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萌芽期——视觉幻象游戏(史前至公元17世纪)
法国考古学家在1962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5000年前的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上就有野牛奔跑分析系列图,这是人类试图用笔(或石块)来捕捉动作的尝试。此外还有埃及墓画、希腊古瓶上的连续动作分解图画,等等。达·芬奇著名的黄金比例人体几何图上的四只胳膊表示的是双手上下摆动的动作。16世纪时,西方首次出现了手翻书的雏形,这和动画有相通之处。
2)探索期——动画技术和工具的革新(公元17世纪至1906年)
这一时期从记录运动影像的机械装置“魔术幻灯”开始,到1906年动画史上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短片《滑稽脸的幽默相》的诞生,前后经历了300余年的时间,历经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全过程。在这一时期,和动画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在不断完善,动画的相关理论也在逐步形成并成熟。
1640年,阿塔纳斯·珂雪发明的“魔术幻灯(magic lantern)”能够产生光影效果。17世纪末,钟安斯·桑对魔术幻灯进行了改进。他将一系列玻璃画片放置在旋转转盘上,转盘转动透射出旋转变幻的动态影像。与此同时,中国的皮影戏由法国传教士传入欧洲,因其清晰和精美的影像,而风靡整个欧洲,被称为“中国灯影”。到19世纪,人们对魔术幻灯不断进行改良:增加了活动画景、透视画、巨幅画等元素以增强视觉效果,这是现代投影机的前身。
19世纪,系统的技术和理论为动画的诞生提供了保证。1824年,彼得·罗杰在《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中首次提出了“视觉暂留”的概念,为动画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一系列动画机械装置先后被创造出来。1825年,英国人约翰·埃顿·帕里斯发明了“幻盘”,进一步验证了“视觉暂留”会产生视觉错觉的理论;1832年,比利时人约瑟夫·普拉托发明了“诡盘”,并确定了电影放映和摄制的基本原理;1834年,威廉姆·乔治·霍尔纳发明了“走马盘”,它能够按照顺序循环转动画面,人通过这种盘的细孔可观看运动影像;法国发明家皮埃尔·德斯将“走马盘”改名为“西洋镜”,“西洋镜”预示着未来电影的雏形。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运用化学的方法,将物像永久地固定下来,这就是著名的“达盖尔照相法”;1851年,克罗代、杜波斯克等人的工作室中诞生了“活动照片”,他们采用连续拍摄的方式将人物动作逐格拍摄下来,这预示着未来电影的发展方向;1876年,法国人强森发明了“转轮摄影机”,即摄影枪;1877年,动画片的创始人埃米尔·雷诺改进了霍尔纳的“走马盘”,制造了“活动视镜”;1878年,雷诺发明了使用凿孔画片带的“光学影戏机”,它能够流畅地播放序列图画组成的动态画面。
1888年,雷诺创作了《一杯可口的啤酒》,该片中,雷诺共绘制了700多张图画,画带的总长度达32米,以每秒3格的速度播放,可播放7分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电影的放映技术得到了彻底的展现;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集摄影机、放映机和洗印机于一身的超级机器——“活动电影机”。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正式公映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场电影《火车进站》。随着“摄影术”和“放映术”的最终确立,动画艺术创作的技术难题被逐一破解,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的诞生指日可待。1906年,美国的布莱克顿制作了动画短片《滑稽脸的幽默相》(如图1-1)。这部影片是世界上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被认为是动画片诞生的标志。从此,动画结束了漫长的探索时期,快速进入艺术创作的新纪元。
图1-1 《滑稽脸的幽默相》 布莱克顿/美国/1906
图1-2 《幻影集》 埃米尔·科尔/法国/1906
3)发展期——实验性动画短片的探索(1906年—1937年)
1906年至20世纪20年代,是动画的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动画完成了相关技术和艺术手法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创造模式,建立了动画产业的基础。法国人埃米尔·科尔因其对动画做出的贡献被称为“动画之父”。在1908年至1921年的13年间,科尔拍摄完成的动画短片高达250部。埃米尔·科尔的《幻影集》(如图1-2)和美国人布莱克顿的《滑稽脸上的幽默相》,皆被称为第一部手绘动画。埃米尔·科尔强调视觉表现效果,走与众不同的个人化的动画创作路线。此外,科尔是最早利用遮幕摄影的方法将动画和真人动作结合起来的先驱。
在美国,动画先驱的代表是温瑟·麦凯、麦克斯·弗莱雪、沃尔特·迪士尼等人,他们对美国动画工业的建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温瑟·麦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1905年,麦凯发表了《小尼摩游梦土》。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幽默的趣味表现、丰富的想象力和大气的空间调度成了其画作的特殊风格。他的儿子喜欢剪裁并将连载漫画制作成指翻书,这激发了麦凯的动画创作灵感。1911年,麦凯利用《小尼摩游梦土》中的漫画人物制作出他平生第一部动画,动画形象非常有趣,故事情节非常离奇。此后,麦凯又制作了《蚊子的故事》。1914年,麦凯推出《恐龙葛蒂》,这是动画电影史上一部比较著名的作品,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影片。这部影片总共包括5000多张画,画面逐格变化,镜头流畅自然,该片是他的代表作品。1918年,麦凯制作了一部动画片,名叫《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这部影片是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动画纪录片,采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悲剧性的沉船事件,既创新了新闻报道的方式,又拓展了动画取材的范围。
1915年,麦克斯·弗莱雪发明了转描机,于1916年至1929年间创作了《逃出墨水井》,该片连续制作有多集,都围绕同一个主题拍摄。麦克斯·弗莱雪和他的兄弟达夫·弗莱雪塑造的戴帽子的小丑,形象生动,趣味横生。这部系列影片是最早的也是最成功的真人动画合成作品。弗莱雪兄弟还创作了《小丑柯柯》《少女蓓娣·普波》《水手波贝》等多部作品。
另一位在动画初创时期引人瞩目的创作者是沃尔特·迪士尼。1923年,迪士尼来到好莱坞,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制片厂,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动画形象——米老鼠。《蒸汽船威利号》(如图1-3)是迪士尼第一部有声动画片。20世纪30年代初,泰尼柯勒公司发明了一种彩色电影拍摄技术。于是,沃尔特·迪士尼开始考虑拍摄彩色动画,并利用这种技术在1932年7月30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花与树》(如图1-4),这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影片。1937年,该技术被成功应用在《白雪公主》的拍摄上。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迪士尼公司通过不懈的努力,制作完成了一大批动画影片,其中不乏高质量的短片和长片,这为迪士尼公司建造动画帝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迪士尼的影响下,美国华纳、米高梅等好莱坞大制片厂也相继创立了动画工作室。(www.xing528.com)
