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设施 1986年,有采编部、借阅部、期刊部、科技服务部、历史文献部、研究辅导部、新技术应用部、图书情报学研究室、业务办公室、人保科、行政科。全馆职工人数201人。1987年3月,自治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并入该馆作为少儿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核算,对外仍挂自治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牌子。9月中旬,在86835部队、广西武警总队的配合下将南宁市人民公园红楼内34万册书刊、2000个书架搬迁到新馆。1988年,增设典藏部、读者服务部。1989年,成立人教科、保卫科和财务科,业务办公室改为办公室,全馆部门总数达16个。1994年,全馆在职职工199人。部门由16个减为15个。新技术应用部更名为声像服务部,下设计算机室;借阅部与典藏部合并;地方文献部改名历史地方文献部,对古籍和地方文献进行整合,实行保管、整理、利用“一条龙”管理;办公室改名业务办公室,原属借阅部的读者协会归并到业务办公室管理。1998年撤销期刊部,相关业务按业务流程分别并入采编部和借阅部。1999年,将音像服务部与计算机室、缩微组合并组建自动化发展部。2002年,撤销保卫科、外文部、行政科、读者服务部,成立馆藏发展部和后勤服务中心,部科室由原来的14个压缩为12个,即采编中心、借阅部、地方文献部、馆藏发展部、信息服务部、研究辅导部、自动化发展部、少儿部、办公室、人教科、财务科、后勤服务中心。2003年7月,馆舍改扩建工程动工,全馆书籍打包装箱,搬迁至馆东侧原书刊批发市场坚持开放,服务口缩减至9个。2004年11月1日新阅览大楼建成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全馆进行大规模的搬迁、藏书整理、上架工作。撤销馆藏发展部、后勤服务中心,成立期刊部、行政科,在原自动化发展部的基础上组建网络数据中心,地方文献部、信息服务部进行重组。2005年底,从业人员187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38人,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19人,馆员93人,形成了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人才队伍。
1985年7月7日,坐落于民族大道的新馆舍阅览大楼正式对外开放。1987年新馆基本书库大楼配套工程竣工,为20层典藏书库大楼。1989年,学术报告厅落成。整个馆舍建筑群由一、二、三部分组合而成,其中二分之一耸立在水面上,形成“水上有馆,馆下有水”的景观,为当时广西标志性文化设施。新馆舍落成后,原南宁市人民公园旧馆舍由自治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使用。新馆建成后,配备了电梯、自动书梯等设备,并自行设计了功能齐全的视听室,配备有电视机、监视器、放像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像机、投影仪等。1988年购入长城微机和紫金打印机各1台,开始计算机系统建设。1990年开始,配备图书防盗监测仪。1998年引进缩微翻拍、冲印设备1套,成立了广西图书馆缩微中心,开展珍贵文献的缩微工作。2004年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又新增了中央空调、闭路监控、防盗报警、电子门禁、有线电视、弱电系统防雷接地等系统,全馆计算机达200多部,并配备了高性能的网络设备、服务器、磁盘阵列、非编系统等现代化设备。
2002年10月,正式立项进行馆舍改扩建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5787万元,新建阅览大楼12195平方米,旧楼改造19381平方米,并进行给排水、电气、暖通和智能工程改造。2003年7月工程动工,2004年11月新阅览大楼建成开放。设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中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图书和外文文献开架借阅室等服务口8个。改扩建后的馆舍保留了原有的湖光楼影景致,在设计上加入了壮锦等民族元素和时代风格,主体分为3层阅览大楼和18层书库大楼两部分,在外形上宛如一艘知识之舟。改扩建后新馆舍总面积达31576平方米,阅览座位增加至1500个,信息接入点达1000个,为广西乃至中西部地区一流的现代化馆舍之一。
广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2002年)
人事制度改革 1989—2005年,先后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等一系列的改革。
1989年,全馆试行聘任制和馆长负责制。实行全员分级聘任,在聘任制的基础上,试行馆长分工负责制,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1994年,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开始对中层干部实行全面考核,原30名中层干部调整为25名,按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中层干部。1995年始,全馆制定年度管理目标,按“馆长—部门主任—组长”三级进行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逐级对应负责,并严格考核管理。实行岗位职级制,设置5个专业岗位职级。各部门依据核定的岗位、任务、人员指标,对本部门人员进行聘任,签订4年聘约。2001年,在全馆范围内对地方文献部和信息服务部主任实行竞争上岗。
2002年,该馆确定为自治区直属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单位。根据“精简、高效、科学”原则对机构和岗位进行重新评估,部门压缩至12个,岗位由240个精简至202个。实施全员竞争上岗,强化岗位责任,实施目标管理。此次改革,95%的员工参加竞岗,打破了“铁饭碗”“铁交椅”,让“能者上,庸者下”,增加了员工的竞争意识、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2005年,在考核的基础上,续聘大多数中层干部,对空缺岗位实行公开竞争上岗,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充实到中层领导岗位,中层部门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4.8岁下降为41.3岁,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梯级结构。
藏书建设 1986年,馆藏文献总量为160万册,主要为纸质文献。1987年和1998—1999年,全馆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格局调整,清点整理数十万书刊,先后剔旧25万册。至2000年,藏书总量为1720374册,2005年增至1955793册。
从1986年开始,书刊的入藏侧重于经济和法律。1988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拨款收集并复印了明万历《广西通志》和民国抄本《横县志》。1989年明确了地方文献、经济、法律、轻工业、文学、图书情报学为收藏重点,每年划拨一定的地方文献专项购置费。1995年,恢复采访委员会,严格采购审阅制度,保证重点藏书的经费。
除订购、面购外,还通过呈缴、征集、交换等方式补充藏书。199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明确该馆为全自治区指定的地方文献收藏机构。以此为契机,该馆积极与各出版单位联系,落实呈缴本制度,每年入藏呈缴本1000多册。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馆与19个省馆建立了地方版图书的交换关系,年交换文献近1000册。与贵州、重庆、中山大学等图书馆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前期刊交换补缺业务,共交换复本1000多册,大大丰富了馆藏。1994年该馆接受国内外人士、团体赠书7162册,其中包括日本菊池秀明赠送的珍本方志
《殿粤要纂》《(康熙)思明府志》和香港石景宜的赠书6000册。1997年,又接受了世界银行组织和美国亚洲基金会赠送的书刊228种683册,价值人民币10万元。2004年,通过与广西博览事务局等单位的合作,征集到了一批东盟专题文献。
