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水”理论是中国古代建筑选址、规划、营建所遵循的理论法则。“风水”理论是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性生态观而产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是“风水”理论建立的基础[41]。关于“风水”的概念和理解有多种。图3-1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选址[41]最佳宅址;最佳村址;最佳城址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选择的“穴”作为人居环境,不难想象具有良好的生态特性。

中国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风水”理论是中国古代建筑选址、规划、营建所遵循的理论法则。避开其迷信的一面,它实际上是现在称为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学科的综合体现,是一种从整体上把握建筑选址、规划、营建的学说。“风水”理论是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性生态观而产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是“风水”理论建立的基础[41]

关于“风水”的概念和理解有多种。今人所称“风水”,大多认为出于晋人郭璞的《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又曰:“深浅得乘,风水自成。”关于风水的选择标准,《葬经》简明概括为“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等。因此,解读风水中“气”“风”“水”的意义,就成了理解风水的关键所在。明代徐善继、徐善述在《地理人子须知》是这样解读“气”的,谓:“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者,即郭氏所谓葬者乘生气也。而生气何以察之?曰,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又曰气乃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又曰噫气惟能散生气;又曰外气横形,内气止生;又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皆言风与水所以察生气之来与止聚云尔。总而言之,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风水之名。循名思义,风水之法无余蕴矣。”

较早的《青乌先生葬经》中称“风水”为:“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题金丞相兀钦仄解读为:“内气萌生,言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言山川融结而成像也。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

明代乔项《风水辨》解释“风水”为:“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

将风水理论用于建筑选址,就是要审慎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效地利用自然,选择良好健康的、适于人居的环境。而这种适于人居的环境往往是在三面或四周山峦环护、地势北高南低、背阴向阳的内敛型盆地或台地,它与针灸中人体上的穴位相似,故喻为“穴”。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理论中选择宅、村、城镇基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所谓“负阴抱阳”,即基址后面有主峰为“龙山”,左右有次峰或岗阜的左辅右弼山,或称为青龙、白虎“砂山”,山上要有丰茂植被;前面有月牙形的池食(宅、村的情况下)或弯曲的水(村镇、城市),水的对面还要有一个对景山“案山”,轴线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但只要符合这套格局,轴线为其他方向有时也是可以的。基址正好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地势平坦而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基址的基本格局(见图3-1)。(www.xing528.com)

图3-1 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选址[41]

(a)最佳宅址;(b)最佳村址;(c)最佳城址

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选择的“穴”作为人居环境,不难想象具有良好的生态特性(见图3-2)。由于“主山”和两翼的“白虎”“青龙”对北风的遮挡,山的南坡在冬季位于背风区即风影区,受北风的侵袭大大减弱,建筑的保暖性大大加强。因此,背山可以屏挡冬季北来寒流。在夏季,由于主导风一般来自南向,建筑面水而建能迎向主导风向。即使没有主导风,由于穴前有水,穴后有山,山水在白天和夜间受日照和天空辐射冷却不均,也会形成交替的地方风——白天空气从水面流向山坡,夜间空气从山坡流向水面。因此,建筑面水可以促进夏季通风。冬季太阳高度低,南向坡地有更多的日照,且较水平地面单位面积能受到更多的日照。一块基地上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将影响它的温度高低、雪融化率、生长季节的长短、结霜期和落叶植物的循环周期。南向坡土壤能吸收和积蓄更多的热量,在温带的一个南向20°斜坡上,春天将比平地上提前大约两周。因此,朝南可以争取良好日照,便于太阳能的主动式或被动式利用。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运交通生活、灌溉用水,且可适于水中养殖。由于南面有水为低处,降雨时,地表水顺势而下,便于排水引导,避免泥石流山洪、塌坡等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缓坡可以避免淹涝之灾。南向的坡地由于阳光充足、降水相对丰富,植被易于生长且茂盛,这对于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提高空气质量、发展果林或经济林、减少耕作出行、获取薪材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建筑建在南坡上,可以避免冬季冷空气下沉在山谷、洼地、沟地等处造成的“霜冻”效应,也可避免在山顶的“疾风”效应。总之,风水理论中的“穴”是最佳的建筑基址,作为人居环境,它容易在农、林、牧、副、渔的多种经营中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自然也就变成一块吉祥福地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风水理论是基于“人”的生态需要而提出的早期经验理论,符合选址条件的“龙穴”很少,因此,人们经常会对准“龙穴”进行改造,比如,安徽宏村的水系改造。虽然在科学发展的今天,风水理论的科学性显得有所不足,也未将生态环境的保护纳入考虑之中,但其可为当今的生态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3-2 “穴”的日照与通风示意[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