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英语会话能力,如就一般的社会生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讨论和发言。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需要得以体现语言的社会功能,让学生理解并在恰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话语,进行恰当的交流,以达到得体的交际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在培养学生恰当的语言交际能力之前,需对言语行为理论有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以合理的方式在口语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培养。
言语行为理论是Jane Austin于195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在说出话语的同时完成了3种不同的言语行为:言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中行为是指用正确的语调说出具有一定语音结构、语法关系正确并具有一定意义或所指对象的句子的行为。言外行为体现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具有陈述、命令、威胁、请求、建议等功能的行为。言后行为指说话入的话语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某种效果、作用或影响。后来,美国语言学家Searle等学者将言语行为分为5种基本类型:表达行为、指令行为、承诺行为、表情行为、和宣告行为。对于言语行为的划分,使得语言教师们在进行口语教学时不但要帮助学生使用正确得语言形式,还要更加关注语言形式所预示的功能,更加注意说话人的话语可能产生的言语行为。
在英语教学与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环境设计出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言语行为的学习模式。采用角色扮演、话语完形填空、几头报告与会谈、和适度评分等形式对学生对言语行为的理解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话语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得体的语言交际行为。首先,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结合,并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多样性的理解。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对于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联系过于形式化,使得学生对于交流所必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过于简单。其次,重视培养学生对情境的意识。情境应用到语言交际中即为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环境。语言交际无法脱离其存在的环境,其中包括语言交际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如语言交际的时代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地位、身份和背景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交际环境的认识和意识,通过语境来传递话语的言外行为。再次,口语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对言语行为的认知能力。在口语交际中,交际者由于交际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交际者自身的背景等而会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以达到不同的交际效果。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推理与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实施某种言语行为时考虑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交际对象、社会与距离等因素,并遵守交际中必须注意的礼貌与得体原则等。(www.xing528.com)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参考言语行为课程的设计方法:诊断性评估、模仿对话、情境评估、角色扮演、反馈与讨论等。诊断性评估通过课堂接受性评分,提高学生对言语行为的认识与理解。模仿对话呈现给学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言语行为对话。学生通过听、判断相关的言语行为,将所学的知识与经验延伸兼顾运用其他场景。情景评估可以通过场景分析、分组讨论、言语行为程度与意义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有影响的语义惯用语句的选择意识。角色扮演可以训练学生某种特定言语行为的应用。反馈与讨论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学生通过对他们的感知、期待、母语与目的语的区别的讨论而增强对言语行为以及语言交际效果的理解。
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语言交际双方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和使用话语。对言语行为的分析、认识和理解对培养学生的社交语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