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要求:
《考试大纲》没有提出要考核“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要求。
隔震设计指在房屋底部设置由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消能减震设计指在房屋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现在应用较多的隔震装置是“橡胶隔震支座”,它是用多层橡胶片和钢板叠合而成的圆柱体(图2.6.1)。一般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要放多个隔震支座。相对来讲,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较小,且具有较好的阻尼消能特性和弹性恢复特性。当强震发生时,由地面运动引起的结构位移大部分集中在隔震支座上(图2.6.2),并且由于隔震支座有很好的阻尼和消能特性,大部分地震能量都耗散在隔震层上。
基础隔震建筑的水平位移比普通建筑的大,但因这种水平位移主要由隔震系统提供,上部结构则发生类似刚体的位移,而且绝对位移量较小,如图2.6.3所示。可以预测,通过合理地设计隔震系统,有可能出现在大地震时建筑物只发生轻微平动的情况。
图2.6.1 橡胶隔震支座
图2.6.2 有、无隔震支座抗震比较
a)无隔震支座结构 b)有隔震支座结构
图2.6.3 地震水平位移(www.xing528.com)
我们用建筑物的地震反应谱来说明基础隔震的原理,图2.6.4分别给出了普通建筑物的加速度反应谱和位移反应谱。一般中低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刚性大、周期短,所以进入建筑物的加速度大,而位移反应小,如图中A点所示。现在延长建筑物周期,而保持阻尼不变,则加速度反应被大大降低,但位移反应却有所增加,如图中B点所示。要是再加大结构的阻尼,加速度反应将继续减弱,位移反应得到明显抑制,这就是图中的C点。
综上分析,延长结构周期、适当增加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弱,同时让结构的大位移主要由结构物底部与地基之间的隔震系统提供,而不由结构自身的相对位移承担,这样一来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很小,甚至像刚体那样做轻微平动,从而使结构物有良好的安全保障,这就是建筑结构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
消能减震体系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消能支撑体系(图2.6.5,图2.6.6)。这种体系是在结构上加一种带阻尼装置的斜(交叉)撑杆。当地震时,撑杆产生轴向力和轴向变形,此时撑杆上的阻尼装置开始工作,如产生摩擦变位阻尼(或其他阻尼),可消耗大量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物的变形。
图2.6.4 减弱建筑物地震反应的途径
a)加速度反应谱 b)位移反应谱
图2.6.5 消能支撑结构
图2.6.6 摩擦型消能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