注重音像资料、缩微文献、电子文献等其他载体文献的入藏。1985年,已收藏有录音带、录像带等音像资料,后来又入藏了一批CD-ROM、VCD、DVD,并专门成立了新技术应用部,进行收集、整理和服务。至1998年底,已入藏音像资料5012种11315盒,VCD1099种1316碟。20世纪80年代,开始购置缩微资料,先后通过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地图书馆购买或合作拍摄的方式入藏了162卷新中国成立前广西报纸、44卷广西地方志、660多卷特许公报的缩微胶片。1998年添置缩微翻拍、冲印设备后,又拍摄了广西地方报刊200多卷。为适应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1997年开始,订购中国学术期刊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光盘,提供网上包库查询。2003年购置2万余种方正电子书,在局域网内提供借阅服务。2005年,又对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本地镜像。至2005年底,全馆已入藏音像资料7000多种1万余盒(碟),电子书2万余种、缩微胶片1000多卷,数字资源总量达6TB。
至2005年,该馆形成了以经济、法律、文学、图书情报学为重点,以地方文献、民族文献、东盟文献为特色,学科分布合理,中文为主,外文为辅,纸质文献、音像资料、电子文献和缩微文献协调发展的藏书体系,成为全自治区文献收集、保管和利用的中心。
书刊分编 1989年,该馆完成与三大系统图书馆联合编制的外文原版期刊联合目录。1992年,自行编写了中文普通图书编目程序,按定长格式输入书名、著者、出版社等基本项目,再通过电脑输出打印卡片、书标等,改变了手工抄写、铅字印刷目录的历史,并建成最早的书目数据库。1994年,使用由自治区文化厅牵头,广西民族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发的图书馆三大系统管理软件进行新书加工工作。1995年,由于三大系统管理软件不支持CNMARC变长格式的定长文本格式,转购进LACC联合采编辑中心及ILAS编目子系统。1996年3月,ILAS编目子系统正式启动运行,组建广西图书馆采编中心,并与11个市、县图书馆签订联合编目的合作协议。2001年,与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全国图书馆编目中心广西分中心,成为广西地区业务处理中心。2004年,该馆又加入深圳地方文献采编中心,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大大加快了广西地方文献的加工速度。编目完成了向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合作化的转变。
1993年底,启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三版。为便于统一检索,1993—1995年,集中全馆力量完成了原使用《中图法》第二版A类至J类九大类的藏书及目录卡片的改编工作。1996年,采用《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WH/T0503-96)进行机读目录的编制工作,原手工改编工作停止,改用计算机进行改编处理。1998年开始订购国家图书馆新书数据进行套录。1999年,启用《中图法》第四版编目,图书文献沿用三版改编方法。
1985年前,该馆只有一套分类目录供读者使用。1985年,该馆开始检索室目录检索体系的组建,共编制目录卡3.6万多张,突击组建了读者书名目录。1986—1987年又先后完成读者著者目录和主题目录组织工作。至1988年,全馆已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目录检索系统,可提供分类、书名、著者、主题4种途径的检索,为揭示馆藏和读者利用提供了便利。1990年,新技术应用部用计算机输入音像资料目录1717条,地方文献书目1540条,开启了计算机目录与卡片目录并存的时代。1998年,随着计算机编目的发展,回溯建库的完成,计算机多途径的检索代替了手工卡片各种目标的排列,卡片目录逐步从读者服务中退出。2004年改扩建后,总目录厅取消,除采编中心保留一套公务目录外,卡片目录完全为机读目录取代。
读者服务 1986年全年发放借书证2.5万多张,接待读者近36万人次,文献流通量33万册次。1986年后,该馆放开办证,读者凭单位介绍信即可办证,当年办证人数突破2万人。20世纪90年代又取消介绍信和阅览证,简化入室手续,读者凭身份证即可入室查询和办证,深受读者欢迎。1987年书库大楼建成后,在外借处、阅览室采取开架借阅方式,开架图书达20万册,报刊1500多种,既提高了接待读者的能力,又方便了查阅,受到读者的欢迎,读者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当年接待读者488450人次,流通量达601334册次。1993—1995年间,中文图书外借、地方报刊、科技小报、外文书刊、自然科学图书外借、中文报刊也相继实现开架服务。1989年3月起,部分阅览室每天开放12小时,每周开放时间达75小时,少儿部也将每周开放时间增至36小时。1991年和1998年,又两次调整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达97小时,实现365天全年无休,为读者利用提供了极大便利。1996年1月3日正式开始对中文图书流通实行计算机管理。其后,配合流通计算机管理的需要,全部书刊均进行了计算机回溯。1998年,随着回溯工作基本完成,全馆新中国成立后文献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至改扩建装修前的2002年,全年接待读者达958089人次,平均日到馆读者2624人次,书刊流通量达804394册次。2003—2004年,由于改扩建,全馆搬迁至东侧原书刊批发市场处坚持开放。2004年11月开始搬回改扩建后馆舍,增设东盟文献阅览室,集中馆藏东盟各国文献资料,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至2005年底,全馆性整理、上架工作基本完成,全年发放借书证7274个,阅览证5532个,接待读者500447人次,外借书刊409362册次。
音像资料、缩微文献、电子文献阅览服务。早在1985年,该馆率先在广西建起了视听室,配备了电视机、放像机、影碟机、录像机、投影仪等设备,开展音像资料借阅、摄像和会议服务。仅1986年,就为读者复制、播放录音资料4500多盒、录像节目1000余小时,承办国内外学术报告会80余场。1986年视听室设计与服务项目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四等奖。由于能提供同声翻译,1989年全国贸促系统出国展览工作研讨会特选择该馆视听室为会场。1991年,购置了缩微文献阅读器2台、缩微阅读复印机1台开展缩微文献的阅读服务。1998年11月,电子阅览室正式开放,设20台电脑,每天开放12小时,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光盘阅读、数据库检索、网络信息查询、电子书阅读等服务,年平均接待读者1万多人次。2004年改扩建后,在阅览大楼一楼东侧设立了新电子阅览室,配备计算机100台,每天开放时间增加至14小时,2005年接待读者8.5万多人次。
上门服务、网上参考咨询服务。1992年成立汽车图书馆,开展送书上门服务,向企业、学校、厂矿、部队提供集体外借。1998年,汽车图书馆服务点由原来的5个发展到15个,并增加了服务次数和时间。2003年投入25万元购置1辆汽车图书馆,配备了空调和19个阅览座席,读者可以上车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至2005年,汽车图书馆已建成21个服务网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4年7月,广东、广西两省(区)开展文化合作,该馆与广东中山省立图书馆合作开展“网上联合参考咨询”,以馆藏数字资源为依托,为读者提供网上联合参考咨询和远程文献传递。2004年采用兼职方式,回复咨询1000多条。2005年改为专职负责,完成网上咨询9800条,读者满意度达86%。
2003年与自治区残联合作成立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在电子阅览室开放专门的盲人有声读物阅览专区,免费为视障人士提供上网、借阅和复制服务。定期到绿宝石儿童村、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南宁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提供送书上门服务。2005年,与《当代生活报》合作,在佳得鑫·水晶城工地建立农民工阅览室。这些服务,延伸了图书馆服务触角,有力保障了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1986年开始,主持“广西公共图书馆为星火计划服务协调网”的中心馆办公室工作,编写了《致富之路》大型丛书和《星火丛书》共11种,为养殖户提供《茶叶种植》等18种专题资料,印发了《亚热带果树栽培新法》《科学养猪文摘》等200多个专题资料。1989年编印的《全国科技小报实用技术索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十周年图书馆学、情报学二次文献优秀成果奖”。1990年,创办了以政治、经济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广西决策参考》,为自治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信息服务。1995—2005年又为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提供报刊剪辑——《经济内参》481期,因内容翔实、栏目丰富深得好评。