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
激励程度或水平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表现,激励水平越高,人在行为上表现得就越积极,行为效果也就越显著。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0%至90%。[6]这就充分说明,在激励之下,一个人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潜能。
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利用有效的方式多多激励教职员工,可以充分释放教职员工自身的智力和体力能量,使他们主动挖掘自身潜力投入教育工作中来。这无疑非常有助于充分开发高校的人力资源。
(二)增强高校内部凝聚力
凝聚力,即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或使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内的力量。[7]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有效的激励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育人才。
首先,激励是一个心灵沟通和双向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增加人际信任和高校的组织承诺。
其次,激励有助于将个人目标引导到高校总体目标上来,增进高校教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士气。
从上述来看,激励确实有助于很好地增强高校内部的凝聚力。
(三)促进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统一(www.xing528.com)
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占据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两个目标也常常容易处在对立的状态中。高校教职员工的个人目标如果与组织目标是相对立的,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教职员工心理上的排斥和工作上的懈怠。这会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育与管理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实际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可以统一的,也应当统一。激励就能够促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关键是高校管理者要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提出学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是需要教职员工共同来完成和实现的。尤其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这样会使其意识到学校的最终目标与自己的职业理想是一致的,就会更认同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就会努力把工作当作实现个人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四)帮助管理者协调利益分配中的矛盾
由于利益主体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和需要的多样性,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有关利益分配的矛盾总是难免的。面对各种矛盾,如果管理者能针对不同的个体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具体而言,高校管理者要注意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将不同性质的利益分配给具有不同需要的教职员工。例如,对经济条件差的教师应主要分配物质性利益;对家庭有人需要照顾的教师应提供一些时间上的便利;对注重成长的教师应多提供一些参加培训的机会。
(五)促进高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
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要想更好地实施激励,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激励理论,不断积累丰富的激励经验。而这一过程其实能够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激励,高校管理者不仅可以掌握心理学知识、管理学理论,而且还可以锻炼沟通技巧和协调利益的本领等。显然,激励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