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现代理性思考

高校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现代理性思考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深入、系统地了解高校教育管理过程,就必须充分把握高校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学术界普遍认为,高校教育管理过程有四个基本环节,分别是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制订计划是高校教育管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调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摸清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制订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校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现代理性思考

要想深入、系统地了解高校教育管理过程,就必须充分把握高校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学术界普遍认为,高校教育管理过程有四个基本环节,分别是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这四个环节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系统。

(一)计划

计划,是指高校管理者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预先拟定的行动纲领。制订计划是高校教育管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管理活动是否取得成功,计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计划的特征

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计划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1)目标性

高校管理者制订计划主要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包括达到目标的具体指标、方法、步骤、时间和具体措施,而不是为了计划而计划。所以,计划的目标性很强。

(2)普遍性

作为高校的任何一位管理者,都必须有所计划。只有在一定的计划之下,管理者才能有效地组织实施,达到特定的目标。所以,计划是具有普遍性的。

(3)可行性

计划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计划中总是会包含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是能付诸实践的。

(4)效益性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任何计划都必须考虑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益问题。科学的计划会给高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计划的过程

(1)调查、掌握材料

计划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调查、掌握材料。调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摸清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制订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高校管理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岗位的特点,搜集数据和资料,全面积累数据,充分掌握资料,并以此为基础整理数据和资料,运用预测的方法,明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

(2)确定目标以及次序

高校管理者应该根据高校管理工作的方向,来分层次确定计划的目标,并将目标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然后切实按照计划来行事。对于那些对高校管理者来说最为重要的事情可以排在第一位,并用特殊的符号注明,如“X”;其次,按照其重要性程度分别确定第二位和第三位等;在同等重要的计划中,可以分别按照重要性在符号上加上数字,如“X1”“X2”“X3”等。

(3)确定行动方案

高校管理活动在确定具体的行动方案之前,要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民主讨论。根据决策的要求,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吸收其中的精华,融为一体,从而产生切实可行的计划。最后拟定的计划方案必须经过合理的论证。论证的内容包括计划依据的可靠性、计划方法的科学性、计划实施的可行性、计划效益的显著性等内容。为了保证论证效果的合理,可以在论证过程中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

(4)计划的执行与控制

行动方案确定后,就该执行计划,也就是按照计划要求的方式、方法和进度进行。在执行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应定期对目的、要求、质量、进度等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若属于执行方面的问题,应及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若是计划本身的问题应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执行

执行是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它是指高校管理者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源把计划中规定的任务与目标贯彻落实到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实际中,实现高校管理计划与任务的活动。没有执行环节,管理的一切要求和愿望都将无法实现。

1.执行的内容

执行环节的工作内容有很多。作为高校管理者,在这一阶段应重点做好组织、指导、协调和激励四项工作。

(1)组织

组织是指高校管理者安排各种办学资源,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

①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通过组织活动,可以建立和协调各种关系,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通过组织活动,可以使学校管理资源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优化组合,随时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第三,通过组织活动,可以完善学校的组织机构,促进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②组织活动的内容

第一,任务的合理分配。这主要是指将高校计划的任务分别分配到各个职能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第二,高校管理资源的妥善安排。这主要是指将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进行合理有效地配合,以综合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用。

(2)指导

高校管理者将任务以及资源安排妥当以后,就应注意指导各部门和各人员如何按照任务和目标来行使自身的职责。作为高校领导者,更是要让下属明确去干什么,下属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时,要对他们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点化。总的来说,高校管理者的指导主要针对工作方法和工作安排来进行。

高校管理者要使其指导发挥真实有效的作用,就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第一,深入第一线,全面及时地捕捉真实反馈信息,做到多谋善断。

第二,敢于指导、善于指导。要通过对点上工作的指导,带动面上工作的指导,以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第三,注意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氛围,虚心听取高校师生的意见。高校管理者应当指点而不说教、帮助而不代替、引导而不强加、批评而不压制,不能强制命令,不能越级指挥。

(3)协调

在高校教育管理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学校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关系也处于变化之中,因此特别需要协调工作。所谓协调,即高校管理者促使高校各方面的力量为实现统一目标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和谐发展的活动。

作为执行环节中的关键一环,协调能够使各种高校管理资源达到优化组合,保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均衡与协调发展,使高校管理的任务能有效实现。

