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春秋时代的中原地区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虽然期间也会发生一些小的战斗,但总的来说,这段时期的主题还是和平。究其原因,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悬念。毕竟,经过那么久的你争我夺,再大的骆驼都会有瘦到比马小的一天。因此,为恢复各自的实力,各国都期盼着和平的到来。
当时晋国的赵武、郑国的子产都提出了这种看法,只是苦于没有人来组织,因此常常沦为空论。宋国有一个叫作向戌的大臣,他和赵武的关系向来不错,因此当他得知赵武有这种想法时,立即产生了将这个想法化为实际的动力。
想要让战乱的时代获得平静,一个一个国家去奔走游说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很小的,彼此的猜疑难以让如此多的国家达成一致的看法,向戌深知这点。
当时的大国有秦、晋、楚、齐四个,若能让它们先点头,其他小国也就没有叫嚣的理由了。因此,向戌先来到晋国,和赵武一起说服时任晋国国君的晋平公。向戌的首次出手便成功收场,第一个国家点头了。之后,向戌又来到楚国,楚国见晋国点头,也就接受了向戌的游说。
晋、楚都答应了,接下来就剩下齐国和秦国了。向戌亲自来到了齐国,向齐景公说起了他的和平想法。令向戌兴奋的是,齐景公也毫不犹豫地点头了。接下来,只剩下秦国了。为尽早结束这项工程,向戌派人快马加鞭前往秦国,向秦景公提出他的看法。
秦景公收到了宋国的弭兵请求,而后又听说晋、楚、齐三大国都答应了,心想自己当然也不好孤立于外,因此也就答应了。
秦景公三十一年(前546),弭兵会盟于宋国召开。
会盟途中,楚国的子木代替楚康王对主持人向戌提出了一个要求,即要求晋国的盟国朝拜楚国,楚国的盟国朝拜晋国。向戌向晋国的赵武传达了子木的意思,赵武觉得这事有点不妥。因为晋国的盟国中有齐国,而楚国的盟国中有秦国,而齐、秦两国是和晋、楚并列的大国,要让这两个国家屈尊于晋、楚,只怕人家不愿意。向戌觉得此言有理,便去请教楚康王。康王也是明理之人,最后决定除掉齐、秦两国,让其他的小国都朝拜晋、楚两个大国。
达成一致后,会盟便顺利达到了停战的目的。向戌圆满弭兵是一个众望所归的结果,无论是各诸侯王,还是各国的平民百姓,都为有这样一个短暂的和平时代而感到庆幸。同时,它作为春秋时代临近结束的一个大事件,表明了由于春秋时候缺乏一个可以独大的国家,因此难以形成统一局面的因果关系。而难以统一就意味着和平的持续只能是短暂的,因此向戌弭兵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行为。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总算是平静一点了。秦景公也深感欣慰,因为自己总算可以不用那么忙于外国的事了。既然外面的事不忙了,就要想想国家内部的事了。这时,秦景公想到了他的弟弟。(www.xing528.com)
秦景公有个亲弟弟,名鍼。秦桓公在世时非常疼爱这个小儿子,因此鍼的权势甚重,自然会引起秦景公的猜忌。
秦景公有一条非常心爱的猛犬,谁知鍼也喜欢。鍼希望哥哥能将这条猛犬送给自己。秦景公本来对鍼就多有猜忌,没想到鍼竟然明目张胆地索要自己最心爱的宠物,这令景公更加不高兴,因此拒绝了鍼。鍼提出要用百两黄金来买景公的这条狗。这话一出,景公更气了,认为这是在赤裸裸地侮辱自己。这次他理都不理鍼,留下这个弟弟在那里为哥哥的绝情而莫名其妙。
景公的母亲懂得儿子的心思,她担心鍼会出事,因此立即对鍼说出了景公的想法,让鍼找个时机逃出国去。鍼这才恍然大悟,慌张之下只得出奔晋国。鍼出奔晋国其实也在向秦景公明确自己的态度:我无意争夺秦君之位。
鍼来到晋国后,以大礼赠送晋平公。晋平公见这个秦国公子那么慷慨,高兴地接受了他。但是晋国的叔齐看到之后,却认为鍼必定不会久留,同时认为鍼不会久留的还有一个赵武。叔齐只是偷偷跟晋平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这个赵武则当面问鍼何时会归秦。
鍼不爱拐弯抹角,他坦白自己是担心被秦君放逐,所以出奔到晋国,待到秦国换了新君,也便是自己回国的时候了。
赵武见鍼如此坦然,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深谈的人,于是接着问他对秦景公的看法。鍼诚实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他认为秦景公这人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道。赵武接着问:既然无道,那么秦国会灭亡吗?鍼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得体,他认为一个国君无道并不会造成国家灭亡,只有连续多代国君无道,国家才有灭亡的可能。
那么,秦君会死吗?赵武继续问道。对于这个问题,鍼做了一个预测,认为秦景公活不过五年。世上总有如此巧合的事,不出鍼所料,四年以后,也就是秦景公四十年(前537),景公便去世了,鍼也于当年回到了秦国。
秦景公死后,历史的中心从中原往东南方向移动了。对于继承秦景公的秦哀公来说,他和东方国家的情分,似乎比和中原国家还来得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