1987年,与桂林图书馆合作编制《广西文献名录》,收集两馆所藏1950年以前广西地方书刊7000多种,对广西历史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1988—1992年间,参与编制出版《清实录广西资料索引》《广西文献资料索引》《申报广西资料索引》《广西抗战史料选编》等一系列的二次文献,对馆藏1950年以前资料进行系统的目录揭示,深受专家学者的喜爱,成为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组织各种读者活动,指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1989年起,利用视听室办起文学系列专题讲座,不定期邀请作家、诗人进行文学欣赏和创作方面的专题讲座。1990年发起并组织读者藏书交易会,吸引了1200多名读者参与,《南宁晚报》、南宁电视台等邕城媒体争相报道。1993年,成立广西首个读者社团——读者协会,当年就发展会员200多人。协会编辑出版了小报《书伴》。为配合各时期的工作,读者协会举办多次大型活动:1993年主办“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书展”;1995年举办爱国主义书画展、美中文化比较英语专题讲座,并与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联合举办读书夏令营;1999年举办插花艺术讲座、中秋音乐欣赏会等。此外,每年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全民读书月活动,该馆都配合开展征文、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读书成果展等活动,还编印科普资料、生活常识下基层服务,举办有奖问答、猜谜等趣味性活动,将汽车图书馆开到现场进行文献借阅服务和宣传。
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1988年购入长城微机和紫金打印机各1台,开启了业务工作自动化步伐。1989年配备1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基于DOS3.1操作系统和FORBASE数据库管理平台进行系统研发。1991年又购置2台微机进行编目系统的研发。1992年,自行编写了中文普通图书编目程序,期刊部购置1台COMPAQ计算机。1993年购置5台长城终端,建立了以1台运行XENIX操作系统的COMPAQ386计算机为中心的小型多用户主机——终端系统,并使用图书馆三大系统管理软件进行期刊书目数据的录入和报刊订购。1994年11月,计算机室成立,统一了全馆计算机的管理。1995年,购进深圳图书馆研发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并与广西计算中心合作建设计算机自动化系统,随后流通、采编、连续出版物管理、参考咨询等主要业务环节先后使用ILAS5.0系统,标志着全馆业务由手工向自动化处理的转变,开启了自动化建设的新阶段。1996年,为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需要,该馆申请到33万元计算机专款,添置了IBM PC SERER 320服务器、富士通牌计算机等一批设备进行网络和服务器的升级改造,将原有的多用户主机终端网络模式升级为多用户主机终端网络和局域网并行的结构,并通过电话拨号的方式实现了与兄弟图书馆的互联互通。1998年,租用电信64KDDN专线联入互联网,并申请固定IP,注册域名www.gxlib.org.cn,在网站开通了书目查询、该馆信息等栏目服务,成为广西较早接入互联网的图书馆之一。年内还开通电子阅览室,购置2台大恒光盘塔服务器,引进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系统。2001年,全馆服务器增至9台,并进行光纤布线,对网络进行升级,主干网速从10M升级为100M光纤,并将电信DDN专线升级为128K。2002年,互联网专线升级为2M,并购置500GB的磁盘阵列,建立了卫星接收系统,成为首批加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2003年,完成ILAS5.0到ILASⅡ2.0系统的升级。2004年借改扩建之机,全馆设置了1000个网络信息接入点,下设9个分支结点,骨干交换机采用华为3COM Quidway S3526E,功能上划分了5个虚拟子网,增加防火墙,提升整个网络的安全性能,网络对外出口也升级到10M。2005年,又购置2台联想R520服务器和3TB光纤磁盘阵列。至此,该馆已初步搭建了较完备的网络化、数字化服务平台。
1990年开始以音像资料和广西地方文献为着力点,进行书目数据库建设,当年就录入音像数据1717条,地方文献书目数据1540条,为建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3年期刊率先使用三大系统软件进行书目数据的录入。1995年,使用ILAS开始大规模的书目数据录入和回溯建库工作。1996年,依据财产登记本和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数据进行套录,完成了1975—1987年入藏中文图书数据的套录工作,共套录数据137814条,确保流通系统的正常运作。1997—1999年,进行1987—1997年、1949—1975年回溯数据套录工作。4年共完成回溯建库数据22万条。1998—1999年,还采用丹诚DT1000对音像资料和古籍进行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使用ILAS5.0建设了广西文献索引库、科技小报索引库等题录数据库,基本实现了书目数据的全覆盖,为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对数字资源的需求,2000年,该馆购买易宝北信TRS全文管理发布软件进行图文资源库的建设。2000 —2005年,先后用TRS建立了太平天国、广西名人、广西地方志、中央领导人在广西、广西少数民族等资源库。2002—2005年,使用中数创新CDI CM内容管理软件建立了广西地方戏剧、广西音乐、广西名人、广西文物专题资源库。至2005年,自建资源总量近200GB。
知识工程 1994年“知识工程”在自治区全面实施。从策划到实施,该馆投入大量人力,有9名专家进入工作班子,参与起草实施方案等筹备工作,该馆馆长兼任自治区“知识工程”办公室副主任。1994年6月1日该馆承办举行“广西知识工程”新闻发布会暨捐赠仪式。当年,该馆组织读者参与“读书、图书、图书馆知识竞赛”,并配合自治区“知识工程”办公室拍摄了《不该被冷落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出路》《“知识工程”在实施》等专题片。1995年后,该馆承担了自治区“知识工程”办公室日常工作,围绕“读书、建馆、服务、农村”四大目标,组织了一系列活动。1995年参与百本好书征文;1996年组织参与“百日优质服务竞赛”;1997年组织参与农业科普知识竞赛、广西乡镇图书馆评估标准的制定工作;1998年派专家组成评估组进行乡镇图书馆评估,承办高校校园读书演讲比赛和“全国知识工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书海竞舟”读者读书活动竞赛中获二等奖;1999年承办乡镇图书馆管理员师资培训班等。广西“知识工程”实施以来,该馆抽调近千人次参加各种宣传推广活动和业务指导工作,有力保障了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因工作突出,在历年广西“知识工程”评选活动中均被评为先进单位。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2002年4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7月底,广西图书馆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正式签订广西分中心试点建设协议。该馆将文化共享工程与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相结合,利用馆舍改扩建的有利时机,按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的要求购置了相关设备。同年,广西分中心完成首批共享工程基层点试点建设工作,为基层点安装服务器、卫星接收系统、“共享工程”资源等,并定期举行分中心和基层点工作人员技术培训班。至2005年底,共建设各级分中心和基层点77个,其中市级分中心7个,县级分中心19个,乡镇等基层点51个。
根据国家中心资源建设总体框架并结合广西实际,按“文化动态、文化概况、艺术长廊、文化旅游、名人风采、民族风情、农村科苑、广西文化品牌的框架”进行资源建设,确定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2004年,开始构建广西民族民俗研究资料中心、东南亚研究资料中心、广西特色文献资料中心三大数据库群,充实和丰富分中心数字资源建设内涵,使之与该馆三大特色馆藏一起形成配套的资源规模和体系。至2005年,广西图书馆已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文献库,包括广西文物库、广西游记库、广西戏曲、广西地方志、民族风情、学会论文数据库、政策法规、农村科苑等全文多媒体库近200GB。其中有音视频300多部、数据3.5万多条、图片1.5万多幅;通过互联网、卫星、镜像、移动存储、光盘复制等多种形式提供服务。
