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全自治区电影发行放映行业继续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三级核算、共负盈亏”的财务统管体制,自治区公司是总核算单位,负责综合汇缴和下拨款额,平衡自治区全行业的收支,即所谓的“抽肥补瘦”大锅饭政策。
1987年1月起,全自治区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实行三级管理,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市(地)、县电影公司的财务下放同级人民政府领导管理,盈亏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广西电影发行放映业务实行“双重领导,三级核算,各自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三级电影公司均成为自主经营、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自治区电影公司只担负在业务上和技术上对全自治区电影发行放映行业进行指导职责。
1993年,执行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自治区电影公司在国产影片方面自购拷贝,自营发行,自负盈亏;外国影片仍是代理中影公司发行,按中影要求或按承包或按分成比例提取发行费用,实际逐步取消对老、少、边省份的发行补贴。1993年至1999年,自治区电影公司在35毫米影片经营方面对各地、市电影公司实行“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额全留、欠收自补”发行大包干责任制。由于影片节目供应关系的改变,自治区电影公司所承担的影片节目拷贝费用开支急剧增加,各级电影公司和放映单位却因为放映收入的下降,上缴大包干金额逐步下降,且逐年大幅度地拖欠应缴包干款。至2000年,全自治区电影发行收入拖欠上缴款高达3000多万元,造成购买影片资金出现困难,只能减少影片的购买和供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影片的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致使一些影院铤而走险,转而放映非法及不健康的走私影片,整个行业出现空前危机。农村16毫米影片方面,从1993年起,16毫米拷贝(不论新旧)的发行收入不再上缴自治区公司,由自治区公司经营下放给地市公司经营。为平稳过渡,自治区公司从自有资金中拿出200多万元对地市公司购买16毫米拷贝给予一次性启动经费补贴。1998年成立16毫米农村电影服务中心,为各县农村电影放映单位订购节目拷贝,同时管理国家资助广西的16毫米影片拷贝,对放映单位进行租借运寄等业务工作。
1999年3月18日,自治区电影公司和南宁市电影公司联合组建南宁电影经营部,在南宁市实现自治区、市两级统一经营、统一策划、统一排片、统一操作电影发行业务。2002年,广西电影公司与南宁市等8家电影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广西新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经营广西区域的电影发行业务。
经营方式
广西国产影片自购拷贝经营 从1993年开始,国产影片由各省级电影公司与制片单位洽购自主发行。1993年、1994年两年自治区电影公司共洽购35毫米影片207部,订购拷贝近600个。1997年购买影片节目由1996年的152个减少到118个。
单片承包 实行于1990年至2000年之间,即电影公司与电影院进行放映收入定额承包经营形式。一般是在指定时间内,电影院缴纳约定的承包金后可得到某部影片的放映经营权。
单片买断发行 相对全国发行的影片常态经营方式而言,实行于1995年至2005年之间,电影发行公司对一部影片在某个地区经营实行版权买断,不用承担全国经营范围的版权经费。
分账大片 1995年,中国电影公司以电影分账的形式引进《真实的谎言》《红番区》等10部美国票房收入排位较高的故事片,对国内电影院进行放映供片,当年广西放映8部,共放映场次7876场,观众159.3万人次,票房收入1539.7万元。后来市场预测较好的国产故事片制片方也采取这种分账形式对其影片进行发行。1996年,中国电影公司以签约形式对南宁民族影城、中华电影院、星湖电影院、实验电影院、柳州市工人电影院、人民电影院、桂林市工人电影院、桂林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等9家电影院提供分账影片首轮放映资格。1996年,中国电影公司及厂家对广西提供分账影片节目30个。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及厂家对广西提供分账影片节目20个。
竞标独家放映 广西起于中国电影公司引进影片《泰坦尼克号》在南宁市放映。1998年3月17日,自治区电影公司召开了南宁市实验、嘉禾、中华、民族、星湖、江南、民生等7家专业电影院参加的南宁市电影院独家放映权竞标会,最终实验电影院以33万元标价夺得广西南宁独家首轮上映的放映权。在首轮放映中实验电影院票房收入240万元,排全国首轮影院票房收入第15位。该影片在全广西共放2763场,观众43.6万人次,放映收入714万元,创下广西单片放映收入纪录。
院线制供片 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根据国际电影发行惯例在中国实行的新的供片形式。电影院放映进口分账影片的最基本要求:安装并使用计算机售票系统。1999年,广西16家影院与中国电影公司签约,正式成为中华院线成员。2002年广西成立自己的院线——广西新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然后有广东珠江电影院线、北京万达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在广西进行跨省影片发行经营。至2005年全自治区共有19家电影院加入院线发行放映联盟。(www.xing528.com)
二级电影市场 在实行院线供片制度后,一部分影院由于达不到加入院线的标准,而成为二级电影市场。这部分电影院以经营国产复映影片为主,因此放映经营效益都不好。至2005年,全自治区二级电影市场有电影院233家,其中多数已经停映。
南宁电影经营部 1999年3月至2002年底,由自治区电影公司和南宁市电影公司共同组建,其目的为减少中间发行环节,规范市场管理。主要是在南宁市将自治区、南宁市两级电影公司的7家电影院实现统一经营、统一策划、统一排片、统一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经营效益。
经营效益
从1986年开始,发行收入逐年上升,1991年到达顶峰,全自治区发行收入超过4000万元,以后逐年下降,到2003年,全自治区只有600多万元。
一个放映单位只要放映,就有放映收入即票房收入,票房收入的45%左右划归发行收入,即所谓的“分账”。过去的分账比例留成 ,根据各地的贫富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差别很大,如南宁市只有10%左右,而百色地区达到50%以上,地区对县级公司的分账比例亦如此,即所谓的“抽肥补瘦”办法。
1999年实行院线制后,深圳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在广西的分成结算办法:影片的总票房收入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和税费后,净票房收入按比例分配,进口分账影片院线方49%,影院方51%;国产分账影片院线方48%,影院方52%。
北京万达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在广西的分成结算办法:影片的总票房收入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和税费后,净票房收入按比例分配,进口分账影片院线方49%,影院方51%;国产分账影片院线方46%,影院方54%。
广东珠江电影院线在广西的分成结算办法:影片的总票房收入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和税费后,净票房收入按比例分配,进口分账影片院线方52%,影院方48%;其他分账影片院线方50%,影院方50%。
广西电影发行收入基本情况(1987—200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