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景观规划的生态调控途径:生态建筑的角色

城市景观规划的生态调控途径:生态建筑的角色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景观中的基质、斑块、廊道、生物、热量、水分、空气、矿物、养分等呈异质分布、不断变化,为生物提供多种生活环境,有利于物种的生存繁衍,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城市景观要素中“基质”所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城市景观的控制作用也最强;孔性和连通性是基质的重要结构特征。随着更多新型材料的问世,城市硬质铺面将走向生态化,城市景观基质结构的连通性也会有所改善。

城市景观规划的生态调控途径:生态建筑的角色

(1)构建景观格局。

城市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合体,不同的城市生态要素及其发展过程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景观格局又作用于生态过程,影响物种、物质、能量以及信息在景观中的流动。合理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是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的基础。在城市景观规划中,不仅要注意保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的连续性,而且应使其中的各种景观要素互相融合、互为衬托、共同作用,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多重生态调控功能的城市景观体系。

(2)建设绿色斑块。

城市生态景观规划应美化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生态景观应遵循“小、散、匀”的原则,按照均衡而有重点的格局分布于城市之中,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游憩和观赏需求。市区分散的小面积植被相当于被大面积的城市基质包围着的斑块。建设绿色斑块,应考虑到各斑块的面积和形状,同时合理配置绿色斑块内的植物种类,形成稳定群落,增加斑块间的异质性,为形成长期景观和发挥持续生态效益打下基础[109]

(3)建立景观廊道。

生物种群的生长繁殖,除了需要足够面积的生长环境外,还需要环境斑块之间有一定的连续性。研究表明,景观廊道对生物群体之间的交换、迁徙和生存起着重要作用;通畅的廊道、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有利于保障各种景观生态流输入输出的连续通畅,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同时,景观中的基质、斑块、廊道、生物、热量、水分、空气、矿物、养分等呈异质分布、不断变化,为生物提供多种生活环境,有利于物种的生存繁衍,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城市中零散分布的公园、街头绿地、居民区绿地、道路绿化带、植物园、苗圃等城市基质上的绿色斑块,应与城外绿地系统之间通过“廊道”(绿化带)连接起来,形成城市生态景观的有机网络,使得城市景观系统成为一种开放空间。这样不仅可以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广阔的生活场所,而且有利于城外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植物通过“廊道”向城区迁移。(www.xing528.com)

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还应当遵循景观生态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将大小斑块相结合并使其分布均匀,实现生态调控容量互补,从而分担和减少人为干扰的压力和生态变化的风险,确保各个景观生态单元融入城市景观生态网络,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在城市中,可以将公园绿地、道路绿地、组团间的绿化隔离带等串联衔接,并与河流及其防护林带构成相互融会贯通的“蓝道”和“绿道”;在总体上形成点、线、面、块有机结合的山水绿地相交融的贯通性生态空间网络。

(4)改善基质结构。

城市景观要素中“基质”所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城市景观的控制作用也最强;孔性和连通性是基质的重要结构特征。作为城市景观生态背景,它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能够强化或缓冲生境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城市区域内自然水体的驳岸是景观斑块的边缘过渡带,其界面的生化作用对于生态系统的运转至关重要。对于无防洪要求的驳岸,提倡尽量减少人工铺砌材料,以利生化作用和水际植物群落的形成;对于防洪驳岸,可采用具有渗水功能的铺面,在铺面上实现植草绿化。人工水体可按照水体的地理位置、大小、底质、形态、水质特征及水中生物种群数量等,采取相应措施确定水生生物放养模式,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相对平衡。对硬质地面,尤其是城市广场和公共空间,应优先考虑采用具有蓄水或渗水能力的环保铺地材料,如已实际使用的混凝土渗水型铺砖等。在城市的中、高密度地区,可采用渗透排水管、渗透侧沟等人工设施帮助降水渗入地下。应根据城市不同的气候及水文条件,确立合适的渗透水及径流水的比例,指导城市各种地面的铺装比例,从而在总体上逐步实现城市降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分配。随着更多新型材料的问世,城市硬质铺面将走向生态化,城市景观基质结构的连通性也会有所改善。

(5)控制土地扩张。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区域及周边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这是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学者、城市景观规划组织及联邦政府,针对城市扩张导致的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及城市发展边界问题,制定了相关法律和土地供给计划,并且基于GIS技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空地存量库和建设用地存量库,统筹控制城市区域土地的扩张。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城市总体景观结构,结合城市中自然绿地、农田水域等环境资源的分布,开发项目的场地选址、规划、建筑设计应遵守和贯彻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理念,保持城市景观结构的多样性,防止大面积的建筑群代替市郊原有的自然景观结构。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发展中已经采用了保持城市之间农田景观的方式,在满足城市建设所需土地的同时,为城市化地区的再发展提供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