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关键课程: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关键课程: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培养“人”的目标,完成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着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高职院校关键课程: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但无论哪种教育类型,何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本质不会变,那就是培养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五育并举”“六个下功夫”,强调凡是不利于立德树人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提出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朝着“改过来”的目标下功夫,重点针对长期以来疏于德、弱于体和美、缺于劳的问题,以新的方式推进立德树人工作。高等职业教育一度过分重视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而忽略素质教育,一度有高职不“高”的诟病。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培养“人”的目标,完成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着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补齐素质教育的短板。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要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必须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快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经用人单位反馈,用人单位录用大学生最看重的条件并不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而是被经常忽略的职业态度、敬业意识、工匠精神、行为习惯、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必须加快补齐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短板。

素质教育发展与思政课实际地位呈正相关。党中央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反复强调其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灵魂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然而,理想与现实、政策与落实、应然与实然之间总存在距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高职院校基于某种认识误区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这与长时期没有很好重视和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直接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办学历史不长。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一直沿用学科化培养模式,办成“本科压缩饼干”式,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一直处于探索当中,对其发展规律把握不准,难免步入误区。进入21世纪后,各院校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张“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初步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强调岗位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但随之而来的是两个较为显著的误区。一是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理念误区。一些高职院校片面认为强调能力本位就是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了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甚至强调“零距离上岗”,大量压缩人文素质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些学校也存在课时不够的现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被忽视。二是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误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训练,可以增强顶岗上岗的能力,因此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但一些高职院校将其仅仅看成是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教学环节和制度安排,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关注不够,对能够提升学生素质的优秀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随着对高职教育规律的把握和反思,国家逐步认识到高职传统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素质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并提上改革的议事日程。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到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从中共中央的十八大报告到十九大报告,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逐渐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彰显,其地位也逐渐得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的提升和功能的发挥,也带来了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更新,推动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有力实施,使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要扎实,技能要娴熟,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职业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的功能逐步彰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融政治性、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公共必修课,在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一共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育人功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任务,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升为目标,开展教学实施。其知识目标主要有“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的内涵,把握时代新人的内涵”“通过积极的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确立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掌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其能力目标主要有“政治鉴别与价值抉择能力:正确认识和鉴别各种政治思潮,用正确的三观指导和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责任担当与社会参与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社会参与的能力,提高参与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理论思维与职业核心能力: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逻辑思维、沟通表达能力”。其素质目标主要有“培养学生作为时代新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肩负民族复兴重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扎根学生内心,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辨别各种社会思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实修德,培养良好道德人格,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职业人格,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引导学生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政治人格”“引导学生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是要充分发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育人功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其知识目标主要有“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帮助大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着力分析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断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其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与生活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依据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和教育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其素质目标是:“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树立‘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三是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功能。“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在新时代背景下,该门课程旨在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知识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准确了解国内、国际重大形势与政策,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其能力目标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集聚正能量,提高大学生政治鉴别与价值抉择的能力、责任担当与社会参与能力”;其素质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做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

【注释】

[1]王学利.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新论——以新疆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1.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5]吴小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光明日报,2019-09-06.

[6]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

[7]叶秀球,方同义.两课性质功能和改革发展的理论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8).(www.xing528.com)

[8]谢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J].学理论,2016(9).

[9]蒋家胜,贺继明,李丹.简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存在与教学能力目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11]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M]//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12]卡尔·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7.

[14]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772/201508/t20150811/ 199379.html, 2015-08-11/2016-01-24.

[15]邹宏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13.

[1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19.

[17]邹宏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26-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