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断完善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制度体系
(1)充分依靠国家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布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要充分依靠国家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布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高校思政课建设“05方案”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正确政治导向,坚决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改革和创新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构建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诊改的长效机制。充分领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等,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诊改模式。
(2)建立健全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管理监督制度
一是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和配齐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建设并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各高校要严把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制定和完善思政课教师任教资格“准入”制度、主讲教师负责制度、教学质量跟踪观察制度、教学研讨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竞赛制度、学生意见反馈制度、信息员制度等。同时不断强化对思政课教学质量动态管理与监控,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体系建设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将思政课课程建设纳入到校(院)党政联席会的重要议题中,研究部署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加强思政课的组织领导,实行校党委领导责任制,健全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行政职能部门,积极支持和参与思政课建设工作,确保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和当地思政课的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校内教学诊改的工作中来,为思政课教学诊改配足精兵强将,对思政课教学质量进行诊断分析并提供整改方案。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渠道,打破地域界限、校际界限,建立全国性的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省(市)级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3.构建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www.xing528.com)
(1)教师层面:构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是课堂教师的主导者、设计者,也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一是职业素质,其中包含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政治导向能力、理论阐释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等)等。二是对学情的掌握程度,具体表现为对学情的调查、分析,并以此设计的教学策略,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等。三是对教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包括对教辅资料、教学课件、课堂案例、教学习题、实践教学项目、网络资源等。四是科研能力,包括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分析、理论的研究、公开发布的论文、专著、主持(主研)的国家级、省(市、校)级纵横向课题等。
(2)学生层面:构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主要有考查和考试两种方式,各高校普遍都更注重于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考查。一般而言,考查的内容包括:课前的案例研讨、学习预习情况等;课中的出勤、守纪和履行职责等行为规范;课堂行为表现、学习质量(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参与质量等);课后的作业提交的时效性、作业质量、参加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和参加理论学习和交流活动等;还有实践活动质量,参加主题辩论、演讲等社团活动,主题调研、志愿者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而考试内容包括:笔试试卷考试、口试主题汇报等。当然,下一步各高校还应积极探索思政课项目化考核方式,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学生学习质量指标体系。
(3)课堂层面:构建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以教学影响为观测点,以政府、师生、家长、企业和社会满意度为落脚点,一是改变以教材、知识、理论、分数为本的错误倾向,坚持以学生为本,使三维教学目标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相统一,使教学评价更人性化。二是强化师生满意度测评,包括教师教学成就感、学生学习满足感、师生教学效果满意度测评等。三是引入社会、企业第三方评价,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一方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共育”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委托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开展项目策划、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以及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依据调查结果和建议进行动态跟踪和横向比较,及时提出整改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