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对烟囱的抗震分析计算均宜采用这种方法,不过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的工作量较大,应尽量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
(一)“试题”回顾
〖试题5.2〗~〖试题5.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2001年)
图5.1a表示一座H=18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远震,建于Ⅱ类场地上。已知:
烟囱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图5.1b所示:
烟囱的自振周期T1=2.75s,T2=0.91s;
烟囱的第一、第二振型如图5.1c、5.1d。
图 5.1
〖试题5.2〗第一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2001年)
计算相应于第一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α1,其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0.032 (B)0.028 (C)0.038 (D)0.160
〖试题5.3〗第二振型参与系数(2001年)
计算第二振型的参与系数γ2,其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1.52 (B)2.01 (C)2.53 (D)6.38
〖试题5.4〗烟囱底部剪力设计值(2001年)
已知烟囱各质点的第一、第二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见表5.1。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水平地震作用下烟囱的底部剪力设计值V0(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1340 (B)1030 (C)1880 (D)20302
表 5.1
(续)
(二)《规范》规定
《烟囱设计规范》规定:
5.5.1 烟囱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本规范未作规定的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执行。
2 在地震作用计算时,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囱的结构阻尼比可取0.05,无内衬钢烟囱可取0.01,有内衬钢烟囱可取0.02,玻璃钢烟囱可取0.035。
5.5.4 水平地震作用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计算。高度不超过150m时,可计算前3个振型组合;高度超过150m时,可计算前3个~5个振型组合;高度大于200m时,计算的振型数量不应少于5个。
(三)算例
【例5.1】 烟囱的地震作用计算(振型分解法)
条件:图5.1a表示一座H=18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于Ⅱ类场地上。烟囱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图5.1b所示,烟囱的自振周期T1=2.75s,T2=0.91s;烟囱的第一、第二振型如图5.1c、d所示。
要求:求水平地震作用下烟囱的基底剪力和弯矩设计值(近似取两个振型)。
解答:根据《烟囱设计规范》5.5.4条应采用振型分解法。实际设计时宜取3~5个振型,此处为减少工作量,选用第一、第二两个振型以说明解题方法。
根据《烟囱设计规范》5.5.1条,取阻尼比ζ=0.05。
(1)第一振型
αmax=0.16,Tg=0.4s,
因ζ=0.05,所以取η1=0.02,η2=1.0,γ=0.9
因T1=2.75s>5Tg=2.0s则α1=[η20.2γ-η1(T-5Tg)]αmax=[1×0.20.9-0.02×
(2.75-2.00)]×0.16=0.035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5条)
振型参与系数
F1i=α1γ1x1iGi
α1γ1=0.0352×2.012=0.0708
F11=0.0708×0.02×1.00G1=0.0014G1
F12=0.0708×0.08×0.67G1=0.0038G1(www.xing528.com)
F13=0.0708×0.19×0.47G1=0.0063G1
F14=0.0708×0.38×0.33G1=0.0089G1
F15=0.0708×0.66×0.22G1=0.0103G1
F16=0.0708×1.00×0.10G1=0.0071G1
(2)第二振型:T2=0.91s<5Tg=2.0s
F2i=α2γ2x2iGi
α2γ2=0.076×(-1.520)=-0.116
F21=-0.116×(-0.06)×1.00G1=0.0070G1
F22=-0.116×(-0.20)×0.67G1=0.0155G1
F23=-0.116×(-0.37)×0.47G1=0.0202G1
F24=-0.116×(-0.37)×0.33G1=0.0142G1
F25=-0.116×0.10×0.22G1=-0.0026G1
F26=-0.116×1.00×0.10G1=-0.0116G1
×120+(-0.0026G1)×150+(-0.0116G1)×180
=2.184G1=2.184×18800
=41059kN·m
(3)水平地震作用下烟囱的基底剪力和弯矩
标准值:
设计值:V0=γekV0k=1.3×1072=1394kN,M0=γekM0k=1.3×97911=127284kN·m
【例5.2】~【例5.3】 (2014年一级)
【例5.2】 某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烟囱。如图5.2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w0=0.4kN/m2,烟囱基础顶面以上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5000kN,烟囱基本自振周期为T1=2.5s。
已知,烟囱底部(基础顶面处)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11000kN·m,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18000kN·m,由地震作用、风荷载、日照和基础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M=1800kN·m。试问,烟囱底部截面进行抗震极限承载力设计时,烟囱抗弯承载力设计最小值Rd(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8200 (B)25500
(C)25000 (D)22500
答案:(A)
根据《烟囱》3.1.8条,依已知数据有:1.3×18000+0.2×1.4×11000+1.0×1800=28280kN·m
图 5.2
【例5.3】 烟囱底部(基础顶面处)截面筒壁竖向配筋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作用并按大、小偏心包络设计,已知,小偏心受压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轴压力对烟囱承载能力不利,大偏心受压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轴压力对烟囱承载能力有利。假定,小偏心受压时轴压力设计值为N1(kN),大偏心受压时轴压力设计值为N2(kN),试问,N1、N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8000、15660 (B)20340、15660
(C)18900、12660 (D)19500、13500
答案:(D)
根据《烟囱》5.5.5条,αv,max=0.65αmax
根据《抗规》表5.1.4-1,8度0.2g,αmax=0.16,αv,max=0.65×0.16=0.104
根据《烟囱》5.5.5条,FEv0=±0.75×0.104×15000=1170kN
根据《烟囱》表3.1.8-1:
N1=1.2×15000+1.3×1170=19521kN
N2=1.0×15000-1.3×1170=13479kN
故选(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