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产生有价值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

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产生有价值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思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运用创新思维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创新思维成果,即认识成果,但只有将创新思维成果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运用才能转化为创新实践成果。创新思维不是单一思维类型、思维方式的思维过程,而是复合思维类型、思维方式综合起作用的复杂的思维过程。这样一来,又使得创新思维过程不可能完全地还原为逻辑的过程,而成为一种非逻辑的心理的过程。

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产生有价值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

创新思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是发挥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超越常规的眼光,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且又能经得起检验的全新观点、全新思路、全新方案,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创新思维即是抉异探怪,另辟蹊径,疑人所不疑,想人所未想,明人所未发,创人所未有。如果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那么创新思维就是最美花朵中的奇葩。它是思维中的精品,是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它是人类创新力及创新活动的思维基础,尤其在以知识创新和智力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严格说来,创新思维与创新有不同的含义,创新思维有别于创新。创新思维是指思维上的创新,是指创造或者产生一个新的思想、观点、知识等。创新是指创造一个新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一个新的思想,也可以是一个新的事物。因此,创新思维只是创新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因为要创造一个新的事物,就必须先在思想上进行创新。要研究创新,必须先研究创新思维,因为人的一切创新都始于思维的创新。运用创新思维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创新思维成果,即认识成果,但只有将创新思维成果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运用才能转化为创新实践成果。

创新思维之“新”可以分为狭义的“新”和广义的“新”。狭义的“新”是相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的“新”,指的是建立新的理论,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的思维活动。且其思维成果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广义的“新”是相对于每个人而言的“新”,指的是思考自己所不熟悉的问题,而且没有现成的思路可供套用的思维活动。

它强调的是,所思考的问题对思考者来说是生疏的,思考活动的进行没有老一套的思维程序和模式可以套用。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创新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人才的创新性”,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新性”。

狭义的创新者如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等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发明家,他们创立新理论新学说、做出新发现新发明的思维是创新思维,他们的创新为人类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贡献。广义的创新是指一般人的思维创新,虽然大多数人不能够做出影响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惊天动地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创新,但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创造出对自己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新东西。例如,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观点、新的理论体系;工艺师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新的产品;设计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体制、新的制度;企业员工提出的关于技术革新和改进经营管理的种种建议;刑事侦查人员对案件的分析推测;医务人员对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维修人员对疑难故障的深入认识;工作人员开拓、改善管理工作的构想;广告工作人员提出新的创意;工人在改进操作中提出的某种新技术;农民在耕作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耕作方法;在学校范围内,教师的创新性教学,大学生研究生论文写作与科研设计,小学生做数学题时发现的老师没有教过的新方法,甚至日常生活中人们想出了某种生活小窍门也都是创新。可以说,创新的范围很宽泛,创新的领域也很广泛,不管发生在什么范围、什么领域,只要是在思维中产生了新东西,那么这个思维就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常人和科学家所产生的新思想只有水平的高低,没有性质的差别。例如,文学家突然产生了一部鸿篇巨著的构思和初学写作者猛然间在零乱的素材中开辟了一条新颖的思路,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就是说,创新没有质的区别,但是创新的水平有高有低,因人而异。

创新思维不是单一思维类型、思维方式的思维过程,而是复合思维类型、思维方式综合起作用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是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创新思维既是一个逻辑的过程,也是一个非逻辑的过程。创新思维要出新,就要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使得创新思维过程必然要增加新的成分、新的因素,如新的事实、概念、原理、方法等。这样一来,又使得创新思维过程不可能完全地还原为逻辑的过程,而成为一种非逻辑的心理的过程。同时,任何思维创新,哪怕是极具独创性的思维过程,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能脱离原有的思维方式。它总是要运用原有思维方式中的一部分要素,如一定的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等。那种与人类既有的思维完全脱节的创新是不存在的。因此,创新思维与已有的知识等思维要素之间必然会发生种种的逻辑联系,使得创新思维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逻辑性。

思维定式是以过去遇到过的类似问题为模式,以经验为依据,以可靠性为取向,沿着传统的方式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思维定式有现成的程序、模式,是在现有的经验范围内进行思维,这种思维总是重复和模仿以往的思维活动。

思维定式具有稳固性和惯常性。其主要特征是因循守旧,不善于灵活变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思维对象和思维课题,思维定式总是驱使人们按照自己现有的结构和模式,去筛选、组合、评价、解释信息,驱使人们对同一类事物和现象进行思考。往往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式,得到相同或相似的思维结果。如果过去的思维结果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或者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人们就会产生对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的记忆。以后再遇到类似事物和现象时,人们仅凭记忆就可以得到“结论”。爱因斯坦曾说: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首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框架,由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转向“复杂”的环环相扣的系统思维,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摆脱“怪圈”的阴影。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本来就不是一段线,而是一个环。不合理的简单思维才使之支离破碎。因此,要发展创新思维,必须打破思维定式,让思维更开放、更活跃、更灵活。

