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在北方某城市承建了一段城市快速路的基层、路面工程,该工程路面结构设计示意图如图1.5所示。
图1.5 路面结构设计示意图(图中尺寸单位:cm)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采用活动板房自建驻地项目部,驻地生活用房建设时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理念。驻地办公用房面积考虑了下列各个部(或室)的要求:项目经理办公室、书记办公室、项目副经理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办公室(质检部、合同部、技术部、财务部、安全部等)、综合办公室、医务室、保安室、档案资料室、打印复印室……
事件二:基层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各项标准试验,包括标准击实试验、B试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结构强度试验等,其中路面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如图1.6所示。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进行基层摊铺时,出现了“梅花与砂窝”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后继续施工。
事件四:基层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其中一段800 m长的路基出现了大量裂缝和破损,该施工单位拟向路基施工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五:施工单位为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制订了《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办法》及相关试验管理制度,现部分摘录如下:
(1)工地试验室对试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原始记录和报告应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同时应有试验、计算、复核、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并加盖项目公章。
图1.6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2)工程试验、检测记录应使用签字笔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没有填写的地方应画“—”,不能留空。
(3)原始记录如果需要更改,作废数据应采用涂改液涂改,并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同时加盖更改人印章。
【问题】
1.写出图1.5中A的名称及其作用。
2.补充事件一中驻地办公用房面积考虑时缺少的部(或室)。
3.写出事件二中B试验的名称以及图1.6步骤三中C设计、步骤四中D参数的名称。
4.事件三中出现“梅花与砂窝”现象,什么是“梅花与砂窝”现象?如何治理?
5.施工单位的索赔对象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6.逐条判断事件四中《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办法》摘录内容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7.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质量检验项目主要有哪些?
【考点分析】
本题由2017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专业考试真题改编而来,主要考查道路基层材料选择与施工、试验与检验验收的程序及相关规定、组织结构形式。
【参考答案】
1.A是中央分隔带,其作用是:隔离双向交通、埋设通信管道、安装防眩设施。
2.会议室、试验室、项目总工程师办公室(物资部、计划部)。
3.B是集料的级配试验;C是生产配合比设计;D是结合料剂量。
4.“梅花与砂窝”是指摊铺时粗细集料离析,出现粗、细集料集中的现象。治理方法如下:
(1)如果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应在摊铺前进行重新搅拌,使粗细料混合均匀后摊铺。
(2)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出现粗细料集中现象,将其挖出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
5.索赔对象不恰当。路面施工单位不应该向路基施工单位索赔,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合同关系,路面施工单位应向业主索赔。
6.(1)错误。正确做法:应该加盖试验专用公章。
(2)正确。
(3)错误。正确做法:原始记录如果需要更改,作废数据应画两条水平线,并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同时加盖更改人印章。
7.检测项目主要有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率、拌和均匀性,基层压实度,7 d无侧限抗压强度。
【案例6】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平原地区一段长60.5 km的双向四车道新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该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00 km/h,全线均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高度为1~2 m。硬路肩宽3 m,中央分隔带宽2 m,单车道宽3.75 m,土路肩宽0.75 m(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面层采用AC-16沥青混凝土,全线没有加宽与超高。行车道、硬路肩、路缘带均采用相同的路面结构尺寸,路面结构设计图如图1.7所示。
图1.7 路面结构设计图(图中尺寸单位:cm)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针对基层的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了详细要求,现摘录5条技术要点如下:
(1)应在下承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层结构层;采用两层连续摊铺时,下层质量出了问题时,上层应同时处理。
(2)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3)基层施工时,项目部采用路拌法拌和,12 t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后经测量发现标高比设计低2 cm,施工人员即用新鲜石灰撒铺后再撒一层黏性土进行找平。
(4)气候炎热干燥时,碾压混合料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降低0.5%~1.5%。
(5)对水泥稳定材料,因故中断时间大于3 h时,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时分两幅进行时,纵缝应斜接。
事件二:基层施工完毕后,为了使沥青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洒布了一层油。
事件三:稀浆封层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充分的备料,包括乳化沥青、粗细集料、水、石粉和添加剂。稀浆封层混合料的乳化沥青用量应通过查阅规范确定。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加水量应根据施工摊铺和易性,由现场经验确定。
事件四:沥青混凝土摊铺时,5号运料车在运输途中,受交通事故影响被堵,沥青拌和料运达摊铺现场时温度为115℃。现场施工员及时将该车料进行了摊铺和碾压。
事件五: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部分摘录如表1.1所示。
表1.1 合同清单单价表
【问题】
1.计算路基总宽度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2.写出图1.7中交通安全设施A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各条摘录的正误,错误的请改正。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洒布的一层油是什么功能层?
