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件运输的准备工作
构件运输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制定运输方案、设计并制作运输架、验算构件强度、清查构件及查看运输路线。
(1)制定运输方案。
此环节需要根据运输构件实际情况,装卸车现场及运输道路的情况,施工单位或当地的起重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供应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最终选定运输方法、选择起重机械(装卸构件用)、运输车辆和运输路线。运输线路的制定应按照客户指定的地点及货物的规格和重量制定特定的路线,确保运输条件与实际情况相符。
(2)设计并制作运输架。
根据构件的重量和外形尺寸进行设计制作,且尽量考虑运输架的通用性。
(3)验算构件强度。
对钢筋混凝土屋架和钢筋混凝土柱子等构件,根据运输方案所确定的条件,验算构件在最不利截面处的抗裂度,避免在运输中出现裂缝。如有出现裂缝的可能,应进行加固处理。
(4)清查构件。
清查构件的型号、质量和数量,有无加盖合格印和出厂合格证书等。
(5)查看运输路线。
在运输前再次对路线进行勘查,对于沿途可能经过的桥梁、桥洞、电缆、车道的承载能力,通行高度、宽度、弯度和坡度,沿途上空有无障碍物等实地考察并记载,制定出最佳顺畅的路线。这需要实地现场的考察,如果凭经验和询问很有可能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有时甚至需要交通部门的配合等,因此这点不容忽视。在制定方案时,每处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注明,如不能满足车辆顺利通行,应及时采取措施。此外,应注意沿途是否横穿铁道,如有应查清火车通过道口的时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2.不同构件的运输方案
(1)立式运输方案。
在低盘平板车上按照专用运输架,墙板对称靠放或者插放在运输架上。对于内、外墙板和PCF 板等竖向构件多采用立式运输方案如图1-20。外形复杂墙板宜采用插放架或靠放架直立运输和堆放,插放架和靠放架应安全可靠。采用靠放架直立堆放的墙板宜对称靠放饰面朝外,与竖向的倾斜角不宜大于 10°。连接止水条,高低口,墙体转角等薄弱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用式附套件做加强保护。
(2)平层叠放运输方式。
将预制构件平放在运输车上,一件一件往上叠放在一起进行运输。叠合板、阳台板、楼梯、装饰板等水平构件多采用平层叠放运输方式如图 1-21,并正确选择支垫位置。叠合楼板:标准6 层/叠,不影响质量安全可到8 层,堆码时按产品的尺寸大小堆叠。预应力板:堆码8~10 层/叠。叠合梁:2~3 层/叠(最上层的高度不能超过挡边一层),考虑是否有加强筋向梁下端弯曲。(www.xing528.com)
图1-20 构件立装示意图
图1-21 构件平装示意图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小型构件和异型构件,多采用散装方式进行运输。
3.控制合理运输半径
合理运距的测算主要是以运输费用占构件销售单价比例为考核参数。通过运输成本和预制构件合理销售价格分析,可以较准确地测算出运输成本占比与运输距离的关系,根据国内平均或者世界上发达国家占比情况反推合理运距。
(1)预制构件合理运输距离分析表(表1-1)。
表1-1 预制构件合理运输距离分析表
在预制构件合理运输距离分析表中,运费参考了近几年的实际运费水平。预制构件每立方米综合单价平均 3 000 元计算(水平构件较为便宜,约为 2 400~2 700 元;外墙、阳台板等复杂构件约为 3 000~3 400 元)。以运费占销售额8% 估计的合理运输距离约为120 km。
(2)合理运输半径测算。
从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布局的角度,合理运输距离由于还与运输路线相关,而运输路线往往不是直线,运输距离还不能直观地反映布局情况,故提出了合理运输半径的概念。
从预制构件厂到预制构件使用工地的距离并不是直线距离,况且运输构件的车辆为大型运输车辆,因交通限行超宽超高等原因经常需要绕行,所以实际运输线路更长。
根据预制构件运输经验,实际运输距离平均值比直线距离长20% 左右,因此将构件合理运输半径确定为合理运输距离的 80% 较为合理。因此,以运费占销售额 8% 估算合理运输半径约为 100 km。合理运输半径为100 km 意味着,以项目建设地点为中心,以 100 km 为半径的区域内的生产企业,其运输距离基本可以控制在 120 km 以内,从经济性和节能环保的角度,处于合理范围。
总的来说,如今国内的预制构件运输与物流的实际情况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目前,虽然有个别企业在积极研发预制构件的运输设备,但总体来看还处于发展初期,标准化程度低,存储和运输方式是较为落后。同时受道路、运输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运输效率不高,构件专用运输车还比较缺乏且价格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