思维定式具有双重作用。它既可以帮助人们凭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惯常的思路,驾轻就熟,简捷、快速地解决一般的常规性问题。如一位医生面对一名病人,就依据是否咳嗽、肺部是否有杂音、体温高低等特征,纳入他在医疗实践中形成的感冒、流感、伤寒肺炎等模式中,对号入座,做出诊断。当然,这种常规思维方式的存在价值是不能否定的,一般说来也会是正确的,而且它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或基础。但仅靠常规思维是不够的,因为客观事物总是不停地在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也总是有待于不断提高。固有的模式是以“静”观“动”、以“不变”应“万变”,往往用固定不变的观点和框架去看待现实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对不符合自己头脑中固定的观点和框架的新事物、新现象,容易认为是违背常理的东西而不能接受,这就有碍于创新。因此,思维定式往往会妨碍人们解决那些超出了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范围的非常规问题,思维定式对于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只能成为一种障碍。在思维定式的作用下,思维主体往往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思路闭塞、思域狭窄、思维呆滞、僵化、怠惰,习惯用老眼光、旧思路、原办法去对待新问题,难以爆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因此,从根本上说,创新就是突破思维定式的阻碍,超越既定的思维结构。

在创新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消除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尽量防止或减少以往经验和模式可能产生的束缚作用。冲破思维定式的主要途径是有意识地进行反定式思维,即注意从原有定式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进行思考。伯纳姆曾提出著名的“三问”反思维定式,他认为对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提出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能不能取消;二是能不能合并;三是能不能取代。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代表作如《包法利夫人》等)对他的学生莫泊桑(代表作如《羊脂球》《项链》《一家人》等)说过一句话,即“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回忆前人对事物的看法,最细微的事物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这话说得有道理。要进行创新就必须突破习惯思维障碍,从已观察过的事物中发现那些未被发现的东西;多角度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采用与众不同的观察方法,别人忽略的,则认真思考;别人看正面,则要从反面看;别人看粗的,则要看细的;别人看现象,则要看本质。从腐朽中觅神奇,在平凡中创奇迹,巧用外部世界的物质力量。发现和利用事物的价值,要靠创新思维,要靠思维的想象和创新。

在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里,在贝尔(1847—1922,美国发明家,电话的发明者)的雕像下面,写着发明家这样的名言:“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文学巨匠莫泊桑也说过:“应该时刻躲避那些走熟了的路,去寻找一条新路。”这些发人深省的名句和格言,都说明了反定式思维对于发明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同时,对于人们进行创新思维,也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金宇中,1936年12月19日出生于韩国大邱。早年因家境贫寒一度卖报度日。1960年从延世大学商学院毕业。1967年白手起家创办了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到20世纪80年代金宇中辞去大宇总裁职务之时,大宇实业已发展成为超级国际性企业集团,经营领域涉及外贸、造船、钢铁、汽车纺织建筑电子化工、旅游、教育等20多个行业,跻身全球500家最大企业之列。

27岁的金宇中在去英国留学途中巧妙地做成了一桩大外贸生意,挽救了他所在的濒临倒闭的汉城实业株式会社。

当时,从汉城到英国没有直达航班,必须绕道东南亚。金宇中便想趁此机会,顺路去东南亚各国旅行一圈,长长见识。几年的经商经验使他深深懂得:市场信息就是希望之所在。他决心趁此机会了解一下各国的市场情况,希望使汉城实业能起死回生,重振旗鼓。

金宇中来到第三站西贡(越南)。晚饭后,金宇中独自一人到西贡市中心闲逛,偶遇了日本商人坂宫登。坂宫登是日本东洋棉花株式会社的员工,经常到汉城做生意,与金宇中颇有来往。据坂宫登介绍:西贡地处热带,气候条件对纺织品作物生长有利,纺织品质量好,纺织业较发达。当天下午坂宫登还应金宇中的要求,带他参观了一家纺织厂。金宇中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所有的生产车间,临走时还要了一本产品样品画册。

第四站是新加坡。在新加坡,金宇中整天逛服装市场和纺织品市场,他发现那儿到处都是西贡工厂生产的服装。当时,韩国的纺织品质量并不亚于越南产品,这使金宇中萌生了要谈一笔生意的想法。他坚信,只要采取适当办法打通贸易渠道,韩国产品一定可以进入新加坡的市场。

回到饭店后,金宇中仔细翻阅了那本样品画册,擦掉了画册上的样品编号,按韩国的方式重新编上了号,这样就做成了一本韩国纺织品样品画册。接着,他详细地计算了样品的生产成本:结果是西贡以每码16美分大量出口,而韩国可以用13美分大量出口。这样一来,他的信心更足了。