图1-3 《蒸汽船威利号》
图1-4 《花与树》
4)成熟期——传统动画的繁荣(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动画的成熟时期。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动画作为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动画作为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准的代表作品。在这一时期,动画作为一种产业、一门艺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随着相关科技及艺术的进步,动画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迪士尼王国的建立是动画成熟的重要表现。
1937年,迪士尼推出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这部动画片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也是动画产业成熟的标志。其巨大成就不仅体现在艺术处理上,还体现在制作技术上。《白雪公主》不仅吸引了美国儿童和成人的目光,也引起了全世界观众的广泛关注。由此开始,公司的经营方针也由短片向长篇故事片转型。
迪士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作为大众的娱乐方式的美国动画的发展方向。他不断挖掘动画各个方面的表现力,建立了美国动画的鲜明风格,影响力波及整个世界。迪士尼当初以艺术为号召,同时还把动画创作与商业运作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形式下创作出来的动画被称为“商业动画”。20世纪20年代之后,迪士尼王国的动画艺术进入另一个发展高峰,美国动画的独特风格,特别是其严谨的叙事手法和精良的制作技术,是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迪士尼动画片的特点包括:以剧情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表演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符合绝大部分观众的审美品位。
自《白雪公主》起,迪士尼广泛地从经典故事中取材,把许多儿童耳熟能详的童话、寓言和民间传说改编成动画,其中包括1950年的《仙履奇缘》、1951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1959年的《睡美人》。在这段时期,迪士尼公司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一部动画电影。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迪士尼的繁盛时期。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动画的版图。战前,美国动画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制片厂制度的影响下,他们的动画娱乐性强并且价格低廉。相较之下,许多国家的动画制作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他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无力发展自己的动画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美国动画业长期以来建立的发行管理机制和制作机制,其他国家因此得到了发展动画产业的机会。
5)动画形态的分化期——数字动画和动画艺术(1982年至1995年)
以美国迪士尼动画为代表的动画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二维商业动画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动画制作人员将电脑技术应用到传统动画的制作中,提高了传统动画的画面品质,缩短了制作周期,削减了制作成本,为传统动画带来了新的生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动画界群雄并起,迪士尼公司虽然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但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迪士尼公司面临空前的挑战。
这期间,迪士尼继续推出了许多成功的作品,如《风中奇缘》。1989年,迪士尼公司推出的手绘动画片《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94年推出的《狮子王》,总票房收入超过7.5亿美元,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二维动画复兴的热潮。
尽管如此,这些影片的票房成绩和影响力都不如他们在1995年推出的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二维动画的衰落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他们随后出品的《星际宝贝》《金银岛》《熊的传说》等均告失败。2009年,《青蛙与公主》是迪士尼公司在改用计算机绘制动画片近6年后,再次使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影片,为传统二维商业动画做了一次完美的结束。2005年,经过一番努力后,迪士尼公司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由皮克斯的关键人物约翰·拉塞特担任迪士尼公司的艺术总监。从此之后,三维动画制作成为迪士尼动画的主要表现形式。
6)网络动画、新媒体动画的发展(1995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实用期,此时的电脑动画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电脑动画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电影特效中。1974年,世界第一部三维电脑动画《未来世界》发表。1977年,奥斯卡评委小组意识到电脑技术在电影视觉效果中的重要性,增设了“视觉特效”这一奖项。渐渐地,数字动画出现了“泛方向”发展。在艺术形态、创作方式、受众群体等方面,动画都与互联网新媒体平台高度契合,成为新媒体平台上内容发展的先行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动画作品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并呈现出散点化、多层次、多元化的泛化特点。
早在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动画制作技术的完善,动画就已经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并且创造了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多种价值。美国Mondo Media公司于1999年制作的Flash动画作品《快乐树的朋友们》、美国Icebox公司于2000年制作的Flash动画作品《僵尸学院》、韩国个人艺术家Kim Jae In于1999年制作的《流氓兔》系列动画、韩国VOOZ公司于2000年制作的Flash动画作品《中国娃娃》等作品通过网络平台迅速成为新媒体的时尚宠儿,被大批网友转载、传播。1998年,《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票房最高纪录,片中所表现的沉船效果全是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此外,1998年的《木乃伊》中滚滚而来的沙尘、2003年的《海底总动员》中活灵活现的玛林和多丽等场景和人物形象都离不开电脑特效。2001年,《怪物史莱克》大卖,次年获得首次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2016年,《疯狂动物城》中人物的拟真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