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影制片厂
广西电影制片厂为全国16家电影故事片厂之一,隶属自治区文化厅。1996年6月划归自治区广播电视局(今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管理。
1986年有职工397人,当年完成8部故事片,超额3部完成了国家交给的影片生产任务。
1987年,在激烈的电影竞争中,完成了7部故事片,还投产了4部跨年度影片,与港商合拍第一部影片《长城大决战》。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优异成绩,成为全国故事片厂的后起之秀。
1988年,在全国电影战线商业片泛滥的情况下,仍然拍摄了一批优秀影片。在中国影坛,初步形成了一个众所公认、经济上进入良性循环、艺术上不断推出“巨片”的“广影现象”。
1989年,贯彻“强化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制片方针,推出历史巨片《百色起义》,被列为全国4部国庆献礼片榜首。
1990年,拍摄了6部故事片。10月投入拍摄史诗性大型彩色故事片《周恩来》,被广播电影电视部列为向建党7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
1991年,完成拍摄8部故事片,还拍摄了6部20集电视剧。《周恩来》在全国放映后引起轰动,仅在广西发行3个月, 就上映1万多场,观众达601.7万人次。获第15届百花奖和第12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1992年拍摄故事片12部(包括跨年度通过的影片)。
1993年至1994年,制片厂进行机构调整,尝试拍片承包机制,自行发行影片拷贝,实行以电影为主,电视为辅,多种经营为补的治厂方针。1993年拍摄电影6部(包括跨年度通过的影片),筹拍电视剧10部。多种经营项目10多个。
1995年,加快内部机制改革,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途径,扩大电影制片自主权,实行自产自销。影片生产自筹资金,电影产品直接进入流通渠道。年内自筹资金生产故事影片5部(其中1部合作),发行销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有职工421人。
1996年6月,广西电影制片厂由隶属于自治区文化厅改为隶属于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机构和人员不变。年内,该厂坚持电影生产为主,电视生产为补,多种经营为辅的方针,加快改革步伐,实行劳动工时管理制度,加强厂内人员、器材对外输出的统一管理,保护和发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电影市场滑坡的形势下,努力开拓新路子,开始直接面对市场,保持了电影生产的平稳发展。全年筹集资金3400多万元,拍摄制作故事片《长征》(上、下集)等影片。
1997年《长征》(上、下集)出品,在全国电影市场全面滑坡的严峻形势下,该片的营销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导致广西电影制片厂在经济上陷入困境,负债累累,难以独立制片。
199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制作完成故事片《一个都不能少》。年内,该片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1999年至2005年,广西电影制片厂与民营影视公司和其他电影机构合作拍摄《我的父亲母亲》等6部影片。这些影片虽然有的获得了全国电影奖甚至世界电影奖,但基本上不是该厂自主投入摄制的。广西电影创作不再是由广西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格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影公司
1986年称广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设办公室、电影发行科、放映管理科、宣传科、技术科、片管科、行政科、财务科、器材科、机修车间、配音科、实验电影院、广西电影技工学校等业务科室及下属单位,拥有员工208人。
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贯彻“开发农村电影市场,改造城市电影院”的发展战略。为解决广大农民看到看好电影的问题,积极鼓励和帮助农民发展电影队和建设售票放映点,多渠道筹集资金,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开发农村电影市场。到1988年底,全自治区农村电影队发展到6000多个,售票放映点发展到8000多个,并逐步向“三个过渡”(从小机到大机过渡,从站着看到坐着看过渡,从室外向室内过渡)目标推进。此项工作走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前列。1997年3月,为进一步激活农村电影市场,首次举办农民电影节,还分别在横县、玉林石南镇和大化瑶族自治县设置中心会场。1998年成立16毫米农村电影服务中心,为农村放映单位代购节目拷贝,通过开展“影企联姻,送电影下乡”的形式,与日化用品及烟草等企业合作,为农民免费放映数千场电影。
对城市电影院的经营管理及改造,着力抓好硬件与软件的提升。一方面为电影院安装空调、立体声设备,改善观影条件,并把单一型观影功能改造为多功能电影院;另一方面常态化开展优质放映、优质服务、优质宣传、优异成绩的“四优”电影院评比活动,促进服务质量全面提高。1988年有南宁市中华电影院、柳州市工人电影院年票房收入突破100万元。1989年11月至1991年,柳州市5家专业电影院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实现了冷暖空调化、项目多功能化、服务规范化,被誉为当时全国中小城市影院改造的典范。1991年,柳州市人民电影院和南宁市民族电影院两家各投资1000万元以上建设的多功能电影院相继建成开业。1991年,票房收入超百万元的影院达到8家,全自治区放映收入也达到最高的9652万元。至1992年底,全自治区县城以上专业电影院安装空调的已达50多家,安装立体声设备的达20家。
