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浅基础施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浅基础施工技术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装配式建筑中常见的浅基础有条形基础、筏式基础和箱型基础,现将其基础形式及施工构造要求介绍如下。垫层厚度一般为1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钢筋无特殊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 mm。基础平面布置应尽量对称,以减小基础荷载的偏心距。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基础高度一般取建筑物高度的 1/8~1/12,不宜小于箱形基础长度的1/16~1/18,且不小于3 m。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浅基础施工技术

1.浅基础的分类

传统的浅基础按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用抗压强度较大,而抗弯、抗拉强度小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如砖、毛石、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基础均属于刚性基础。刚性基础的最大拉应力剪应力必定在其变截面处,其值受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影响很大。因此,刚性基础按制台阶的宽高比(称刚性角)是个关键。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基础叫柔性基础。它的抗弯、抗拉、抗压能力都很大,适用于地基土出较软弱,上部结构荷载较大的基础。

浅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单独基础、带形基础、箱形基础、筏板基础等。单独基础也称独立基础,多呈柱墩形,截面可做成阶梯形或锥形等;带形基础是指长度远大于其高度和宽度的基础,常见的是墙下条形基础,材料主要采用砖、毛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

装配式建筑中常见的浅基础有条形基础、筏式基础和箱型基础,现将其基础形式及施工构造要求介绍如下。

(1)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包括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图 2-10)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图 2-11)。这种基础的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等荷载情况下使用。因高度不受台阶宽高比的限制,故适宜于需要“宽基浅埋”的场合下采用。

图2-10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图2-11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① 构造要求。锥形基础(条形基础)边缘高度h 不宜小于200 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 1h 宜为300~500 mm。垫层厚度一般为1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 mm,间距不宜大于200 mm。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35 mm,无垫层时不宜小于 70 mm。插筋的数目与直径应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相同。插筋的锚固及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按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② 施工要点。基坑(槽)应进行验槽,局部软弱土层应挖去,用灰土或砂砾分层回填夯实至基底相平。基坑(槽)内浮土、积水、淤泥、垃圾、杂物应清除干净。验槽后地基混凝土应立即浇筑,以免地基土被扰动。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时底部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基础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筑完成。阶梯形基础的每一台阶高度内应分层浇捣,每浇筑完一台阶应稍停 0.5~1.0 h,待其初步获得沉实后,再浇筑上层,以防止下台阶混凝土溢出,在上台阶根部出现烂脖子,台阶表面应基本抹平。锥形基础的斜面部分模板应随混凝土浇捣分段支设并顶压紧,以防模板上浮变形,边角处的混凝土应注意捣实。严禁斜面部分不支模,用铁锹拍实。基础上有插筋时,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捣混凝土发生移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覆盖浇水养护。

(2)筏式基础。筏式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梁等组成,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而上部结构荷载很大的场合。其外形和构造上像倒置的钢筋混凝土楼盖,整体刚度较大,能有效将各柱子的沉降调整得较为均匀。筏式基础一般可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类(图2-12)。(www.xing528.com)

图2-12 筏式基础

1—底板;2—梁;3—柱;4—支墩。

① 构造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钢筋无特殊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 mm。基础平面布置应尽量对称,以减小基础荷载的偏心距。底板厚度不宜小于200 mm,梁截面和板厚按计算确定,梁顶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 300 mm,梁宽不小于250 mm。底板下一般宜设厚度为100 mm 的C10 混凝土垫层,每边伸出基础底板不小于100 mm。

② 施工要点。施工前,如地下水位较高,可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不少于500 mm,以保证在无水情况下进行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施工时,可采用先在垫层上绑扎底板、梁的钢筋和柱子锚固插筋,浇筑底板混凝土,待达到 25% 设计强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板,继续浇筑完梁部分混凝土;也可采用底板和梁模板一次同时支好,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梁侧模板采用支架支承并固定牢固。混凝土浇筑时一般不留施工缝,必须留设时,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并应设置止水带。基础浇筑完毕,表面应覆盖和洒水养护,并防止地基被水浸泡。

(3)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外墙以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封闭的箱体(图 2-13),基础中部可在内隔墙开门洞作地下室。该基础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及抗震能力强,可消除因地基变形使建筑物开裂的可能性,减少基底处原有地基自重应力,降低总沉降量等特点。适用作软弱地基上的面积较小、平面形状简单、上部结构荷载大且分布不均匀的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和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设备基础或特种构筑物基础。

图2-13 箱形基础

1—底板;2—外墙;3—内墙隔墙;4—内纵隔墙;5—顶板;6—柱。

① 构造要求。箱形基础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对称,以减少荷载的偏心距,防止基础过度倾斜。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基础高度一般取建筑物高度的 1/8~1/12,不宜小于箱形基础长度的1/16~1/18,且不小于3 m。底、顶板的厚度应满足柱或墙冲切验算要求,并根据实际受力情况通过计算确定。底板厚度一般取隔墙间距的 1/8~1/10,一般为 300~1 000 mm,顶板厚度一般为200~400 mm,内墙厚度不宜小于 200 mm,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 mm。为保证箱形基础的整体刚度,平均每平方米基础面积上墙体长度应不小于400 mm,或墙体水平截面积不得小于基础面积的1/10,其中纵墙配置量不得小于墙体总配置量的3/5。

② 施工要点。基坑开挖,如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以下500 mm 处,并尽量减少对基坑底土的扰动。当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在基坑底面以上200~400 mm 厚的土层,应用人工挖除并清理,基坑验槽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施工时,基础底板、内外墙和顶板的支模、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可采取分块进行,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处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要求,外墙接缝应设止水带。基础的底板、内外墙和顶板宜连续浇筑完毕。为防止出现温度收缩裂缝,一般应设置贯通后浇带,带宽不宜小于800 mm,在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顶板浇筑后,相隔2~4 周,用比设计强度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将后浇带填灌密实,并加强养护。基础施工完毕,应立即进行回填土。停止降水时,应验算基础的抗浮稳定性,抗浮稳定系数不宜小于 1.2,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譬如继续抽水直至上部结构荷载加上后能满足抗浮稳定系数要求为止,或在基础内采取灌水或加重物等,防止基础上浮或倾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