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动画片一直被称为“美术片”。《中国百科全书·电影卷》对美术片的注释是:
美术片:“一种特殊的电影。美术片是中国的名词,在世界上被统称为animation,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的总称。美术片主要运用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象(人、动物或其他物体)来表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一门综合艺术。美术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
美术片:“电影四大片种之一,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的总称。它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美术电影一般采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把一系列分解为若干环节的动作依次拍摄下来,连续放映时便在银幕上产生活动的影像。”
《辞海》对“美术”一词的解释是:“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美术”一词的解释是:“美术,①造型艺术。②专指绘画。”传统的“美术”有两种含义:一、专指绘画艺术;二、一切与造型艺术相关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装潢装帧、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摄影、装置、行为和造型等艺术。(www.xing528.com)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美术是通过造型手段创作出来的具有空间感和审美价值的艺术,而动画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使用绘画技术创造出生命运动的艺术,动画与美术有共同的特质。“美术片”的定义更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动画较之于美术存在“动”的特性,其最终载体是银幕(电影或电视),所以在“动画”后加个“片”字来形容其动态。
美术片的实验性特征符合中国动画早期的探索精神。在中国动画发展之初,动画创作人员凭借对美术的偏爱,创作了大量基于美术形式的作品,如折纸片、剪纸片和水墨片,这些对美术形式进行动态探索的动画片获得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美誉。其次,带来这个美誉的开山之作是《神笔》,这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49年成立美术片组,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中国大陆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逐渐形成了中国动画的风格,制作了《大闹天宫》《阿凡提的故事》《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经典作品(具体作品见附录1)。在所有的美术片中,有48部美术片先后在国内获奖69次;有45部美术片在国际上获奖73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探索民族特色之路时,除注意题材、立意、形象、布景外,还运用剪纸、木偶、水墨画、皮影、折纸等中国传统艺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水墨片《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在开拓新的美术片种类方面,195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瓜》;1960年,摄制了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该片5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同年,又拍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巨大成就增加了美术片的重要内涵。
随着动画形式的不断丰富,特别是计算机动画的出现,传统的动画技巧失去了作用,绘画本身的美术特性不再重要,美术片的概念结构也出现了瓦解的倾向,动画片逐渐与计算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休恩梅克的描述:“拟真是根据一种二元模式建立在客体可复制性的基础上。这种模式的典型就是电脑读取的数字编码,数字编码将所有的问题和答案、所有的现实都转换成了0和1之间的一种二元对立。”计算机数字技术所产生的3D动画,不仅可以创作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也可以虚拟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在计算机技术面前,无论是“美术形式”还是“定格拍摄”,都面临功能失效的境地。
沃尔特·迪士尼与皮克斯的首席创意官约翰·拉塞特加入迪士尼初期,提出了在“3D电脑动画的背景下创造手绘动画形象”的超前想法;美国加州大学动画专业教授珍妮·欧文在2003年青岛国际动画论坛上提出,动画的核心是“给予生命,给予灵魂”,“动”是赋予形象生命,“画”是影像。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欧美动画和日本动画的大量输入,“美术片”已经不能概括动画的内涵了。大量的动画场景都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完成制作的,出现了很多CG与真人合拍的电影,如美国的《终结者2》《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由此可以看出,动画片是在“绘画”的基础上动起来的艺术形式,也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技术,其内涵与定义在技术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了扩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