研究及辅导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选送干部参加各种图书馆学研究班,培养图书馆学理论研究骨干,并举办图书馆科学研讨会,有计划地编撰各种著述。1994年,有4人撰写的2篇论文被第62届国际图联会议征文评为优秀论文,其中1篇被推荐到国际图联。1995年至2003年,连续举办7届广西图书馆科学讨论会,累计收到征文300多篇。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全馆有300多篇(部)论文、著作公开发表。有多项成果被广西图书馆学会、广西社科联、广西科协或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为了加强人才培养力度,1986年和2003年、2004年,先后分5批选派了9人到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进修学习。2005年开始,每年从青年职工中选派2人参加图书馆学研究生班学习。
进行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应用。1988—1991年,与北京图书馆共同完成“广西图书害虫调查与防治的研究”课题;1991年建成用于进行冷冻杀虫保护图书的10立方米容积的冻库,开始分期分批对馆藏古籍进行冷冻杀虫,有效地保护了古籍;与广西农学院共同进行广西图书主要害虫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的研究;与广西高校图工委、自治区科技图书馆等单位共同承担“广西文献资源布局调查及应用研究”科研课题(该项目获广西科技情报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参与广西科技文献信息数据资源与服务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培养全自治区性图书馆学人才。分别与广西图书馆学会、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图书馆学系函授专修班,广西图书情报中专函授学校,图书馆学大专班,图书馆学专升本函授班,每年均不定期举办各种短期业务培训班和专题培训班。
为发挥省馆的协作协调作用,组织各种全自治区业务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多次承办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1989年,与广西高校工委、广西科技图书馆、广西党校图书馆等共同发起成立“广西情报协作网”,就藏书建设、采访工作、资源共享进行协作协调。1993年,倡议并筹备组织了全自治区书刊采访研究会,为采访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场所;与桂林图书馆合办全自治区公共图书馆辅导工作交流会,就业务辅导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1998年起,发起并承办两届广西地方文献征集研讨会,组织全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就地方出版物的收集整理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协作协调,先后有30多所图书馆参加协作网工作,合作征集文献逾千种。
根据业务辅导区的划分,该馆负责南宁、北海、玉林、百色、钦州、防城港、崇左等桂南片区。通过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选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专职下乡巡回辅导,进行各种专题业务指导,年辅导天数达120天以上,同时深入调查辅导区内各馆的情况,认真收集各馆业务工作数据,撰写了数十篇调查研究报告,提高了辅导区内各馆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对外交流 1985年至2005年,先后有新加坡、日本、德国、美国、越南、澳大利亚、泰国、朝鲜、英国等十余个国家的领导、专家学者到该馆进行访问交流。该馆也曾派员赴美国、苏联、韩国等国进行业务访问交流。澳大利亚、瑞士、德国、美国驻华使领馆都不定期向该馆赠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
机构设施 1986年,设行政办公室、书目参考部、采编部、阅览部、研究辅导部、保管部共6个部室,按照“三结合”原则为各部室配备人员。全馆职工人数96人。有副研究馆员3名、馆员25名、会计师1名、助理馆员26名。成立桂林市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班办公室,创建桂林图书情报中等专业函授学校。1987年底以前,该馆隶属自治区文化厅直接管理,馆长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任命。1988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该馆划归桂林市文化局直接管理,其自治区(省)馆规格不变,级别定为县处级单位,业务工作仍接受自治区文化厅领导,梧州市、梧州地区、柳州市、柳州地区、桂林市、桂林地区、河池地区等4个地区3个自治区辖市为该馆的业务辅导区,事业编制95人。1990年安新北路新馆舍落成,榕湖北路馆舍保留,形成安新本部、榕湖分部两处馆舍,安新本部主要是行政及业务办公,提供主要业务服务,文献资料收藏完整,为各类读者提供阅览、科技服务、参考咨询、研究辅导等服务,设有政工秘书科、业务办公室、采编部、期刊部、科技情报服务部、历史文献部、外文部、研究辅导部;分部主要提供书刊外借、阅览辅导等服务,设有阅览部、图书情报中等专业函授学校。1990年人员编制由95名调整到120名。1991年5月安新北路馆舍正式开放。在编人员为114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0人,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5人,馆员31人,助理馆员34人。1992年人员编制由120名调整到130名。1993年安新本部增设读者服务部,榕湖分部增设少年儿童部。1997年原读者服务部改为行政科,并增设数据制作部。1997年5月,挂牌“文献信息检索查新中心”,开始科技查新业务。2002年,撤地改市后,辅导区更改为:来宾市、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市、贺州市和梧州市。2003年期刊部改为报刊部,阅览部改为借阅部,政工科改为人事教育科,科技情报服务部改为科技信息部。2004年12月,少年儿童部改为桂林少年儿童图书馆,隶属广西桂林图书馆管理。至2005年底,有馆领导2人,从业人员130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1人,副研究馆员18人,馆员54人,助理馆员44人。桂林市图书馆学会办公室、桂林市图书读者协会办公室设在该馆。(www.xing528.com)
1988年10月,为解决馆舍陈旧、拥挤问题,国家、自治区和桂林市共同投资1100多万元在桂林市安新北路新建馆舍1.1万多平方米,1990年落成。新馆舍呈北斗星座形,主楼四层,由品字形的三部分组成,三部分中间用透明圆厅结合为一体,结构新颖大方,美观实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1990年馆舍搬迁,除阅览部外,全馆所有部室迁至安新北路新馆舍。1991年5月,新馆舍全面对外开放。自此,该馆分安新本部和榕湖分部两部分,总面积达16879平方米,馆舍有了根本改善,服务设施与服务功能有很大的改进与扩展。2004年2月,桂林市政府将“改造桂林图书馆,将桂林图书馆榕湖分部调整为专为少儿服务的图书馆”作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2005年7月8日,榕湖分部经改造调整后正式对外开放。改扩建后,全馆占地面积24.1亩,馆舍建筑1.76万平方米,其中安新本部占地15.1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分部占地9亩,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分部外貌保持原有建筑风格,内部进行了全面装修,除保留的成人书刊借阅部分外,少儿图书馆使用面积为2200多平方米,增设少儿图书采编室、少儿书刊外借处、幼儿阅览活动室、电子文献阅览室、少儿书库、少儿多媒体报告厅等少儿服务场所。
该馆的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按年定期拨给。1986年有年经费39.3万元,年经费基本逐年递增,至2005年为739万元,比1985年增长18.8倍。该馆自1991年开展自动化建设以来,现代化设备逐步添加,至2005年,已配备计算机、磁盘阵列、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扫描仪、投影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空调等设备。
