圈子就是以亲属制度为基础的“房”,由于每一代都在分房,“房”的概念在定义时显得复杂而模糊。不过,具体到某一村落,“房”的含义又十分清楚。一般而言,小规模的婚丧活动参加者以三代以内为限(小房),即同一祖父的亲属。规模略大者扩大至五代以内,即同一个高祖父的亲属(大房),而大规模者则扩大至同一聚落开房祖以内的“亲房”,一些人单姓小的地方,甚至还扩大到同村同族。“房”是婚丧活动的活动圈和互助圈,“亲房”则是婚丧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如:婚俗中的“踏人家、编红单”是婚嫁双方正式定亲的标志,其参加者就是双方的亲房;“送桌面”是男家对女家社会关系的认同,其范围除女家的亲戚外,也就是女家的亲房,因此接受了桌面的亲房都应在女子出嫁前请别嫁饭和出嫁时协助各项工作。此外,完婚的次年正月,新郎必须到新娘娘家“拜年”,由新娘娘家亲房轮流款待。而新娘则留在夫家吃师(孺)人饭,由夫家亲房轮流宴请。
婚嫁习俗是如此,丧葬习俗亦如此。当老者去世后,首先就由亲房中的伯父、叔父带领其长子到本房中的长者面前下跪,告知死讯,并要求帮助。死讯传开后,便有亲房叔伯、伯婶、叔婶、妯娌前来看望,过问、协助工作。而“做开路”时亲房叔伯都会前往烧香,抬棺材的“八仙”原则上也由亲房中较强劳动力者充当。由此可见,“房”是武北村落社会活动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第二,武北村落的婚丧习俗明显地体现了当地村落的社会分层。如:婚俗中,富裕者有“重婚纳妾”“大行嫁”,而贫穷者则只能采用“童养媳”“换亲”“转亲”“二婚亲”“打合同”等形式;在婚宴上,一般人家是“八大盘”,而富有者则外加鱿鱼配白豆腐、目鱼配粉皮、天鲸配粉丝等菜,增加到10大盘、12大盘,甚至14、16大盘。丧葬习俗中,一般老者去世大多“做开路”即可,但富有者常常增加堂奠、拦路祭等仪式,而贫寒之家甚至“打冷扛”。坟墓的建筑,一般人家仅竖上一碑,而富贵人家则讲究宏伟壮观,不但整座坟用石块、石条构筑,而且还外加石狮、华表等。
但是,这种分层又不仅仅是以财富为标准的,如按辈分确定的房长叔公是婚丧活动的主持者,与科举功名相联系的绅士是婚丧仪式的主持人,而好命老大、老妇则被视作福气的象征而出现在各种场合中,他们在婚丧活动中充当的不同角色都显示出武北村落社会的分层除财富外,还与辈分、功名、声誉等有关。
第三,武北村落的婚丧习俗保留了较多的原始遗风。从婚俗看,女子出嫁大都选择在晚上,新娘上轿后要用锁锁住,显然与原始的抢婚习俗有关。拜堂时,新郎先朝天烧香,四跪四叩,后在祖宗像前烧香,也四跪四叩,而新娘仅在旁作揖,也透露出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原始风俗。新娘整容穿红衣时必须内穿白衣一件,或将其他衣服反穿一件的风俗,亦体现出畲族的遗风。据当地报告人说,唐朝时陈元光镇压畲族起义,畲族男子被杀得一干二净,妇女被迫与陈元光士兵结婚,她们提出要红事白事一起办,即结婚时外穿红衣意味着办喜事,同时内穿丧服—白衣(或反穿衣服)象征办丧事,以寄托对父兄、丈夫的哀思。这种传说的历史真实性未必可靠,但其反映的社会背景却大抵可信。此外,婚丧活动中母舅最尊,以及“转亲”所体现的“兄收弟妇”“弟娶兄妻”(兄终弟及)和“等郎妹”等现象也都透露了原始婚俗的蛛丝马迹。再从丧葬习俗看,死者入殓前的“买水浴尸”、初葬几年后举行的“二次葬”[42]等都与南方土著民族的习俗密切相关。
第四,武北村落的婚丧习俗体现了典型的客家文化特征。客家文化一方面体现了中原汉文化在赣闽粤边的传承,另一方面则保留了南方土著民族的文化特点。武北村落婚丧习俗的土著文化特点前已述之,而中原汉文化特征则从如下两方面可得窥见:从婚俗来看,北方汉族的仪式主要有“六礼”,即所谓“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比较北方汉族与武北村落的婚俗,不难发现其间惊人的相似性。从丧葬习俗看,中原汉文化对武北村落丧葬习俗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祖先崇拜与孝道;二是礼义。这两者均为北方汉民族的共同心理,可以说武北村落葬礼的种种繁文缛节和清规戒律,都由此衍生出来。
第五,武北村落的婚丧习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社会观念。如在民国时期的武北村落,会不会“出丁”往往被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所以与“丁”谐音的若干情节在婚丧活动中尤为讲究。如前述,迎亲队伍中必须提一个大灯笼,灯笼正面写上一个大的姓氏字,背面写着该姓人在该村历史上获得的最高功名;而提灯笼者则必须选择懂礼节、命好——夫妻齐全、有子女或孙的人充当;迎亲、送亲的总人数必须逢单数,其含义也是要“丁”(客家话“单”与“丁”同音)。在丧葬习俗中,入殓时须用大铁钉将棺材钉牢,这种铁钉被称作子孙钉。又如,武北村落居民笃信风水,风水几乎成了当地人的另一种宗教。反映在丧葬习俗上也十分明显,前述“二次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时为了求得一块风水宝地而不惜巨资请风水先生反复堪舆,往往因争一穴之地,小则废时失业经年累月,大则酿成人命甚至家破人亡,其风水观念之重可见一斑。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民国时期武北村落的婚丧习俗并不能体现中国历史前进的脉络。民国以后在都会商埠出现的“文明结婚”“新式婚礼”“自由离婚”和新式葬礼,以及新式殡仪馆、追悼会、火葬等都未为武北村落居民所接受和采纳。历史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当地居民的婚丧习俗与明清时期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历史发展在武北村落中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时间不是向前流逝的,而是体现为一种循环。繁文缛节的婚丧习俗更多地表现为对祖先遗训的复制,而不是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只有在1949年后,武北的解放才给传统的村落社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这种发展不仅是政权的更替和简单的“分田分地”,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村落制度,武北村落的习俗由此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作为武北村落习俗重要内容的婚丧习俗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我们以后还要继续探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