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仪的时代来临了-秦朝史:秦国惠文王赏识张仪,封其为相

张仪的时代来临了-秦朝史:秦国惠文王赏识张仪,封其为相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事之后,秦惠文王对张仪更加亲近,而公孙衍则备受冷落,张仪的时代来临了。秦惠文王将此事交给张仪全权处理,并不过多干涉。张仪背负任务而来,自然不肯懈怠,见了魏惠王一番寒暄过后,便切入正题。魏国献上郡与少梁的消息传到秦国,秦惠文王惊喜万分,对张仪更加赏识了。张仪从魏国归来,秦惠文王亲自迎接,并封其为相,这可是莫大的荣誉。

张仪的时代来临了-秦朝史:秦国惠文王赏识张仪,封其为相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即位之初,秦惠文王在旧贵族的怂恿下,将商鞅车裂。商鞅死后,秦惠文王重用公孙衍。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主张联合诸国共同抗秦。不过,这都是在其背叛秦国,投奔魏国之后的事情,此时的公孙衍对秦国还未有二心。

秦惠文王将公孙衍任命为大良造,与其一同谋划攻打魏国、夺取河西之地事宜。这年是秦惠文王五年(前333)。

公孙衍领兵往自己的老家气势汹汹而去,魏军不能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只好投降。魏国将阴晋割让给秦国,秦国自然乐意。阴晋乃河西重镇,秦以此为依托,攻打魏国夺取河西便轻而易举了。河西一旦落入秦国手中,向东扩张,觊觎中原的梦想也就指日可待了。

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公孙衍再次领兵攻打魏国,魏国倾其兵力,不过八万余士卒。在与秦军作战中,竟有一半被杀,主帅龙贾被俘。魏军群龙无首,一击即溃,秦军顷刻便取得了胜利。

没有招架之力的魏国再次求和,代价是全部的河西之地。至此,河西之地终于再回秦国,秦国打开了通往中原的门户,距离梦想渐行渐近。

此时的公孙衍可谓意气风发,秦国内外对他莫不刮目相看。但是,这样的成就没有满足公孙衍那颗贪婪的心,他想要得到更多来填充自己无尽的贪婪,而这些是秦惠文王无法满足的。

就是在割让了河西之地的这一年,魏惠王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与秦国硬碰硬地单打独斗,取胜的可能性是非常渺茫的,非常时期只有采取非常之道。他得知公孙衍贪婪爱财,便以重金贿赂,收为己用。

公孙衍既然收了好处,自然要替人办事。这日,公孙衍来见秦惠文王,对他说,现下秦国、魏国交好,不用担心有后顾之忧,可以趁此时机进攻别的国家,若能够得西戎之地便可了却一桩心事。

秦惠文王对公孙衍信任有加,哪里会想到公孙衍包藏祸心,纵使心中隐隐觉得不妥,也没有断然拒绝。一心沉浸在建功立业之中的秦惠文王自然也希望能够扩张领地,对于公孙衍的建议他是有心动的,但是这个时候,张仪站了出来,敲醒了头脑发热的秦惠文王,也拆穿了魏惠王与公孙衍的阴谋诡计。(www.xing528.com)

张仪认为,秦国与魏国虽然修好,但是果真要寄托于这样的关系必然是要吃大亏的。魏国四面受敌,内忧外患,正是秦国攻打魏国的好时机。相反,若是向西攻打西戎,魏国稍得喘息,难免会乘人之危,这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听了张仪一番高论,秦惠文王如梦初醒,差点酿成大错。此事之后,秦惠文王对张仪更加亲近,而公孙衍则备受冷落,张仪的时代来临了。

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张仪领兵攻战魏国蒲阳,蒲阳被攻下,而张仪却做了一个让众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他向秦惠文王进言,将蒲阳归还魏国,同时公子繇入魏国为质子。秦惠文王将此事交给张仪全权处理,并不过多干涉。

秦国凯旋,却又是赔地又是送质子,这样的做法对于秦国来说,简直就是大大的屈辱,但是,从张仪的长远之策来看,要放长线钓大鱼就必须付出一些代价。

张仪背负任务而来,自然不肯懈怠,见了魏惠王一番寒暄过后,便切入正题。张仪滔滔不绝,满口的大道理,让魏惠王被张仪牵着鼻子走却不自知。

心动的魏王,试探着向张仪询问当如何报答秦王的厚恩。张仪心中早有应对,便娓娓道来:秦王喜好土地,投其所好,给予一部分土地,秦王定然会喜不胜收,日后合力征讨其他诸侯国,魏国的好处自然更是少不了。

魏惠王心中七上八下,对于土地他是吝啬的,但是若真能如张仪所说,与强秦结好,共夺其他诸侯国的土地,那时候的收获恐怕是难以丈量了。况且,此时若不应允了张仪,秦国一怒而天下憾,后果更为严重。这样想着,魏惠王便将上郡与少梁两地献给了秦国。

魏国献上郡与少梁的消息传到秦国,秦惠文王惊喜万分,对张仪更加赏识了。张仪从魏国归来,秦惠文王亲自迎接,并封其为相,这可是莫大的荣誉。秦国相位一直空缺,秦惠文王今日将张仪推到这样的位置上,真是令张仪受宠若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