藏书建设 一直以来,该馆根据本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采集补充馆藏,形成了门类齐全、新旧并蓄、地方特色浓厚、重点突出的综合性藏书体系。1986年馆藏总量达到128万册,1991年,新馆舍建成开放后,馆藏总量为151.8万余册。至2005年底,馆藏总量2090831册(件)。地方文献征集补充了资源的不足,199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确定了该馆为广西出版物呈缴本接受单位。1985年征集补充广西地方文献635种996册,其中包括(清)罗表绘制的《桂林山水》(画集)。1986年收集到稀见本《粤璞》、唐景菘手稿、陈继昌手迹《双节堂庸训》、黄华表遗藏的第一批赠书等。1987年征集有黄华表遗藏的第二批赠书、容县族谱等。20世纪90年代陆续获得专家学者藏书捐赠,征集到一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2001年获政府专款购买中国台湾中华书局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1440册等。
2003年,该馆与自治区、桂林市残联合作,建立残疾人盲文有声读物图书室,订购一批VCD、CD光盘、磁带及《盲人月刊》。至2005年底,盲文文献总藏量981种3334册(件)。2005年10月29日,与美国明德图书馆基金会合作建立广西首家英文图书馆——桂林明德英文图书馆。美国明德图书馆基金会捐赠了价值3.5万美金的原版英文读物及原版VCD资料8000余册(件),内容涉及文学、科普、历史等,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并逐年增补原版书刊。
读者服务 借阅服务。1986年,馆舍在榕湖北路。全年开放311天,办理借书证8713张,接待到馆读者134964人次,使用书刊、资料266068册次。1988年因开始建设新馆,全馆全年开放302天,到馆读者108521人次,使用书刊、资料193017册次。1990年下半年至1991年上半年,因搬迁馆舍,开馆受到影响,接待读者86960人,借阅书刊155855册次。1991年5月30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仅下半年就办理借书证2000张,接待读者141880人次,借阅书刊文献801179册次。1991年新馆舍建成开放后,重新开放少年儿童阅览室,全馆设有图书、报刊、工具书、历史文献、外文、期刊等阅览室11个,有1124个阅览座位,有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外文、期刊、少儿等6个书刊外借处,配有缩微阅读器、视听设备、图书防盗、复印机、电子计算机等设备。1997年,因业务发展,在榕湖分部设立电子文献阅览室。2003年,为满足读者需求,在安新本部增设电子阅览室。同年,在外文部建立残疾人盲文有声读物图书室,配备了VCD机、收录机、盲人电脑等设备。2005年,榕湖分部改造后,增设低幼阅览室,分部各借阅处书刊实行全开架式借阅。在各借阅处添置了空调、饮水机和阅览桌椅,并在全馆主要的阅览室增加了空调,将书目查询全部更换为电脑查询,方便了读者,改善读者借阅环境。为进一步方便读者,提高文献利用率,从1985年始开展馆外图书流通点服务,建有流通点2个,后逐年增加。流通点根据读者需要,认真配书,定期送书上门,截至2005年建有包括社区、幼儿园、学校、部队等图书馆、室及乡镇文化站的馆外图书流通点12个。1998年,根据文化厅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全年开放。常年提供预约借书、电话续借、资料代查、集体外借等服务,年接待读者55万余人次(其中少儿读者10万余人次),借阅书刊300余万册次。
读者活动。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性读者活动、读书活动50余次,其中包括讲座、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读书成果巡回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活动,参加群众约5万余人次。为更好地引导广大读者多读书、读好书,1988年,成立了桂林市图书读者协会,会员200多名,由一名业务副馆长担任会长,吸纳社会上爱好读书、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士担任学会副理事,由专人负责学会日常工作。桂林市图书读者协会以“读书、交流、成才”的宗旨,坚持每年组织读者开展各类大型读书活动10余次;每月定期开展以文学欣赏、时事讨论、人物研究等内容的读书交流活动两次以上;不定期邀请相关行业知名专家就热门作家作品欣赏、英语学习、地方文化介绍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每季度编辑印制内部交流刊物《书友》;不定期举办“会员成果展”。各种活动增强了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力求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读书、求知的学习氛围。
信息服务。每年开发馆藏文献资源编制书目、索引等二、三次文献80余种,解答各种咨询2万余项次(含书面咨询、课题调研),为自治区内外单位和读者从事科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商品营销、修史编志、著书立说、文艺创作、城市改造、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等提供有效服务。1987年起逢遇编史修志高峰,该馆为自治区内外编史修志人员提供了大量资料,2002年被评为广西修志工作先进集体。1997年3月,该馆经广西科委考核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技成果检索查新机构,当年查新项目为28项。至2005年,增至国内查新433项,国际查新9项,9年累计查新2000多项,直接为桂林市以及广西经济建设提供深层次服务。2004年7月,参加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牵头开展的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提升了参考咨询服务层面。1999年,该馆被人事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12月,被全国“知识工程”活动领导小组评为“读者喜爱的图书馆”。
信息化建设 该馆的信息化建设始于1991年。采用《文化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在UNIX环境中,采用主机/终端多用户方式,建立中文图书采购、编目和连续出版物3个子系统。1992年3月14日,第一期自动化集成系统全面开通,建立中文图书采购、编目和连续出版物3个子系统,开始中文书刊的自动化采编工作和数据库建设。同年引进北京图书馆的《中国国家机读目录》和《中文现期报刊机读目录》,并制定《广西桂林图书馆集成自动化管理系统工作手册》。6月,正式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目和管理工作。1993年自动化系统全面投入运行,系统由2.10版升至4.00版,开始对新到馆报刊进行记到工作,连续出版物管理实现了自动化。1995年11月10日,开通了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联接的远程检索终端,并购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建立多媒体电子文献阅览系统。同年该馆ILAS系统升至5.00版,硬件存储容量扩展至3千兆,微机发展到586服务器,数量发展到16台计算机、18台终端,服务功能由数据库建设、文字编辑扩展到为读者提供馆藏文献资料和联机检索、进行电子文献阅读等。1996年,成功开通ILAS的流通、参考咨询子系统,在采、编、参、流等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覆盖全馆各业务部门。自建书目和题录数据8个,可联接3个国家级信息系统,购置一批重要的数据光盘。1997年8月,采用北京南辰电脑公司的智能多媒体全文检索系统(Internet版)制作全文数据库。1997年11月,建成以网络交换机为中心、Pro 6/200等服务器为硬件支撑、Windows NT 4.0为网络软件平台的交换式以太内域网(Intranet)。将Windows、Unix、Dos、Novell等操作系统和网络以及光盘塔联系起来,通过网络实现了馆内不同操作系统建立起来的书目题录数据、全文数据和数据光盘的相互调用。通过使用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64Kbps)专线实现了与中国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联结。向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申请注册的域名为“gll-gx.org.cn”,建立本馆主页,网址是:www.gll-gx.org.cn。上网资源主要由数据库、浏览板块和网络链接三大部分组成,图书馆内域网上的用户可以对Internet信息进行浏览和查询,基本形成了集数据制作、检索服务和计算机培训于一体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1998年,建立代理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建成人事管理系统和业务档案管理系统。2000年,申报自治区科技厅项目“多媒体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此项目增加了该馆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手段。新建“中国旅游资源”“广西高考招生”和“图书情报学术论文”3个全文数据库。2001年,成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成员之一。承担《广西旅游》数据库建设。在全国文献缩微中心统一部署下,开始了馆藏民国图书的调查工作,并建立了“民国图书回溯数据库”。ILAS系统由微机多用户模式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升级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2002年,新添硬件防火墙和网络版杀毒软件,互联网接入带宽由原来的1M升至10M,开展电子邮件咨询服务。2003年,新增3.8T磁盘阵列和一批服务器、网络设备,购置万方数据等大型数据库镜像。2004年,把信息化建设与“共享工程”相结合,调整了网络结构,ILAS系统数据库升级ILAS II,新建5个数据库。2005年,实现报刊记到、书库典藏自动化,安装新版财政预算软件和盲文阅览室有声软件,安新本部和榕湖分部新添读者向导触摸屏。
