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空港发展:中国城市的成功之路

上海空港发展:中国城市的成功之路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全球城市空港的发展历史看,遵循欧美向亚洲的地理转移趋势,以及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双向动力驱动因素。从历史看,欧美一直是航空产业的最大市场和拥有最多的城市空港,空港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心城市全球发展的标配,这与欧美的经济发达和旅游开放密切关联。同样中国也有更多的城市具备潜质,中国现代城市空港都有谁?

上海空港发展:中国城市的成功之路

从全球城市空港的发展历史看,遵循欧美向亚洲的地理转移趋势,以及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双向动力驱动因素。比较而言航空客运的旅游要素作用更大,而货运既遵循地理效率要素,又依托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开放要素。从历史看,欧美一直是航空产业的最大市场和拥有最多的城市空港,空港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心城市全球发展的标配,这与欧美的经济发达和旅游开放密切关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腾飞,东京空港系统进入全球第三;之后中国的北京和上海空港发展更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结果;阿联酋迪拜空港竞争力是国际贸易和国家航空产业战略主动经营的结果,特色旅游更是助力成长,全球航空货运枢纽地位突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和泰国的曼谷空港经济更大的动力则来源于国际化的旅游业发展,自然航空货运还比较滞后。非洲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土地,但是因为经济和政治的因素依然是全球大型城市空港的缺席者,非洲的千万级机场不超过5 家。拉美具有发展潜力,现阶段依然落后于亚太和欧美。

全球范围内展望未来,俄罗斯莫斯科四大机场系统、韩国仁川两大机场系统两年内会进入亿级俱乐部。未来5~10年内,美国的迈阿密、旧金山、达拉斯、华盛顿,巴西的圣保罗德国法兰克福,印尼的雅加达和印度的新德里都有机会挑战1 亿人次门槛。同样中国也有更多的城市具备潜质,中国现代城市空港都有谁?广州、成都、昆明深圳和西安,你们准备好了吗?中国民航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国,未来五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中国民航强国的城市空港和空港城市一定必须全面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并助力城市经济腾飞,中国的城市空港真的准备好了吗?

中国的优势在于航空大国的产业经济潜力,中国的短板还是开放和旅游。在所有十二个亿级航空大都市中,中国的国际旅客贡献率很低,只与美国的亚特兰大规模相当,但是北京和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国际航空枢纽,而亚特兰大只是美国的一个以国内业务为主的主要枢纽,城市规模只能排到美国第九。国际化是全球民航业的基本特征,加大改革开放,深化发展本土的旅游产业,不断地提升国际业务的贡献率,都应该成为北京上海世界级空港全球竞争力的主要长期经营的任务。(www.xing528.com)

在全球十二大航空大都市中,北京大兴机场(PKX)、迪拜世界中心机场(DWC)和伊斯坦布尔新机场(ISL)基础设施规划最为宏伟。只有中国人口基数、国土面积以及经济潜力和产业规模具有绝对优势。2019年北京大兴机场投入运营后,北京双枢纽系统将创造全球城市空港的奇迹,预计五年内北京有机会超越纽约,十年内北京有能力挑战伦敦,成为全球第一大城市空港系统。北京机场系统需要技术创新领先、需要经营模式创新突破,更需要全面学习空港城市商业经营模式超越突破。

在上海空港虹桥和浦东双机场系统中,虹桥主营国内,虽然在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方面具有地理优势,但是虹桥的空间和空域已经达到运营上限,未来基本不具备发展空间,而浦东主营国际业务,在国内业务发展中具有交通和地理天然短板,这将严重地制约上海整体航空业务成长。上海的双枢纽系统在学习东京的经验,东京的模式也在创新和变化,东京现有两大国际机场以及周边的两个县级机场都不同于上海的情况。未来支撑上海航空的全面升级发展,规划发展建设第三机场也许需要提前布局。19 世纪的上海是亚太的经济、金融、贸易、文化和艺术中心,是冒险家的乐园,上海是19 世纪东方最大的现代城市。21 世纪的上海在中国经济腾飞中应该成为实力领头羊,上海空港更应该以实际行动助力上海成为现代化全球化的大都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