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是电动机械牵动梯段踏步连同栏杆扶手带一起运转,适用于有大量人流上下的公共场所,如车站、超市、商场、地铁车站等。自动扶梯可正、逆两个方向运行,可作提升及下降使用,机器停转时可作普通楼梯使用。
自动扶梯的坡道比较平缓,一般采用30°,运行速度为0.5~0.7 m/s,宽度按输送能力有单人和双人两种。机房悬挂在楼板下面。
本章小结
本章着重讲述了楼梯、室外台阶与坡道、电梯与自动扶梯三部分内容。楼梯部分除有关设计内容外,重点讲了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
1.楼梯是建筑物中重要的结构构件。它布置在楼梯间内,由楼梯段、平台和栏杆所构成。常见的楼梯平面形式有直跑梯、双跑梯、多跑梯、交叉梯、剪刀梯等。楼梯的位置应显眼,光线充足,避免交通拥挤、堵塞,同时必须满足防火要求。
2.楼梯段和平台的宽度应按人流股数确定,且应保证人流和货物的顺利通行。
楼梯段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层高确定其坡度,一般最大坡度不超过38°。梯段坡度与楼梯踏步密切相关,而踏步尺寸又与人行步距紧密相连。
3.楼梯的净高在平台部位应大于2 m,在梯段部位应大于2.2 m。在平台下设出入口时,当净高不足2 m,可采用长短跑或利用室内外地面高差将室外的踏步移到室内等办法予以解决。
4.钢筋混凝土楼梯有现浇式和预制装配式之分,现浇式楼梯可分为板式梯段和梁板式梯段两种结构形式,而梁板式梯段又有双梁布置和单梁布置之分。
5.中、小型预制构件楼梯可分为预制踏步和预制楼梯斜梁两种。预制踏步有实心三角形、空心三角形、L形和一字形踏步板等形式。预制梯梁有矩形梯梁和锯齿形梯梁,其构造方式有墙承式和梁承式两种。
6.楼梯的细部构造包括踏步面层处理、栏杆与踏步的连接方式以及扶手与栏杆的连接等。
7.室外台阶与坡道是建筑物入口处解决室内外地面高差、方便人们进出的辅助构件,其平面布置形式有单面踏步式、三面踏步式、坡道式、踏步和坡道结合式之分。构造方式又依其所采用材料而异。
8.电梯是高层建筑的主要交通工具,由轿厢、电梯井道及运载设备等三部分构成。其细部构造包括厅门的门套装修、厅门牛腿的处理、导轨撑架与井壁的固结处理等。
自动扶梯适用于有大量人流上下的公共场所。机器停转时可作普通楼梯使用。
对有关楼梯、台阶与坡道等部分的构造应着重将各种细部大样图分析清楚。
复习思考题
1.楼梯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如何?
2.常见的楼梯有哪几种形式?
3.楼梯设计的要求如何?
4.确定楼梯段宽度应以什么为依据?
5.为什么平台宽不得小于楼梯段宽度?
6.楼梯坡度如何确定?踏步高与踏步宽和行人步距的关系如何?
7.一般民用建筑的踏步高与宽的尺寸是如何限制的?当踏面宽不足最小尺寸时怎么办?
8.楼梯为什么要设栏杆?栏杆扶手的高度一般是多少?
9.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应如何确定?
10.楼梯的净高一般指什么?为保证人流和货物的顺利通行,要求楼梯净高一般是多少?
11.当建筑物底层平台下作出入口时,为增加净高,常采取哪些措施?
12.钢筋混凝土楼梯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13.预制装配式楼梯的预制踏步形式有哪几种?
14.预制装配式楼梯的构造形式有哪些?
15.楼梯踏面的做法有哪些?水磨石面层的防滑措施有哪些?
16.栏杆与踏步的构造有哪些?
17.扶手与栏杆的构造有哪些?(www.xing528.com)
18.实体栏板构造有哪些?
19.台阶与坡道的形式有哪些?
20.台阶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21.常用电梯有哪几种?
22.电梯由哪几部分组成?电梯井道的设计应满足什么要求?
23.什么条件下适宜采用自动扶梯?
实训设计作业2:楼梯构造设计
依下列条件和要求,设计某住宅的钢筋混凝土平行双跑楼梯。
1)设计条件
该住宅为3层,层高为2.9 m,楼梯间平面与剖面如图13.42所示。底层设有住宅出入口,楼梯间四壁为承重结构并具防火功能。室内外高差450 mm。
2)设计要求
①根据以上条件,设计楼梯段宽度、长度、踏步数及其高、宽尺寸。
②确定休息平台宽度。
③经济合理地选择结构支承方式。
④设计栏杆形式及尺寸。
3)图纸要求
①用一张2号图纸绘制楼梯间顶层、二层、底层平面图和剖面图,比例为1∶50。
②绘制2~3个节点大样图,比例1∶10,反映楼梯各细部构造(包括踏步、栏杆、扶手等)。
③简要说明所设计方案及其构造作法特点。
④采用铅笔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布图匀称,所有线条、材料图例等均应符合制图统一规定要求。
4)几点提示
①楼梯选现浇,楼梯段结构形式可选板式,也可选梁板式;
②栏杆可选镂空,可选实体栏板;
③底层出入口处地坪与室外有高差,门上需设雨篷;
④楼梯间外墙可开窗,也可做预制花格;
⑤平面图中均以各层地面为准表示楼梯上、下,并于上楼梯一边绘剖切线;
⑥所有未提到部分均由学生自定。
5)主要参考资料
①《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②《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 101—1987),中国计划出版社,1987。
③各地区统一标准图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