1993年以后,随着广电部《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全国电影行业机制改革全面展开,地处老、少、边、山、穷省区的广西失去了政策优惠待遇,公司的电影发行收入和资金周转顿感困难,不得不减少影片节目和拷贝数量的投入,这对已经开始萎缩的城乡电影市场造成更大的损害。
1998年,公司对内部机构进行改革调整,保留办公室、电影经营部、财务部、实验电影院、新竹电影院、电影学校、电影印刷厂;人事科改为劳资人事部,行政科改为物业管理部,市场管理科改为市场管理部,配音技术科改为配音技术部,新成立劳动服务公司。(www.xing528.com)
1998年3月,公司加大影片发行及改革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首次在南宁7家影院对进口大片《泰坦尼克号》实行招标,结果实验电影院以33万元夺得独家首映权。为配合该片放映,联手广西文化稽查总队在全自治区查获该片走私拷贝6部。
1999年3月,公司和南宁市电影公司联合组建南宁电影经营部,实现了自治区、市两级公司在市区的影院统一策划、统一排片、统一待遇、统一操作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属全国首创。
2002年,公司与南宁市、桂林市、河池地区、北海市、玉林市、玉州区、南宁地区等8家电影公司,共同作为股东出资组建广西新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院线方式经营广西区域的电影发行业务。
2002年2月26日,广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更名为广西电影公司。
2005年,广西电影公司设电影经营部、物业部、财务部、办公室等4个业务科室,拥有实验电影院、新竹电影院2个电影经营实体, 在册员工(不含离退人员)113人。
市(地区)、县电影公司
市级公司负责本辖区影片发行业务,同时拥有自己的电影院经营放映,地区公司代理自治区电影公司负责向辖区内各县(市)发行影片,县级公司负责向乡镇影院及农村放映队发行影片,同时拥有县城影院经营放映业务;两级公司均根据不同的地域情况及业务状况提取一定的发行留成维持发行业务及管理成本。
1986年,县级公司其业务仍为管理本县电影管理站及农村电影放映队。乡镇电影站除搞好自身的放映,也协助县公司管理所辖的农村电影队。其时全自治区有农村电影队达7000多个,在全国属较多的省、自治区。
1993年全国电影行业机制改革全面展开,在发行收入上普遍推行“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额全留、欠收自补”的大包干制,逐步取消了各市、县公司的发行留成比例。
1995年,中国电影公司首次引进实行票房收入分账大片,并直接向效益好的城市影院发行,原按计划供片方式难以为继。上、下级公司矛盾开始产生,同时出现层层拖欠大量片租现象。
在此之前,行业内严格按计划供片,即中国电影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地、市公司—放映单位—县公司—放映单位。绝不允许越界发行。其发行收益也按固定比例分配。
2002年初实行院线制发行影片后,市、县公司已彻底告别发行业务,亦无发行收入留成,仅靠自身的放映收入及其他经营活动所得维持生存及运转。
2005年,部分市、县公司名存实亡。
院 线
由电影院与影片发行公司直接组成的发行放映联盟,它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以减少发行中间环节。1999年,广西16家影院与中国电影公司签约,成为中华院线成员。2002年,广西成立自己的院线——广西新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新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1月28日成立,代理广西电影公司在广西的全部电影发行经营业务。注册资金504万元。公司设电影经营部、影片资源部、财务部、总经理室及桂林分公司、玉林分公司6部门,有员工25人。2004年5月,广西新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参与组建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有限公司,公司原签约影院全部成为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院线)签约成员,公司代理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在广西的电影发行业务。
广东珠江电影院线 广西境内经营电影发行的跨省院线公司。总部设在广州。2002年5月,柳州文化艺术中心加入广东珠江电影院线。2004年1月,广西南宁红五星影业有限责任公司(红星电影城)加盟该院线。至2005年,广东珠江电影院线有广西加盟电影院5家。
深圳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境内经营电影发行的跨省院线公司。总部设在深圳。2004年5月成立,广西新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参与了该公司的组建。公司作为跨省院线进入广西经营,2005年广西有加盟电影院12家。
北京万达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广西境内经营电影发行的跨省院线公司。总部设在北京。2005年3月发展南宁万达影城有限公司为院线成员。
南宁为了明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国产影片专营公司,2005年成立,注册资金50万元,职工10人。曾代理发行的国产影片有《郑培民》《为了明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