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判断的主词、宾词联系的性质,可将判断分为直言判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若它们按照不同根据还可以再分。
1.直言判断
直言判断是由主词、宾词、联词组成的,其中,主宾词的联系是无条件的。主词是判断中表示思维对象的那个概念。宾词是判断中表示关于思维对象的属性的那个概念。联词用“是”或者“不是”表示。如“扬声器不响属于电器故障”“保安员不是会计”“有些故障是维修人员误操作引起的”“有些故障不是因为驾驶不当引起的”“凡是点火电压太低就燃烧不良”“经济规律不是主观的”。
2.假言判断
假言判断是指主词与宾词的联系是依赖于一定条件的,所以也称条件判断。
假言判断由三个部分构成,即前件、后件和联系词。例如,“如果张三是共产党员,则他一定遵纪守法”,前件是理由,后件是推断,联系词是“如果……则”。
假言判断是否真实,是根据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的相互依赖关系能否成立来判别的。若前件和后件所表述的关系是真实的,与事实相符,而且也构成了假言判断的形式,假言判断本身不一定虚假,但假言判断不取决于前件和后件能否成立。例如,“如果有乌鸦在房顶上叫,就会有人死掉。”“乌鸦叫”“有人死掉”有可能都是真的,但这个判断是假的,因为在现实中不存在这种相互依赖关系。
3.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是指判断中包含几个宾词(或者几个主词),而主词和宾词的关系是选择关系。例如,三角形或是直角三角形,或是钝角三角形,或是锐角三角形。
以上说明,一个选言判断是由两个以上的选言肢构成的,有的则包括三个或更多的选言肢。选言判断的各选言肢之间用关系词“或是……或是……”联系起来。
下面来看两道例题。
1)“汽车修理厂老板是不是会修车?”这句话只是提出问题,像这种既未肯定,又未否定的思想,就不是判断。
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头脑中固有的。”这句话前半句是真的,后半句话是假的。
再来看几个笑话。
笑话一 学到老
父:“你又留级了。”
儿:“嗯。”
父:“你打算初中二年级要念几年?”
儿:“一辈子。”
父:“啊?”
儿:“‘活到老,学到老’嘛!”
这里,儿子对“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理解是荒唐可笑的。其荒唐可笑的根源在于他偷换了“学到老”中“学”这个概念。“学”是指“学习”,而那位儿子将“学”偷换为“念初中二年级”,这样一来,当然,“学到老”就被偷换为“念初中二年级念到老”这个意思了。
现在就“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本意来进行分析。假若它仅仅表达“如果活到老,那么学到老”的意思,那么,它所表达的就是一个假言判断。
但是“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如下意思:“如果活到老,那么学到老,而且只有活到老,才能学到老。”(www.xing528.com)
笑话二 不是猴儿
车主:“同志,这收费的窗口太小了,我都看不见你坐在哪里。”
会计:“你交你的钱,看我干什么?我又不是猴儿!”
如果是个猴儿,就可以让人看。
我不是猴儿,所以我不该让人看见。
这是个假言判断的否定前件式,是错误的判断形式。这位会计的语言既不美,又不合逻辑,二者加起来,就显得十分可笑。
笑话三 不会错
“同志,我的汽车发动机水箱又开锅了,这已经是第九次了。”
“就你事儿多,把节温器拆了就好了。”
“不会吧?”
“不会错。”
“同志,我记得第一次开锅,你就把节温器拆掉了。”
这里车主的“不会吧?”这个结论是通过推理得出来的:
只有节温器不拆掉的水箱,才会开锅。我的节温器已经拆掉了,所以我的水箱不会开锅。
车主运用这种判断形式把这位修理工推到了尴尬的境地。
总结:在科学技术研究中,人们在科学技术实践或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概念以后,又要应用已形成的概念,去判断客观事物的情况。因此,判断是对事物的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理性思维形式。它是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融合和渗透,对认识对象和事物及其属性进行评价的思考。
判断有两种形式。
1)是直接根据人们的感觉、知觉得到的。如看到一张石蕊试纸在某种化学溶液中变蓝,就得出判断:“这张石蕊试纸变蓝了。”这是一种由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等直接做出的判断。
2)不是直接根据人们的感觉、知觉得到的。有一定科学知识积累或掌握一定科学概念、原理的人,可以通过“这张石蕊试纸变蓝了”的判断背后,做出进一步的、也是科学的判断:“这种化学溶液呈碱性。”这一科学判断的根据是科学原理做出的科学判断:所有使石蕊试纸变蓝的化学溶液都是碱性的,那么,这种化学溶液是使石蕊试纸变蓝的化学溶液,所以是碱性的。人们不仅需要依靠感觉、知觉来做出判断,更重要的是需要全面地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的概念。有些年轻人对概念没有掌握,知识水平比较低,对同样一个科学技术实验现象会与别人做出不同的判断,甚至是错误的判断。如我们经常会遇到“同样的故障现象有不同的原因”“同样的原因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如果对这样的特殊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必然无法在实践中举一反三,会照葫芦画瓢,而误入歧途。
判断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在观察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中,根据客观事实所做出来的,是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判断是否真实,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符合事实。凡是符合实验观察事实的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人们在科学技术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是一些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和现象。只有对研究对象具备或不具备某些属性的判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否则,只能表象地、肤浅地认识事物。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它需要人们根据以往掌握的知识,用已知来判断未知。科学技术研究中判断不可能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否则,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一个共同的基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判断的标准也会发生许多变化。它既有真理性标准,也引入了人类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标准,甚至包含了社会伦理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