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育管理需理性思考

高校教育管理需理性思考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会不断获得激励和进步。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参与激励模式有以下三个基本要求。此外,利用利益激励模式实施激励,高校管理者还要处理好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因此,高校管理者不应忽视那些涌动于内心的情感激励。高校管理者采用信任激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高校教育管理需理性思考

(一)目标激励模式

所谓目标激励模式,就是指通过设置合理目标,使被激励者产生一种内在动力,进而努力工作以实现目标的模式。这种激励模式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1.设定目标

目标的设定千万不能盲目,要讲求科学性原则。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目标要明确具体,要尽量用量化的标准来说明目标,如不能量化,也要用准确规范的定性语言来表明,避免目标存在模糊性。

(2)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要能通过努力而达到,总之,设定目标要把握好一个度,目标定得过低会使人失去斗志,定得过高又可能造成挫败感和畏难情绪。

2.实施目标

在目标的实施阶段,目标过程的反馈要特别注意。管理者要提醒和帮助教职员工保持清醒头脑,确保自己的行为在正常的轨道之内,要对好的结果给予肯定、鼓舞人心,对坏的结果客观分析、及时纠正。

除此之外,管理者还要注意将目标实施的总目标细分成许多子目标或阶段目标,因为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会对教职员工产生激励作用,是一个连续和累加的激励过程。

3.实现目标

目标经过努力得以实现,是这一轮激励的终点,又是新一轮激励的起点。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会不断获得激励和进步。

(二)参与激励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管理思想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已被打破,高校教职员工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高校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能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领导者对自己的信任,感受到自己是学校“主人翁”的地位,体验到自己的利益同组织的利益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这就能很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参与激励模式就是基于这种情况而提出来的。

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参与激励模式有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高校管理者与教职工都要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内部情况和问题性质有较全面的了解。

2.高校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不同意见,宽容待人,客观对事。

3.虽然参与本身是对教职员工的激励,但管理者在教职员工的参与过程中也要注意随时对他们进行激励。例如,当参与者提出建设性或创新性建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些会进一步激励教师踊跃参与管理、贡献心智。

(三)利益激励模式(www.xing528.com)

利益是人们为了需要所得到的好处或者所拥有的资源,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有广义和狭义的含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利益包括了物质、权力、名誉、精神等内容,是多面性的。从狭义上来说,利益主要是指物质、权力等能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东西。利益激励模式就是通过满足个体的利益需求来达到激励的目的。

这一激励模式启发高校管理者必须正视和肯定合理的利益要求,创造条件尽量满足教职员工的利益需要,并引导他们正确利用所得利益去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同时,由于利益涉及价值判断,每个人的价值观和选择标准不同,有的高尚一些,有的自私一些,所以高校管理者要引导教师正确地对待和追求利益。

此外,利用利益激励模式实施激励,高校管理者还要处理好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高校管理者应首先关注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因为这是他们最关心和最渴望得到满足的,所以激励效果也最好。同时,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公共利益影响着个人利益,因此,管理者还应将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四)情感激励模式

只有外部的诱因而没有内心情感的共鸣,是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的。因此,高校管理者不应忽视那些涌动于内心的情感激励。情感激励模式强调通过尊重、理解、信任来激励个体。事实证明,这种心灵上的激励往往比物质激励更为有效。

1.尊重激励

在高校中,任何一个教职员工的工作都是十分值得尊重的,同时他们自身也有强烈的自尊需要。因此,尊重是情感激励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情感。采用尊重激励,高校管理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与教职员工是平等的,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只能代表在高校中分工和职能的差异,而不应有任何的优越感和特殊性。

(2)高校管理者要认识到尊重表现为自由沟通和善待差异,尊重别人就要给他人表达或表现自己的机会,学会倾听教职员工的意见。当出现差异甚至冲突时,高校管理者要分析教师意见的合理性,要虚心接受正确的建议,有技巧地引导偏离的观点,切不可使用命令性或过激的言语。

(3)当教职员工出现不能控制情绪的现象,应宽容以待,找一个情绪平复后的合适机会耐心交流,使其能深刻体会到高校管理者对他的尊重。

2.理解激励

理解激励就是要使高校管理者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教职员工的角度想问题,而不仅仅只考虑自己或自己所在利益团体的立场。为此,高校管理者要尽量走入基层,走进教职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才会更了解他们的辛苦和困惑,更理解他们的意见和行为。教职员工感受到被理解,自然更愿意努力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3.信任激励

在管理中,管理者如果对管理对象给予期许肯定,一般都能获得积极向上的结果。这其实说的就是信任的作用。作为一种情感,信任可以很好地激励个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委任教职员工重要的工作、肯定教职员工的能力、欣赏教职员工的人格、与教职员工建立友谊等来表达对教职员工的信任,这能够让教职员工感受到管理者对其工作的关注和认可,激发其责任感和积极性。

高校管理者采用信任激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授权。当工作需要而给下属授权时,管理者应注意认识到放权不是放任,也不是弃权,而是更高远意义上的指导和激励。

(2)—旦任务确定并宣布交给某人,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应再有变动,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和关心,否则会严重伤害教职员工的自尊心。

(3)善于发现教职员工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而不是苛求的态度对待教职员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