协调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协调执行情况和原计划之间的矛盾;二是协调部门间和成员间的关系。对于高校教育管理来说,协调好教学管理与德育管理,协调好各个部门,使之形成合力,促进高校的良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www.xing528.com)

(4)激励

激励,是指高校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手段,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高校教育管理的执行过程中,教职员工难免出现一些精神不振、工作疲惫的状况,这就非常有必要采取一些激励的手段。

合理的激励能够促使广大教职工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促使他们积极为高校管理出谋划策,为实现计划而进行不懈地努力。一般而言,提高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手段。在激励工作中,最好是充分结合两种激励手段来鼓舞教职员工的干劲,激发他们的士气。

2.执行的要求

(1)以身作则,优化配置各种资源

高校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并且要创设各种条件,为高校的教职工实现既定的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

(2)体察实情,并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高校的管理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摩擦。对此,高校管理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了解实情,根据高校管理的相关规定或基本原则,对出现的矛盾给予合情合理地处理,最终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3)赏罚分明

高校管理者要根据各个职能部门的特点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将高校制订的计划分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个人,并且按照章程来授权给不同的管理者,要求他们领导下属的员工来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做到赏罚分明。

(三)检查

检查,是指高校管理者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发现问题,给出指导建议的活动。检查环节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也是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处于执行和总结之间,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检查,能够对计划的科学性及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地评估和考查;能够对学校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自身的各项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能够对教职员工进行相应地考核与监督。

1.检查的内容

(1)监督

高校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实际,查看各项工作情况,依据计划要求、规章制度的规定,督促下属部门和教职工完成既定的任务。通过考察进行的监督活动一般可分为定期考察、不定期考察、专题考察、全面考察、直接考察、间接考察等。

(2)考核

考核是高校管理者对高校管理工作进行的考察审核活动。它是检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分为高校管理者在内的教职工考核和学生考核。考核的内容一般包括德、能、绩、勤等方面。

(3)指导

虽然检查是针对过去的工作情况进行的活动,但不是向后看,而是为了向前看。因此,通过检查不仅要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而且还要提出可行的建议,指导员工更好地执行学校的各项计划。

2.检查的要求

(1)根据计划内容确定检查对象、步骤与方法

开展检查活动时,管理者必须熟悉计划的内容,根据计划的内容,分别确定检查的对象,探讨对象的特点以及工作的性质,然后根据工作的性质,针对不同的部门和个人,来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法,确定检查的步骤。常见的检查方法有考评打分、巡视观察、个别交谈、随堂听课、翻阅教案等。

(2)以原计划为依据,公正客观地进行检查

检查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进行检查。检查的客观性在于要以计划和收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不能主观臆断。检查的全面性在于要对所有的计划内容进行检查,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检查的深入性在于要对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不能做“表面文章”。

(3)将检查与指导、调节结合起来,讲究实效

检查应注意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以及对各部门、个人之间行动的协调,通过指导与协调,来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四)总结

所谓总结,就是指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整体分析、全面评价的活动。它是高校教育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标志着一个管理活动周期的结束,又预示着下一个管理周期的开始。总结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判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1.总结的类型

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总结有很多种,从不同的标准出发有不同的类型。

(1)按照时间来分,总结可被分为一个管理周期的完整总结、领导班子任期总结、学年总结、学期总结等。

(2)按照承担主体来分,总结可被分为全校总结、部门总结和个人总结。

(3)按照工作性质来分,总结可被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经常被提到。其中,全面总结属于常规性总结,是在一个管理周期结束或一个学期结束时,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出系统的总结和全面的评价;而专题总结主要是针对某一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的总结,如高校针对教学质量问题,进行教学质量方面的专题总结。

2.总结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高校管理者在进行总结时应该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突出鲜明的目的性。这就要求其必须做到:不单纯为了惩罚与奖励而总结;不流于形式;总结中注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做好未来的工作而总结。

(2)要有全面、真实、有效的检查考核材料

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总结要以事实为依据,必须有详细的总结材料,否则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些材料应当通过平时的观察和记录来收集。

(3)要与计划要求相对应

总结是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如果总结脱离了计划,则不仅会使原有计划、目标失去意义,而且还会使总结缺乏客观依据和标准。因此,高校管理者在总结时必须以计划为依据,以计划中制定的目标作为评估的标准和依据。

(4)注重规律和经验的总结

从实质上而言,总结就是要把握高校管理工作的规律性,使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高校管理者做总结时,应当既分析成功的原因,又分析失败的教训。原因不只要找外在的原因,还要找内在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