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包括教学目标设计、内容体系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质量评价设计四个基本环节。该四个环节前后衔接,顺次运转,构成教学设计的闭环系统。要搞好教学设计工作,提高应用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必须遵循基本教育教学规律,精心组织好这四大基本教学环节。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系列活动的起点,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其中明确教学目标的根本任务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职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且必须重视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除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意识外,还包括核心职业能力。学生的专业能力一般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实践来培养,而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则主要通过文化基础课程来培养,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施教者的教育活动,把一定阶段社会对人的思想政治要求转变成受教育者现实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规范,把一定社会阶段的社会目标内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11条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育和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2],把受教育者的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从“现有的”的水平提升到“应有的”水平,通过受教育者合乎社会要求的自觉行动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实现人自身的发展。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内核的中国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着力培养乐于奉献、团结协作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意识,着力培养善于沟通、敢于担当为主要内涵的职业行为习惯,从职业理想、职业规范和工作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育,让“他们明白自己未来在社会上和企业中应承担的角色、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育培养他们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同时,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文字表达和运用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的培养,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以汇聚强大的中国力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富强。
2.内容体系设计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实施的载体。应用型高校本着掌握基本理论、突出职业性特点、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将教材重点教学内容与贴近学生实际、充满时代气息、贴近本土文化的鲜活教学素材有机整合起来,力求体现科学性与创新性、理性思辨与感性体悟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设计“践行荣辱观念,提高道德法律素质”“树立理想信念,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弘扬职业精神,培育诚实守信品质” 等理论教学专题,相应的开展“服务社区、奉献爱心——传承阳光工程,践行荣辱观念”“调研企业、转变角色——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成长成才”“顶岗实习、感知文化——强化职业规范,提升职业素养”等实践教学主题。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设计“解放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浴血奋战,建立社会主义崭新国家”“改革开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城乡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平发展,重建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等理论教学专题,相应开展“缅怀先烈,坚定理想信念——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感悟新民主主义理论”“工学交替,体验改革成就——参观校企合作单位,体验经济社会改革成就”“躬身践行,送文化进社区——营造服务文化氛围,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社区,关心家乡建设——促进城乡一体,我为新农村建言献策”“理性爱国,展现良好素质——立足工作岗位,强国富民才是硬道理”等实践教学主题。在课堂理论教学专题教学模块搭建理性认知平台,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国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模块搭建知行转化平台,引导学生在道德践行中养成德性,促进知行统一。(www.xing528.com)
3.教学策略设计
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可以看成是“过河”,而完成任务的方法路径可以则看成是“桥”或者“船”,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过程就是“造船”或者“搭桥”的过程。这是对组织实施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的形象表述。方法对于达成教学任务、解答学生疑惑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但大多是通过文件化语言来表述的,尽管准确,但与学生习惯的接受方式相去甚远,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材的文件化语言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可感可触的教学语言,让理论入脑入心入耳,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学实施中,要有问题意识,一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的困惑点,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题教学中,设计一些具体问题以贯穿授课过程的始终,以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来推动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城乡统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的时候,可以设计为“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有哪些特征、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为什么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采用发现式、对话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中展开教学,精心选择各种事例来阐释理论,运用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二要充分满足学生就业的优势需求,提升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大致包括自我学习、人际交流与沟通、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创新创业等内容,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就业竞争、职场发展的短板。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将问题集成为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营造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或者育人合作完成任务,形成自我学习、团队协作、与人沟通、信息处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研企业、转变角色——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成长成才”教学中,设计一个“寻找职业榜样,准确定位自我”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单独或者组成小组,通过校内发现、行业调研、网上查找等方式,寻找优秀的学长学姐或者该行业优秀人物的成长经历,做成PPT,写成演讲稿,如有条件还可以请其回校现身说法,交流成长心得或者人生理想,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自我,制订学习规划,在行业优秀人士成功经历中体验诚信、敬业、创新等素质的重要性。这样既有效解决理想信念的落地问题,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4.质量评价设计
教学质量评价是针对教师的学术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有效提升教师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评价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效果如何,应该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学校的“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学生的“学”主要从知识掌握、能力提高(诸如思想政治素质、环境适应能力、学习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和学生品德的养成和行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从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为人师表三个方面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可行、教学方法是否科学、课后辅导是否负责,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等内容;从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集体备课的组织等方面考核学校的“管”是否科学有效。这三者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三维客体评价指标体系,多维地反映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运转是否顺畅,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宗旨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