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创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创新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学生问题形成的问题链导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有效途径,才能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近年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遵循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规律,探清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逻辑和进路,找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围绕着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以及转化,并且在十九大精神中找寻到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联,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建构具有逻辑关系“问题锁链”,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通知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代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来确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面推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系统阐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状况显著改善,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继续打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基本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二是要坚持全流程管理,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三是要坚持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制度;四是要坚持增强获得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当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太强,学生认为与专业技能关联度不大,往往觉得学习这门课用处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当中,存在教学目标形式化、空洞化、虚无化、片面化,使得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从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1.学生学习动机的多样性

大学生学习动机复杂多样,部分存在急功近利、肤浅急躁的学习风气,特别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些为及格而学,有些为入党而学,有些为考研而学,有少部分学生干脆无所谓地学。不同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态度的不同,进而在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上有很多的区别。教师在进行思想理论课教学时,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容易出现照搬有关的规定,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的规划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虽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但都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困惑点较好地进行引导,从而使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成为应付各种检查的工具,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为普遍的问题。

2.教育教学目标的空洞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是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课堂讨论和课后实践开展有一定难度,教师控制和管理课堂教学相对耗时。所以部分学生课堂上开小差,看手机甚至是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既反映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薄弱,也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空洞化,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这才有利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3.学生学习态度的消极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价值观的呈现,社会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错误人生观的泛滥,部分大学生受其影响导致理想涣散、信仰丧失。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发展中的现象如社会腐败、道德滑落、人情冷漠等现象没有正确的认识,连带着对此类现象分析以及价值观正确引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产生反感和排斥的心理,这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未能较好落实的表现。因此,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体验度,同时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取“近、小、实”贴近生活的案例,以落实培养学生基础素质为目标。

4.教育教学方法的片面化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于侧重知识点和理论点的学习,在教学期间为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困惑点、情感需要和现实需要。学生对所学内容采取简单机械记忆的方法就能获得较高的笔试成绩,没有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消化不足,无法转化成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的任务不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立全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显得十分重要。根据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学生问题形成的问题链导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有效途径,才能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三)如何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www.xing528.com)

在新时代的基础之上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找寻解决途径,有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教学方式

一方面,通过专题教学集中讲授。如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凝练专题,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基本国情角度凝练专题,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与教学内容结合,进行分散讲授。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及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分配到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之中去讲授。

2.按照教学设计,开展问题教学

从日常生活、时事新闻、历史典故、领袖话语、调查报告等引出教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之生动形象和富有悬念。以“问题”为线索,按照认知逻辑逐个呈现与解答,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讲究授课艺术,精心设问、善于发问,做好问题讨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不脱离理论空谈实际,又不脱离实际空谈理论。坚持问题分析与价值引导相结合,既从科学角度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又从价值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3.坚持问题导向,广泛收集问题

如何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网络答疑、文献查找等方式收集与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密切相关的、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建立问题库,弄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认知状况、兴趣所在及疑惑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4.依据教学目标,整理分析问题

坚持整体把握与突出重点、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理论宣传与价值塑造相结合,以是否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为根本标准对收集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类、甄别和筛选,有效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5.结合教学主题,形成问题链条

把国家发展主题和学生成长主题结合起来,以大学生关注的问题牵引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用其精神关照大学生的成才成长,依据理论逻辑、认知逻辑、历史逻辑等形成“问题链”。以“问题”为纽带,以“问题”承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起点,能够更准确地抓住大学生学习的盲点、痛点,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以学生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引导。

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以“问题”收集、分析、整合为取向,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从而开展教学。笔者在教学中梳理了这样的教学核心问题(见表5-1)。

表5-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核心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