1998年,计算机网络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7月,网站被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优秀文化网站。2001年,在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的广西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知识竞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和单项一、二、三名的成绩,并代表广西公共图书馆参加全国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知识竞赛。
知识工程 1994年4月成立由桂林市文化局、市总工会、市团委、市妇联、市科委、市教育局、广播电视局、桂林日报社、广西桂林图书馆等为成员的桂林市“知识工程”协调小组及“知识工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广西桂林图书馆,负责开展日常工作。1997年领导机构进行调整,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市文化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的“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增补阳朔县、临桂县及五城区有关领导为市“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广西桂林图书馆,馆长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1994年至2005年期间,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的现场采访、新闻报道、热线咨询、电台直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其中,1994年5月桂林电视台拍摄三集系列专题片《知识工程巡礼》在电视台播放,编印“广西桂林图书馆简介”“‘知识工程’就是您的工程”“图书馆是您终身的伴侣”“你、我、他都关心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的困惑”等宣传资料。同年11月18日,在该馆85周年馆庆之日举行桂林市“知识工程”首次捐赠仪式,广西民航局、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等220个单位和个人向“知识工程”捐款9.2万元,捐书3370册和打印机等一批实物。每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期间,举办“知识工程”宣传一条街活动,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图书馆咨询、签名售书、有奖猜谜、板报展示、电视播放、科技服务、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图书馆和“知识工程”。
举办各种读书活动。1995年举办百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在馆内设置“百本好书”专柜和专栏,开展“百本好书”阅览辅导专题报告会和以少儿为对象的“奇奇姐姐讲故事”及“读好书、颂祖国”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有奖猜谜”等活动,收到征文108篇。1997年组队参加自治区农业科普知识竞赛活动,获二等奖。1998年举办农民读书成果巡回展、选派选手参加自治区农民读书演讲比赛和读书成果报告会等。1999年,与桂林市少年宫共同承办第2届少年儿童“祖国在我心中”书画摄影展,获组织奖。2002年开始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各种文化下乡服务活动。
1997年8月开展“知识下乡”,建设乡镇图书馆活动。至2000年10月底,桂林市乡镇全部建立了图书馆(室)。为在更大范围内吸引广大农民读好书、用好书,2001年组建、扶持了33个村图书室。为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每年抽派业务骨干到桂林市各县、乡镇图书馆(室)以及文化站进行现场辅导、人员培训工作,不定期举办乡(镇)图书馆管理员基础业务培训班。为巩固乡镇图书馆建设,对乡镇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其中,2000年对桂林市12县5城区申报等级的乡镇图书馆进行抽查、复核,评出二级馆9个,三级馆43个,共52个上等级的乡镇图书馆。在此基础上,2001年再次开展乡镇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评出二级馆4个,三级馆20个。为充实县镇图书馆藏书,不定期举办桂林市“知识工程”捐书、捐款活动。
自1994年起在自治区“知识工程”开展的活动中多次获组织奖。1996年参加全自治区“百日优质图书馆竞赛”,获“优质图书馆”称号。1997年获电脑网络建设奖,并被评为“知识工程”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参加自治区乡镇图书馆管理员业务知识竞赛获团体一等奖。2005年参加自治区图书馆服务效果评选,该馆的《搭建科普平台 探索网络科普新路子——广西科普信息资源数据库及窗口技术开发项目建议及效果》获一等奖,《力创服务品牌 深化开展信息服务——广西桂林图书馆科技查新服务品牌建设及连动效果》获二等奖,《服务弱势群体 照亮精神世界——广西桂林图书馆盲文有声读物图书馆服务效果》获三等奖。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从2001年9月开始进行调研、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技术准备,2002年1月开始启动“共享工程”建设,6月被文化部确定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建设单位。同年购置了防火墙、网络防病毒软件、服务器和硬盘等计算机设备,提高了计算机系统服务能力和网络安全性,扩大了信息资源存贮空间。将安新本部互联网接入宽带,由原来的1M DDN专线提高到10M光纤,榕湖分部的互联网接入宽带,由原来的512K ADSI专线提高到2M,改善网络信息传输环境,达到了省级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将榕湖分部电子阅览室确定为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场所,配备电脑30台,先后为柳州市图书馆、灵川县图书馆、灵川县九屋镇文化站、柳江县穿山镇图书馆安装“共享工程”系统资源和卫星接收系统,实现了国家中心、省级中心与基层中心的互联和共享,成为广西第一批建立的市、县和乡镇级“共享工程”基层中心。
2003年1月,建立中广电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实现通过卫星快速接收多媒体信息的功能。在安新本部组建新的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20台,至此,电子阅览室共配备电脑50台。4月,馆长徐欣禄成为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该馆成为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组织机构成员。
2004年,重新更新文化共享工程卫星接收卡、驱动及接收软件,卫星速率从2M升级到4M。截至2005年12月,资源存贮空间达7T,用于存放国家中心和卫星投放资源,为基层中心开放数据资源交换口,并提供数据下载服务。
2005年4月,联合柳州市图书馆、南宁市图书馆建成“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验型元数据共享平台”,正式对外开放,实现省、市级中心资源的平台检索。
