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日,州北崔府君[1]生日,多有献送,无盛如此。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2]生日,最为繁盛。庙在万胜门外一里许,敕赐神保观,二十三日,御前献送后苑作与书艺局[3]等处制造戏玩,如球杖、弹弓、弋射之具,鞍辔、衔勒、樊笼之类,悉皆精巧。作乐迎引至庙,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钧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太官局[4]供食,连夜二十四盏,各有节次。至二十四日,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天晓,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5]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掉刀、装鬼、砑鼓[6]、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7]不尽。殿前两幡竿,高数十丈,左则京城所,右则修内司,搭材分占,上竿呈艺解[8]。或竿尖立横上,列于其上,装神鬼,吐烟火,甚危险骇人。至夕而罢。
【注释】
[1]崔府君:宋代民间所敬奉的神。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人。其父崔让生性乐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无子,遂与其妻同往北岳祠祷祝求子。是夜,夫妻两人梦见一童子擎一盒,内盛美玉两枚让其吞食。于是崔夫人十月怀胎,生下一子,遂取名珏。崔珏幼时即神采秀美,聪敏好学。唐贞观年间,崔珏入仕。有这样的传说:崔珏“昼理阳事,夜断阴府”,死后被封为磁州土地神,并建祠祀之。“安史之乱”后,因其曾显灵于玄宗,被封为灵圣护国侯。宋仁宗时,加封为护国显应公,后改封为护国显应王。金兵南下,崔珏显圣挡驾,泥马渡康王。南宋淳熙年间改封为“真君”。随着封号升级,崔府君庙由磁州兴建至全国各地。
[2]灌口二郎:传说中的二郎神,一般认为是修都江堰的李冰之子。相传他在蜀地寻洪水祸源,勇擒孽龙,遏制水患。
[3]书艺局:翰林书艺局,是宫廷内诸司之一。
[4]太官局:是宫廷内诸司中六尚局之一的尚食局。
[5]社火: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源于古老的对于土地与火的崇拜。民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表演,因表演时常常伴有烟火,而称之为“社火”。一般诸如耍狮子、跑旱船、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打鞭子等民间歌舞娱乐活动,都可称为“社火”。(www.xing528.com)
[6]砑鼓:迓鼓。“砑”为“迓”之误。民间鼓舞。
[7]呈拽:安置,安排。
[8]呈艺解:表演各种技艺。
【释文】
农历的六月六日,城北崔府君祠逢崔府君生日,许多人去他庙里奉献供品,没有比这里更繁盛的了。六月二十四日,城西灌口二郎庙逢二郎神的生日,当日他庙里香火也非常繁盛。他的庙在距万胜门外一里多的地方。皇上御赐庙名为“神保观”。在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皇宫派人前来供奉供品。宫廷作坊和翰林书艺局等机构,制作了各种工艺品,包括球杖、弹弓、捕鸟用具、马鞍、辔头、马嚼子、铁木笼子等,都非常精致。这些东西是用乐队奏乐迎接或接引送达庙里的,庙里则在大殿前搭建露台,并设置乐棚。教坊司和军乐队进行演奏,整个过程里穿插了杂剧和舞蹈的演出。太官局负责提供饮食,提供的饮食有二十四盘或碗,有一定的规则。到了六月二十四日,凌晨的五更天便有人赶到庙里争烧头炉香,甚至有人在二十三日夜里就住到庙里,以便午夜就起来,好争个第一。到天亮的时候,宫廷的各个部门以及各阶层的老百姓都来上供烧香。庙里的露台上点起社火,杂剧和杂耍表演就在露台上进行,所献的供品,成千上万。从清晨开始,庙里就开始上演百戏,其节目包括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掉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等,应有尽有,从清晨演到天黑,还不停止。大殿前竖起两根很高的幡竿,有几十丈高。左面的那根是由京城所竖起来的,右面的那根是修内司立起来的。这两家分别出材料搭建管理,艺人们就在这两根高高的竿子上各展技艺。有的艺人在旗杆顶端固定一根横木,然后爬到那根横木上,装出神鬼的样子,口吐烟火,实在很吓人。这些表演直到天黑了才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