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某一点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推测、想象,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记忆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产生出新的信息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探索力和想象力。
都说别人修过的车难修,很少有人愿意接别人修了一半的车。原因不外乎:①修好了是别人的功劳,修不好显得自己无能;②原始故障好查找,而在维修过程由于不正确的操作人为制造的故障不易判定,往往这类故障又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制造的,无头绪可循,可谓故障加故障,查找难度很大。可这种活对维修人员的技术与思维方法是难得的考验。汽车疑难杂症出现的频率其实很低。大多数故障属于一般性常见故障。当同一种车型同一种故障出现频率很高时,反而容易诊断。所以主动承担一些老大难故障车,非常有利于提高自己维修过程中的思维能力。
一次接到一辆奔驰560SEL,加速无力,冒黑烟。经多位“能人”之手未果。整整三天才找到问题,原来是流量分配器内部的两个出油阀密封圈在维修人员装配时有了损伤,引起燃油泄油。由于目前国内维修厂不具备实验设备,也不供应修理包,因而不主张对流量分配器进行大拆大卸,所以诊断难度也相应加大,当所有检测结果都指向流量分配器时,在车主不愿意更换新的分配器情况下,进行解体才发现故障原因。看似非常简单的结果,其经历却值得长时间回味。
在这则案例中,没有95%以上的把握是不敢轻易怀疑流量分配器有问题,因为不但流量分配器总成价格昂贵,而且拆装精度高,还要经过高精度实验仪器进行调校。但最后导致怀疑流量分配器的直接原因是一方面由于通过各种检验方法,如单缸断火断油实验、尾气检测分析、电磁差压阀实验等进行最后确认;另一方面维修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好奇心也越来越强,过去不敢拆的现在都敢大拆大卸,所以越是认为不可能有问题的地方,反而应该刻意地去想一想(发现有人为拆卸的痕迹)。总之,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应该想一想那些过去不敢想的问题或者过去不屑一顾的问题。
一辆标致605的V6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更换了一侧缸垫后,发动机起动后最高转速只能达到1500r/min左右。20天后,此车由一专修厂技术员和修理工相伴转到我手里。在仔细了解故障后,特意追问维修人员,出现以上故障都经过了哪些处理,是怎么处理的,现在对故障是怎么想的。他们表示,换缸垫以后,除了进行了必要的正时校正外,没有动过其他地方。
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基本正常,就是转速上不去。检查仪器,排放正常,没有故障码,各系统都正常,无负荷和加负荷运转发动机转速都上不去,基本判定加速信号不良导致发动机进入自保护行程。检查曲轴位置(CKP)传感器,CKP传感器负责提供点火和喷油时刻、确认活塞位置信号,用于提供活塞上止点、曲轴转角及发动机转速。该车为霍尔式CKP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后端飞轮壳上方,它感知在曲轴飞轮后端沿的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注意,传感器与信号发生器一定要有一定的气隙。这个气隙可以保证波形高度的一致,从而观察波形的距离,也就是时间),利用加装刻有长方形孔槽的位置(其中有一个矩形孔略大),计算机根据这些位置,测定气缸上止点。并根据变化频率测定发动机转速,一并送达信息处理中心。
第一次检查CKP传感器,由于手边没有示波器,用万用表检查输入信号为8V,脉冲信号高电位为5V,低电位为0.3V,电流与信号、电源与接地两端电阻均为∞,又是一切正常,陷入困境。再经反复检查实验,问题还是指向CKP传感器,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做波形分析,但的确一时借不到示波器,只好想办法进行旁证。
随即在燃油系统接上油压表,起动发动机,转速提至1500r/min再也提不上去时,用鲤鱼钳逐渐用力夹紧燃油回油管,油压增至280kPa左右,发动机转速瞬间增至5000r/min左右,但排气管冒着浓浓的黑烟。立即停机,断定CKP传感器在接收信号过程中有问题。为什么能够这么肯定呢?因为夹住燃油回油管,实际上是提高了燃油压力,这样喷油嘴在一定的开启时间内向缸内喷的油多了,而在这之前测得的燃油压力是正常的,在夹住回油管之后,压力比正常值高很多,显然这种现象是用大量的燃油来弥补提前角不足造成的后果。随即抬下变速器,发现修理工为了对正时,按照习惯做法,盘动曲轴时将工具插进了飞轮后面的信号圈的长方形槽孔内,致使孔槽变形,由于变形不太严重,只有在高速时影响CKP传感器在接收信号过程中产生混乱,致使计算机进入保护行程。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故障码输出。最后修复信号圈,故障排除。
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发散思维诊断故障的经历(在没有示波器、做不了波形试验的情况下,用提高油压的方法来进行旁证)。(www.xing528.com)
当你在旅行中突然遇到一条大河,你会怎么办呢?找船,找桥,跳过去,䠀水,请人背过去,还是用撑杆跳过去?由一个问题,而引发出无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太阳的光芒四射。这种指向多个方向的思维,就是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称之为DP。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中的每一种能力都与创新有关,但DP与创新的关系最为密切。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方法。它广泛存在于人的创新思维活动中,是人类创新性思维的原动力,在人的创新性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有百年历史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留下了2000多吨废料。这些废料既不能就地焚化,也不能挖坑深埋,清理装运到相距甚远的垃圾场,运费又十分昂贵。许多人眼睁睁地看着一大堆废料毫无办法。这时,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地承包了这件苦差事。他对废料进行分类利用,把废铜皮铸成纪念币,把废铅废铝做成纪念尺,把水泥碑块做成小石碑,这样一来,本来一文不值、难以处理的垃圾,顿时身价百倍,人们争相选购。2000t废料很快一抢而空。斯塔克也因此大发横财。他的发散思维帮了他的大忙。
吉尔福特还认为,与创新性思维最有关的能力有两类:发散性加工能力和转化能力。发散求异和视角转换是创新性思维的两条主要途径或两种主要方法(另外两条主要途径是想象和综合),吉尔福特的研究表明:“凡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新性思维。”发散求异和视角转换不仅具有提出和发现问题的功能,而且具有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功能;不仅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流畅、灵活,而且能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不仅能增强想象力,而且还能增强记忆力和综合力。
有一次一个汽车修理厂接待了一位带小孩的女士,小孩很调皮、好动,弄得这位女士很烦恼,于是没有等车修好就提出中止维修。
这个厂的老板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他想到,今后像这样的客户会有很多,如果都像这样,孩子一闹就不得不中止维修工作,对双方都不好。但孩子小,好动是必然的,能否让孩子稳定下来呢?于是,老板就把业务大厅分出一块,购进来一些气动玩具,布置成一个儿童娱乐室。
从此,孩子们再也不给妈妈添烦恼了。不仅如此,甚至有的孩子一到父母休息日,就闹着要到修理厂去玩。
孩子玩的时候,父母也就顺便把车修了。真是一箭双雕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