截至2005年12月,建成文化共享工程各级分中心42个,其中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2个,县级支中心5个,乡镇及社区服务点34个。各基层中心通过办培训班、下载相关信息、开放电子阅览室、流动播放科教影片等形式开展服务,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使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增强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农民朋友们通过各基层中心,学习到电脑技术,查阅、浏览各类农业、科技、文化信息,检索下载文献资料,在网络游戏、娱乐休闲的同时自建信息网页,加强农村对外的宣传与交流。建成基于国家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全文数据库15个,其中包括景区(景点)、作品、名人、事件、场馆、农业技术、农业品种、科普、行业新闻、电影、文化民俗和土特产品等子库,数据资源累计量为115GB,其中数据17818条,图片93080幅,视频音频823部,资源形式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数据基于XML标准,每条数据都按元数据标准进行标引和著录,读者可以从题名、作者、主题等方面进行跨库检索。利用这些数据,组建成广西桂林图书馆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资源网页的文化动态、文化设施、文化旅游、广西科普、艺苑荟萃、人物世界、文物博览等专题板块,解决广西文化共享工程数据资源的检索利用问题。
科普工作 从1991年起开展为“星火计划”服务,通过编印实用技术资料、播放录像、信息发布会、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同时主动向厂矿企业提供文献资料。1992年与桂林市政协、科委、情报所等单位组成“农科教结合服务队”,至1996年每年到农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服务。
1998年起,作为桂林市科普联成员单位参加桂林市组织的“三下乡”等各种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板报、有奖问答、科技书刊阅览、散发科普资料、举办专题讲座、计算机现场检索、播放视频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科普知识。为充分发挥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少儿图书馆日”“少儿科技日”科技征文比赛、读书知识竞赛、小学生科技小报比赛、青少年绿色网络活动月、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等青少年科普活动。2003年3月至6月,与桂林市科技局、桂林电信分公司联合举办桂林电信“宽带通”杯Flash科普动画制作大赛,作品以广西本土特有的地形地貌、河流、海洋、动植物及习性知识及其他科学知识、身边的各种电信知识等科普知识为内容。大赛期间,举办Flash动画制作知识讲座,在网站上专门开设Flash制作知识栏目,介绍Flash基础知识、制作技巧和方法。活动得到桂林市8家高校及社会青年的响应和参与,获得一批原创优秀Flash科普作品。与桂林市科技局共同建设“桂林科普平台”,并于6月13日正式开通,尝试利用现代科技,探索科普平台新路子。2003年4月至2004年7月,承担自治区科技厅项目“广西科普信息资源数据库及窗口技术开发”,截至项目建设完成,资源总量达到50G。2005年参与科技厅项目“科普资源数字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子项目“数字化科普平台建设——广西桂林图书馆科普网建设”课题建设,资源累计总量达60G,探索资源个性化检索。与广西科学活动中心等联合举办“广西青少年网络科普作品大赛”活动,共收到作品407个,内容涉及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活百科、环保科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2000年11月,被命名为桂林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3年被命名为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连年被评为桂林市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广西科普工作先进单位。
业务辅导 充分发挥省级馆的作用,每年业务巡回辅导不少于120天。通过巡回辅导、解答书面电话咨询、编印资料、参加图书馆业务评估等方式下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帮助解决业务工作中的问题,积极做好辅导区的业务辅导工作。1980年起开办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桂林函授站,1985年起开办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桂林分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班以及广西桂林图书情报中专函校,其中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桂林函授站成为自治区唯一设点招生单位,形成了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的教学培训,学员来自广西各市县,为基层图书馆培养了专业人才,为全自治区输送了大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每年开办乡镇图书馆管理员培训班、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培训班、县市图书馆管理员培训班等各类图书馆专业人员培训班4~5期。成立于1979年的桂林图书馆学会,有会员360余人,由桂林图书馆研究辅导部负责学会秘书组各项日常工作,每年组织开展2~3次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举行1~2次专题讲座,专家包括中外图书馆界的知名学者;组织参加全国、区域性的各种学术年会、研讨会和参观交流等活动,开展和组织专家进行图书馆业务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编辑、出版《桂图园地(双月刊)》和《桂林市图书馆学会优秀论文集》;负责收集图书情报专业文献资料及建立图书情报全文数据库,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设施 创建于1985年3月,位于南宁市人民公园内,系利用广西图书馆旧址兴建。分为人民公园主馆和民族大道分馆,馆舍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是对全自治区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省级少年儿童公共图书馆。1986年1月19日正式成立,结束了广西没有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历史。开馆初期,只开放阅览服务,设立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3个服务窗口。1986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始对外发放借书证,开展图书外借业务。1986年底全馆工作人员25人,内设采编部、借阅部、期刊部、辅导部、办公室。1987年3月并入自治区图书馆作为少儿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核算,对外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少年儿童图书馆。1994年10月自治区政府拨专款对馆舍进行翻修。1996年6月1日重新开放,全馆工作人员21人,设借阅、期刊、辅导、汽车图书馆4个小组,年内重新调整藏书布局,服务窗口由4个增加到8个。共设有阅览座位200多个。1997年由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负责该馆全面工作。2005年,从业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内设借阅组、汽图辅导组2个小组。
藏书建设 1985年筹备建馆时,有藏书3万册,多为比较陈旧和过时的教辅书。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分别捐赠了9000多册和1000多册连环画,充实了馆藏。1986年藏书增至6.2万多册。为提高藏书质量,制定采访细则,主要采集中国少年儿童优秀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名著、低幼读物、连环画、普及读物、思想品德行为修养读物,对幼儿、中小学及有关教育学方面的文献、工具书、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少年儿童报刊、地方出版的少年儿童书刊也进行重点入藏。全部藏书以图书为主,期刊、报纸为辅。购书经费的比例为:图书占50%~52%,低幼读物、连环画占15%~17%,报刊占33%。至2005年底,该馆拥有藏书24万多册,其中中文图书20万册,报刊1100多种,连环画1万多册,并购置有方正少儿电子图书。
