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基本形式分为三类:一是靠崖式(见图10-1);二是下沉式;三是独立式。独立式窑洞是在地上用砖垒砌再覆土而形成的。窑洞的生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图10-1 靠崖式窑洞[137]
一是节约用地。窑洞的构建方式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依附,它“依山靠崖、妙居沟壑、深潜土原、凿土挖洞”。因为窑洞是在地壳或山体中挖掘的,只有内部空间而无外部体量,不占据地表面积,所以它被认为是节地的最佳建筑类型。
二是节约能源。靠崖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深藏在土层中或用土掩覆,可充分利用地下热能和覆土的蓄热能力。独立式窑洞的特点是采用拱结构,覆以厚厚的土层,巧妙地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太阳能以及土的蓄热隔热性能。因此窑洞具有保温、隔热、蓄热、调节室内空间小气候的功能,在外界日夜温差近20℃的情况下,仅需少量辅助能源,就可将室内温度波幅维持在小范围内,营造出“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是天然节能建筑的典型范例。
土楼是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等地区的民居建筑(见图10-2)。关于此类建筑的名称有很多种,这里我们取其主要建筑材料的特性定义这种生土民居。土楼兴建最初是出于防御的目的,因此其建筑形式一般都是内向封闭的高度为10m左右的堡垒性建筑。早先住在土楼的居民多是客家民系,由于客家移民的迁居心理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防御性自然成为他们修筑聚落住宅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正是这种聚族而居的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单体形式、就地取材和对建筑材料的巧妙运用,使土楼具有了良好的生态性。
一是能“藏风聚气”。土楼建筑庞大,居住人数众多,往往一栋土楼就是一个家族、一个村落,有的聚落中有好几栋这样的大型建筑(见图10-3)。要保证人们安居乐业,就要使土楼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所以,村民们十分讲究土楼的总体布局,往往要求背山面水,以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遮挡风的侵袭,既“藏风聚气”,又涵养水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物理环境。(www.xing528.com)
图10-2 内向布局的福建省南靖县“顺裕楼”[138]
图10-3 背山面水的土楼聚落[139]
二是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厚重的围护结构具有隔绝户外噪声、保温隔热等功能,还可阻挡室外污染空气的进入,保持室内清新的空气质量。开敞的院落引入阳光、雨水、新鲜空气。庭院和周边房间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内向型的建筑模式为楼内众多的住户提供了交流空间,加强了人们的凝聚力、安全感、归属感和整体感,增强了家族的稳定性。对于一个移民系来说,心理稳定和团结是保证家族生存下去的有力保障。
三是建筑材料体现生态性。土楼都是采取“就地取材”的生态策略进行修筑的,节约了大量的建筑成本,也解决了平整基地对开挖土方的处理问题。土木共济的结构体系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形式的灵活性。土和木头都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均有吸放湿性能,可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温、湿度,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稳定,增强室内热舒适度,即当地人通常所讲的“冬暖夏凉”的生态效果;另外,土、木建材取之于自然,用过后又可直接降解在自然中,不对自然环境产生任何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