金宇中来到一家纺织品商店,商讨有关向新加坡出口的事宜。店主是一个新加坡籍的印度人,名叫拉扎克,是当地一位著名的经济界人士,担任新加坡商工会议所会长的职务。拉扎克反复翻看着金宇中提供的纺织品样品画册,表示只要价格合理就可以成交。金宇中当场表示价格不成问题。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同时在笔记本上写出成本价和时价。结果,金宇中报的成本价是每码12美分,拉扎克报的时价是每码20美分。成本价与时价之间8美分的差额,扣除2美分的运输等费用,还有6美分的利益。

最后,金宇中同拉扎克再三协商,把每码的到岸价格定为17美分。这比金宇中预想的价格多4美分,比拉扎克提出的价格低3美分,双方对此都非常满意。为了留有余地,金宇中先只提出了100万码的贸易量。

100万码贸易额为17万美元,若按当时1美元兑换130元韩币的汇率计算,就是2210万韩元;按改革前货币算是2.2亿韩元。这在当时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汉城实业不就是因为3亿韩元而濒临倒闭的吗?(www.xing528.com)

金宇中满载而归。

由于金宇中指挥有力,措施得当,各工厂的效率大大提高,单机日产量由600码提高到1000码以上,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合同量。

这次纺织品出口成功,把汉城实业从倒闭边缘挽救了回来。公司不但还清了债务,还赚了不少,慢慢地又兴旺了起来。这次出口成功,充分显示了金宇中的工作才干,从此,他的工作也就更加繁忙,不断地来往于东南亚国家和韩国之间,不断地扩大出口市场。

我们再来看两则笑话

笑话一 没刹车不要紧

某人的汽车刹车失灵了,把车送到一家修理厂去修理,厂家答应一小时内修好。

可是从上午一直到下午,刹车仍没修好。车主大发其火,说要厂家赔偿他的误时费,否则就要诉诸法律

厂长急得大汗直冒,直催着修理工。

修理工也很着急,他忽然急中生智:“有了,没刹车不要紧,我把喇叭的声音加大就行!”

笑话二 留住人才

有一个汽车修理厂的老板,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一下子招了50个大学生,第二年走了一半,第三年就剩下两个了。有人建议他一定要想办法留住剩下的两个,老板得意地告诉他:“他们再也走不了了,因为他们都成为我的女婿了。”

第一个笑话中那位修理工急中生智:刹车修不好了,就把喇叭声音加大。

第二个笑话中的老板看来也是黔驴技穷了,只好拿出了出乎一般的绝计。

两个都属于创新思维,但第一个犯了逻辑错误,第二个犯了局限性错误。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这般,才起到幽默的效果。

在汉语中,按《说文解字》,创新意为“造法创业也”。《辞源》则解“创”者,“始也,造也”。现代汉语的解释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从学术的角度,确切地给“创新”下定义仍然比较困难。据说日本创新学会曾向全体会员征集“创新”的定义,结果有近百条不同的定义。说明“创新”一词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正如科学家普利斯特所说的:“凡是能自由想象并把互不相干的各种观点结合起来的人,就是最勇敢、最有创新性的实验者。”爱因斯坦也认为“这种组合似乎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强调创新过程的选择,如直觉选择、逻辑选择和实践选择。最后着眼于创新主体的内在的和本质的方面,强调的是创新的境界和思维的境界。

科学技术创新与一般创新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科学技术创新有三个基本特性:

1)科学技术的创新性,也称首创性,是指生成、产生、建立或制造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独一无二的东西,科学技术创新只承认第一,不承认第二,不承认模仿。所谓创新,就是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发现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提出新规律、新概念、新原理,建立新理论、新假说、新模型,探索新方法、新工具、新途径。集中体现的是一个“新”。

2)成果的独特性,也称独创性,是指任何科学技术创新成果都体现创新者的思维特征和个性品质。任何创新最终都是个人发明创造力的结果,即是以某个集体创新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必然反映出个体的独特风格。在科学技术史上,尽管迈尔(1814—1878,德国医生,能量守恒原理首创者之一)、焦耳(1818—1889,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焦耳定律和热功当量)、赫尔姆霍兹(1821—1894,德国物理学家,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建立者)及其他人,几乎同期独立发现能量守恒现象,但对这一原理的表述却均不相同,各具各的特色。

3)结果的现实性,是指科学创新的结果具有实用价值或现实意义。现实中,每个人都会有新颖的思想、独特的创意,这些想法和念头如果不能产生有益于社会的实际效果或形成最终的科学理论,提供能进行科学证实的新知识,产生新颖的科学和技术产品,就不能看成是科学创新。只要是在人类认识的特定阶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设想和新方法,便可看作是科学创新或创新。鼓励创新的同时,实际上也应该承认存在失败的可能。科学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