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栖息之地,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最基本的资源,它提供了人类3/4的食物和全部的木材。地球总表面积为5.1×108km2,海洋占71%,约为3×108km2,陆地占29%,约为1.49×108km2。在陆地面积中,无冰雪覆盖的为1.33×108km2,其中由于条件限制,例如极地、高寒区、干旱区、陡坡地及裸露岩石等,不能利用的面积占70%左右,只有30%为适居地。在适居地中,可耕地占60%~70%,为24亿~28亿公顷,其中已被耕作利用的有一半左右,而另一半由于分布边远,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耕作。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用于城乡建设的地面不断扩大,耕地面积随之按指数递减,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57年至1977年的20年间,世界耕地面积虽然增加了10%,但同期人口增长了40%。1977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35hm2,到1983年已降到0.15hm2;20世纪70年代时平均1公顷耕地可养活2.6人,到2000年,1hm2耕地需负担4个人。
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湿地的减少是全球面临的主要土地资源问题。土壤污染主要包括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放射性元素污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据估计,形成1cm厚的一层土壤,大约要400多年,而每年从全球耕地上流失的土壤达250亿吨,损失土地600万~700万公顷。据报道,美国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每公顷良田每年有7.4 t土壤随水流失,1/2国土受到侵蚀危害,每年损失土壤达39亿吨,土壤流失入海速率比世界平均数高2.3倍。发展中国家水土流失的速度更加惊人。据估计,第三世界国家水土流失的速率约为美国的2倍,例如,印度约有69%的耕地发生过过度侵蚀,每年地表土壤流失量达47亿吨;埃塞俄比亚每年从高原上流失地表土壤10亿吨;秘鲁全国约有50%~60%的地表土壤受到水蚀。全世界有3.5%以上的土地面积正处在沙漠化的直接威胁之下,每年有210万公顷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处于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状态,每年损失的农牧业产量价值达260亿美元。受沙漠威胁最严重的是干旱地区,其总面积约为48.8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1/3左右。发展中国家干旱地区的面积,约占全球干旱地区面积的2/3,仅非洲干旱地区面积就占全洲土地面积的60%。非洲是受撒哈拉沙漠入侵和沙漠威胁最严重的地区,而撒哈拉沙漠以每年6000m的速度延伸。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四国的牧场,每年退化150万亩;尼罗河三角洲每年被沙漠侵吞1300hm2;亚洲的地中海及红海沿岸、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中国西北和北部以及蒙古,沙漠化严重或中等严重的面积占亚洲干旱地区面积的93%,仅印度干旱地区的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1/5,比法国的面积还大。
我国土壤退化和破坏十分严重。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可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为168万~196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0hm2,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受污染的土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每年因土壤污染而直接减产粮食1000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也多达1200万吨,两者共计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达80亿~120亿吨,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普遍刮去1.6~2.4cm厚的土壤。我国土壤流失量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土壤流失面积达4300万公顷,占该区域总面积的80%以上,使得黄河总水量减少,导致断流现象。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也达3600万公顷,占流域总面积的20%,造成每立方米江水中含沙量达1000kg,已跃居世界大河泥沙含量排名中的第4位。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而分布又广的国家,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689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7.6%。土壤沙化的速度也很快,近20年来,沙化土地平均每年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直接受危害影响的人口达5000多万,约有2亿亩农田遭受风沙侵害,15亿亩草场严重退化。(www.xing528.com)
建筑的“节地”,不仅仅指节省用地,即提高场地的建筑面积密度,更意味着高效合理地使用土地,因为建筑密度并非越高越好,随着建筑密度增加,建筑的安全、卫生及环境容量将变得越来越差。如果片面强调节约用地而过分提高建筑密度,则难以满足建筑物必要的安全防火距离及日照、通风等卫生要求,从而使建筑环境质量下降。一旦超出该场地所能负载的建设开发容量,还会损害所在区域的公共利益。因而,追求节约用地效果,必须满足城市规划部门的容积率控制指标要求。
节约用地对于保护耕地和植被,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尤其重要,因此建筑活动应尽量不占或少占地表面积。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对于业主和项目建设更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在场地规划设计中,一方面,如果同一建设项目占用土地减少,不仅节省了土地购置、建设开发及使用税费等土地使用的成本,而且因布局紧凑合理、运输线路及工程管线缩短而减少能量消耗、节约运转费用和建设投资;另一方面,若能以相同的用地规模带来更大的建筑规模,则可以大大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成本,从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这在地价较高的大、中城市尤为突出。
具有节地意识的建筑设计必须从选址、区域规划之初开始着手。首先,应全面掌握基地的资料,包括地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进而由整体出发进行规划设计。对于既有的不符合节地要求的建筑和场地应控制原来粗放式的使用,进行二次设计和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