5.改正事件三中错误之处。
6.事件四中,现场施工员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7.事件五中,计算该项目路面面层的合同造价。(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考点分析】
本题是道路基层与面层施工相结合的综合题,还考查了透层与封层的概念与施工。在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中,透层、粘层、上下封层在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专业考试中多次考过,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考试中也考了粘层的概念、洒布时间、使用材料的综合运用。该知识点必须掌握,会区别运用。对于一级建造师考试计算,只要掌握了相关概念,计算很简单。本题计算要掌握路基的概念、面层的概念。
【参考答案】
1.路基总宽度L=(0.75+3+2×3.75+0.75)×2+2=26.00(m)。
2.交通安全设施A为护栏。作用: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或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出路基,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同时,还具有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以及诱导视线的作用。
3.(1)正确。(www.xing528.com)
(2)错误。改正: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清理干净,并洒铺水泥净浆,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3)错误。改正:应该采用厂站集中拌和,12 t以上振动压路机或25 t以上轮胎压路机、25 t以上夯锤压实;设计标高差为2 cm,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施工。具体做法是将基层翻松,按虚铺厚度控制摊铺,再进行碾压。
(4)错误。改正:气候炎热干燥时,碾压稳定中、粗混合料,含水率应比最佳含水率提高0.5%~1.5%。
(5)错误。改正:混合料摊铺时,应保持连续。因故中断时间大于2 h时,应设置横向接缝。
4.透层。
5.稀浆封层混合料的乳化沥青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确定,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加水量应根据施工摊铺和易性由稠度试验确定。
6.不正确。理由: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应控制在120~150℃,否则应该废弃。
7.AC-16沥青混凝土面层数量为(0.75+2×3.75+3)×2×65 000=1 462 500 m2。AC-16沥青混凝土面层造价为1 462 500×78.6=114 952 500元=11 495.25(万元)。
【案例7】背景资料:某市政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新建城市快速路某标段路面工程与交通工程的施工,其中包含中央分隔带及路面排水工程。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断面设计图如图1.8所示。
图1.8 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断面设计图(图上尺寸单位:cm)
施工单位编写了中央分隔带施工组织方案,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路基施工完毕后,即可埋设横向塑料排水管;
(2)当路面底基层施工完毕后,即可开挖中央分隔带;
(3)中央分隔带应采用大型挖掘机开挖;
(4)开挖的土料不得直接堆置在已经铺好的路面结构层上,应及时运走;
(5)中央分隔带沟槽开挖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即可铺设防水层;
(6)防水层施工范围为中央分隔带开挖沟槽与路基的接触面;
(7)应合理安排以下4项工作:①回填种植土;②基层施工;③防水层施工;④护栏立柱打设。
【问题】
1.改正中央分隔带施工组织方案中的错误之处。
2.写出图1.8中“土工布A”的作用。
3.该项目中央分隔带的防水层采用什么材料制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材料?
4.写出(7)中①、②、③、④4项工作的合理先后顺序。
5.写出盲沟的作用。
【考点分析】
城市主干道与城市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下一般会建城市综合管廊,管沟开挖、支撑、回填、排防水等知识点均是重要考点。本题中的盲沟概念要掌握,在隧道工程中也将涉及。
【参考答案】
1.第(2)条应改为:路面基层施工完毕后,即可开挖中央分隔带;
第(3)条应改为:中央分隔带应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开挖;
第(6)条应改为:防水层施工范围为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路基及路面结构层(或开挖沟槽与路基、底基层、基层、面层的接触面)。
2.土工布A的作用:作为反滤层,同时使碎石盲沟与回填土隔离。
3.中央分隔带防水层采用3 cm厚M7.5水泥砂浆和土工布B,还可以采用双层防渗沥青或PVC防水板。
4.合理先后顺序:②→④→③→①。
5.盲沟是一种地下排水渠道,用以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
【案例8】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某三级公路,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12+300,路面结构形式如图1.9所示。图中(A)未采用硬化处理,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级配碎石基层结构之间设置下封层。该项目地处丘陵地区,周边环境复杂。其中K2+000~K2+600为滑坡地段,该地段多为破碎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路线在滑坡地段以挖方形式通过,经挖方卸载后进行边坡防护。
图1.9 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尺寸单位:cm)
施工单位对滑坡地段施工编制了滑坡防治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滑坡监测方案,通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并提交相关材料。
事件二:滑坡地段采用挖方卸载的防治措施,对该地段边坡釆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
事件三:施工单位对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做了如下处理:
(1)在沥青面层施工前1~2 d内,采用人工清扫方式清理级配碎石基层表面;
(2)当基层表面岀现小坑槽时,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
(3)当基层表面出现较大范围松散时,清除掉该范围内全部基层,重新铺装。
事件四:由于受到拆迁进度的制约,基层施工完后不能立即施工面层而必须临时开放交通,经过建设单位许可后,施工单位拆除临时围挡,保证附近居民正常通行。待具备施工条件时,施工单位简单处理基层后开始铺筑面层。
事件五: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会同相关资料检验人员对基层的弯沉、压实度、平整度、横坡等项目进行了实测。
【问题】
1.写出图1.9中A的名称。下封层施工宜采用什么方法施工?
2.指出事件一中对应急预案告知性备案做法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3.事件二中,边坡防护措施还有哪些?
4.逐条判断事件三中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处理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
5.事件四中的做法能否保证路面质量?简述理由。
6.补充还需实测的项目,并指出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
【考点分析】
本题由2019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专业考试真题改编而来,考查边坡防护与基层质量和保护。
【参考答案】
1.A的名称:土路肩。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
2.错误之处: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并提交相关材料。
改正: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3.边坡防护措施还有排水防治措施、水泥砂浆抹面、土工织物覆盖坡面、坡脚堆载。
4.(1)正确。
(2)错误。改正:出现小坑槽时,不得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
(3)错误。改正:出现较大范围松散时,应重新评定基层质量,必要时宜返工处理、坡脚堆载。
5.不能保证路面质量。应在开放交通前做封层进行保护,在施工面层前进行透层施工。
6.还需补充的实测项目:纵断面高程、宽度、厚度。关键项目:厚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