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国海关的管理思路转变为不再完全依赖实货监管模式,而是由企及物,逐渐将货物监管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加大了对企业财务、物流等信息流的监管力度。2008年在世界海关组织《全球贸易安全和便利化标准框架》的倡导下,各国海关积极推行AEO 制度,通过对企业内控机制、信息控制、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估,保证合规企业处于“控制中”。由AEO 企业管理的实践可知,各国海关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以下值得借鉴之处。
1)倡导各参与贸易的经营者自愿加入并向所有供应链的成员开放
例如,美国要求各参与贸易的经营者自愿加入,供应链上的生产企业、贸易企业、代理企业、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等进行全链条全方位的认证。新加坡向所有供应链的成员开放,自愿参与的企业通过自我管制及实施必要的改变来维持供应链的安全。
2)以客户为导向,加强建立海关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例如,新加坡海关指派专人对AEO 企业给予一对一的指导。荷兰海关在客户管理团队中专设初级和高级客户协调员,帮企业处理问题,同时关注企业运营。欧盟将重点投入放到了后期稽查上,对信誉好的企业准许其在实货放行后递交报关单。
3)由企及物判断监管风险,突出差异化管理(www.xing528.com)
如荷兰海关的监管视角从货物逐步转移至企业和贸易系统的供应链。从供应链视角出发的监管不仅涵盖货物申报信息,还涵盖了从生产商到运输商再到进口商、收货商的信息,以及供应链可靠性等信息,实现了多层次、全流程、互相印证、互相制约的协同监管和自体监管。荷兰海关还为企业量身定做监管模式,确保海关监管适应不同企业的运作方式。
4)各国海关接受通用企业认证标准并进行互认
目前美国C-TPAT 项目实现了与新西兰、加拿大、约旦、日本、韩国、欧盟、中国和以色列等国家的互认。欧盟AEO 项目实现了与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海关的互认。这些互认进一步提高了国际贸易体系中安全措施的运作效率。
如Intertek 和CSCC 都得到美国海关的授权开展C-TPAT 的供应链安全认证,海关对这些认证机构进行监控。以Intertek 为例,其运用专业实验室在货物装运前对货物进行测试和检验,通过集装箱扫描技术检测货物运输的供应链安全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