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等职业教育,大家首先就会想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但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人。其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往往也是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培‘人’的目标,而不是塑造完成某个项目或任务的工具,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5]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培养优秀校友,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要突出能力本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考虑高职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其生涯发展。但“当前的高职教学无论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再到课程价值的取向,无不体现着局限于人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局限于人的生产、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表现出强烈的工具主义倾向”[6]。
为了高职学生生涯发展的需要,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克服工具主义的倾向,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要扎实,技能要娴熟,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职业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既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对象实际出发,以职业素养为导向来开展教学设计,突出能力本位,提升其职场核心竞争力,弥补职业素养的短板,使其能够在激烈竞争的职场中“留得住,上得去”,促进学生生涯发展。
关注学生生涯发展需要,就应该突出能力本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基本遵循。以能力本位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转化,其难点和关键就是确定科学的能力目标,然后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实施。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按照能力本位理念进行教学实施,就是从国家、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出发,着眼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育人需求,聚焦学生的政治鉴别与价值抉择能力、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能力、责任担当与社会参与能力、理论思维与职业核心能力这四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把握历史规律,准确认识社会与自我,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运用道德和法律规范调控自己的行为,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促进学生生涯发展,需要提升政治鉴别与价值抉择能力。政治鉴别与价值抉择能力是指在重大政治方向、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能够明辨是非、科学抉择,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能力和水平。当代高职学生政治思想意识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对主流思想价值文化具有高度思想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共同理想和有关基本政治制度也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广泛的政治共识。但是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也步入了深水区,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代表各种利益诉求的社会思潮空前活跃,西方敌对势力也加紧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交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而激烈。高等学校又是思想较为活跃,各种社会思潮交互碰撞较为集中的地方,高职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科学理性的辨别能力,容易成为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从而引发他们诸多的理论理解困惑、思想道德困惑和价值抉择困惑。为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要积极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要积极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科学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异同,增强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的领悟能力。如果对上述问题认知不清楚、理解不深刻,就会导致学生政治立场上的不坚定、政治方向上的摇摆,就不能较好地打好人生发展的政治底色。(www.xing528.com)
促进学生生涯发展,需要提升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能力。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能力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纷繁复杂的道德现象,并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与遵守规范结合起来,在道德践行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社会秩序的维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职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较高,道德行为表现良好,但面对西方文化和道德观念的侵袭,部分学生缺乏正确判断,茫然无措,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仍然有市场,奉献与索取、拼搏与享受的认知不太清晰,个人本位主义倾向明显,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精致的利己主义”意识也大有市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深厚的理论学科属性和显著的知行合一属性等重要特征,具有提升人文素养的功能,让学生学习道德理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强道德责任感,提高道德践行能力,锤炼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个人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以致用,掌握基本的道德理论,确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树立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防微杜渐,不断提高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能力,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学生生涯发展,需要提升责任担当与社会参与能力。责任担当与社会参与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知和特殊情感认同,自觉参与凝聚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发展活动的坚决态度及履职能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担当意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前人的责任,对后人的责任”。综观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社会参与能力,主流现状是积极向上的,政治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展现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期待,他们高度关注时政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走向,参与政治表达意愿强烈,积极参加诸如抗震救灾、山区支教、社区治理、生态保护、文明劝导等相关志愿活动。但不可忽略的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意识模糊,公民意识缺乏,社会参与意愿不强,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比较盲目,想付诸行动,却无从入手,知道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但对自己的权利、义务认识模糊。通过教学,强化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引导大学生联系国家和社会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加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体会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自己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释疑解惑,引导大学生准确定位和规划人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促进学生生涯发展,需要提升理论思维与职业核心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其中的“高素质”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还应该体现在理论思维和职业核心能力上,以服务于学生未来长远发展。理论思维与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学生顺利入职,在职场站稳脚跟、取得发展的关键能力。在产业转型升级、职业不断变换的背景下,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应对当前就业上岗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具有适应日后劳动力结构重新调整而引发的岗位变更的迁移能力、职业岗位内涵升级的自我更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业能力以及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教学中,借鉴能力本位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创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体系,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翻转课堂、项目教学、问题互动探究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观众,而是演员,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开动脑子,组成团队,合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行动中训练思维,提高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为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