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父虽然重新让秦武公回到了王位,却从来都不甘心将权力交回到他的手里。秦武公明面上敬畏他们三分,暗中却计划着将他们除掉。
秦武公三年(前695),秦武公在华阳宫准备了三年,终于能和三父正面叫板了。机会一来,秦武公就不再忍让了,这一年,三父为他们的自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秦武公诛灭他们的理由是:你们杀死了我年幼的弟弟。弑君之罪足以使三父死十遍,而只有一条生命的三父,因此拉上了他们的族人陪葬。
三父已死,武公随即将他的眼光往外放出,先后征服了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分支,将这些少数民族初步控制在秦国的版图下,使秦国的势力在武公年间达到了关中渭水流域。虽然这种征服在戎人的反复无常下难以实现它的实际意义,但它为秦国的权威建立了初步的基础,这是秦武公即位年间最出色的功绩。
当然,武公并非一个单纯的用武之人。在政治上,武公初设县制,成为秦国地方管理制度的雏形,为秦国日后对广大领土的管理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
秦武公的功绩得到了世人的认同。二十年后(前678),秦武公带着这些功绩找他的祖先报告去了。代武公来管理这个国度的是武公的一个弟弟,和武公一样,其名字在历史的传承下已经丢失了,而他的谥号代表了和武公相反的另一种性格,我们把他称为秦德公。
秦德公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开始了他的迁都计划。占卜过后,秦德公将新国都确定在平阳的正北方,名字叫作雍城。(www.xing528.com)
秦德公迁都之后,开始了他雷厉风行的政治改革,秦国在此期间得到了飞速发展。此外,秦德公还在历法上首次加入了“入伏”这个概念。农历六月,中国气候进入全年最热的时刻,秦德公为解决在这期间容易受热致病的问题,提出了入伏的概念,令百姓在这个时候要想办法避暑消热,以免得病。从此,伏天的概念在整个中国土地上得到了重视,秦德公的见识也在这件事上得到展现。
历史再次为秦国提供了一个贤明的君主,可惜还没坐够两年王位的秦德公就向世人做出了他的告别仪式。
秦宪公的两个儿子,以一武一德扬名于秦国。在这两位君王统治期间,秦国的力量踏上了另一个更高的阶梯,国力大增的结果就是为秦国争取到了一定的诸侯势力前来依附。历史记载,在秦德公年间,两个小诸侯国梁国和芮国前来朝见秦德公。
梁国和芮国依附秦国的事件是秦国在秦德公年间实力大增的铁证。有了这种依附,意味着秦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这无疑是日后秦穆公实现其霸业的现实基础。此外,在国力发展的同时,武、德二位君王所做出的政治改革也成了秦国日后数百年的政治制度雏形。由此看来,武、德二公在继承的路子上做出了又一个值得秦后人学习的榜样。
秦德公死后,继其位的是秦宣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