业务规范化、自动化建设 1985年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编图书,制定了分类、编目、读者工作细则以及各阅览室、借阅室、书库的规章制度。根据小读者熟悉汉语拼音、读者的索书习惯、馆藏实际等因素,编制《连环画分类标准》,解决了连环画分类的困难。为保证藏书的完整性,设立读者目录、公务目录2套卡片目录。1992年,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第一版编目,馆藏文献的标引和著录更规范化、标准化。
1996年6月,配备一台386康柏主机和6台长城GW220终端,采用深圳图书馆ILAS系统软件,实现了图书流通自动化管理。后来又增加5台终端,陆续开通采访、编目、连续出版物子系统,全馆业务基本实现自动化。2005年8月,全馆有计算机8台(含2台服务器)、无盘工作站4台、针式打印机3台、16口交换机1台,完成图书回溯建库书目数据2.4万余条,完成过刊回溯建库3000余条,并启动了“广西少年儿童图书馆网站”的建设。
读者服务 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通过开架服务、免证阅览、代借代还、代查资料、课题服务、预约借阅、电话续借、上门服务等,不断延伸和深化读者服务工作。1989年,开放时间延长至每周36小时。1996年馆舍翻修重新开放后,按书刊形式开放了图书开架借阅室、低幼阅览活动室、教师参考室、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典藏图书阅览室、过刊阅览室、过报阅览室8个服务窗口。为吸引广大少年儿童利用图书馆,在一楼大厅设立有宣传专栏,内容涉及新书推荐、图书馆知识、读书方法、科普知识、历史知识、名人读书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阵地办证年均700多个,年接待读者7万余人次,外借人数近5万人次,图书外借约7万册次。
开展送书上门、送活动上门、集体外借、帮助建立图书室等服务方式。1989年,该馆与南宁市46所中小学校建立了“馆校联络网”,帮助学校建立图书馆,为学校图书馆进行业务辅导,到学校开展讲革命故事、阅读辅导、读书活动等。1995年购置汽车图书馆,并成立专门小组,每周定期到中小学校服务,10年时间服务了100多个单位。南宁市的盲聋哑学校、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绿宝石儿童村,都是该馆重要的图书流通服务点,还与广西少管所、广西强制戒毒所、广西第一劳教所、广西女子劳教所等单位签订了服务协议,建立“警民共建图书流通服务点”,定期送去图书、期刊,并通过“读好书、写感想、帮与教”“励志读书会”“科普、科技图书展览”等活动,帮助教育和引导失足青少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0年,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举办“大手拉小手”主题活动,由自治区科协牵头,该馆代表广西图书馆学会与南宁市第二中学、第四职业高中、星湖小学、江南小学签订“馆校协作协议”,该馆定期组织专家到学校进行科技讲座,开展科普读书活动;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参观、学习,开展阅读活动。这项活动的举办,让学生学会读书,培养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学以致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该馆被南宁市教委和学校推选为“南宁市新城区社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1998年,响应全国少工委倡导发起“雏鹰行动”,该馆牵线搭桥,促成南宁市五一路小学与都安瑶族自治县五竹乡中心小学、南宁市中山路北段小学与平果县黎明乡蟠桃小学、南宁市衡阳路小学与隆林县蛇场中心小学结成友好学校,并达成“献爱心、手拉手共建图书室”的决议,为3所贫困山区小学建立了“红领巾图书室”。还为大新县雷平镇中心小学、邕宁县良庆镇平乐中心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元宝村整朵小学各捐赠了1000~2000册图书和价值几百元的学习用具,为孩子们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还先后帮助建立了6个边远地区少儿图书室。
读书活动 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世界读书日,组织和举办读书征文、绘画、讲故事、朗诵、书画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读书活动。
为使读者熟悉馆藏,学会怎样查寻图书,对读者开办了“怎样利用图书馆”讲座,向读者介绍各阅览室的作用及藏书、图书的分类、排架等知识。保留项目“故事大王学习班”,十几年来培养出一批故事大王,在全国多次获得大奖,还为南宁市的中小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小主持人。暑假期间的“书法绘画学习班”,让小读者通过学习书法,写古诗词、读古诗词,培养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与广西木偶剧团联合举办的“庆祝六一儿童节”专题演出,近万名小朋友观看表演。“我是党的好孩子”庆七一活动,近千名小学生通过回答党的知识、戴红领巾、系鞋带、搬运图书等竞技活动,既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又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增强少儿的集体意识。支持北京申奥“百名儿童现场书画大赛”,带动了小选手的父母、家人来到图书馆。除此之外,还举办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如“伟人毛泽东、邓小平像章图片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图片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图片展”“东盟知识图片展”等,男女老少读者同参观,教育面非常广泛。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艺活动也是每年“六一”必开展的项目,猜谜语、知识迷宫、模具拼装、七巧板拼图、折纸、夹球赛跑、抢板凳等,使小朋友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智。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密切了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该馆兼全自治区少年儿童读书活动办公室,20年来一直为全自治区少年儿童大型读书活动设计方案、筹措经费、精选图书,进行宣传发动、阅读指导、组织竞赛、表彰奖励等工作。自治区文化厅和教委等九厅局主办、该馆承办的“广西首届‘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智力竞赛”吸引了数万中小学生参加。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教委的领导莅临总决赛及颁奖大会,广西电视台专门作全程实况转播。1991年开展全自治区“红领巾读书读报征文比赛”。1993年组织“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3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毛泽东”“雷锋”专题故事会共37场,听众达3万多人次。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举办以“爱我中华、发奋读书、做四有新人”为主题的庆“六一”迎回归系列活动。1999—2000年,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南宁市“少年科技博览杯”科幻·科普故事创作暨演讲比赛和广西“少年科技博览杯”科幻、科普故事创作暨讲故事比赛,全自治区有200多所学校8.7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江苏、河南、甘肃、广东、湖南、贵州等10个省17所学校的60多名学生也慕名投稿,还与接力出版社、小博士报联合举办’99澳门回归知识竞赛,全自治区30多个市县1.4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竞赛。2001年与上海长甲集团联合举办“聪尔壮杯——祖国,我想对你说心里话”征文大赛。2003年开始,在南宁市中小学校开展“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比赛等。还与多所学校联合举办“校园读书节”,创新校园文化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