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对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培养方式。但是,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的指导教师的大批增加,这种培养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情况,这就要求实行导师负责制和有关教师通力合作的培养方式。有同志对这种培养方式作了这样的表述:以导师为核心,教研室(研究室)和系(所)通力合作,勾连外系(所),面向社会。这种表述不尽确切,但概括了它的基本特点,即这种培养方式既能发挥导师的专业优势和特点,又能更好地扩充和加深研究生的知识,更有效地增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这就要求继续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在每个专业、研究方向中,组织好以指导教师为主的学术梯队和教学队伍;有关教研室(研究室)、系(所)乃至全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要通力合作,全面安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根据上述要求,需要对全校硕士生的课程逐步实现全面的、多样化的安排。比如,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专业的基干课,即保证研究方向的特色和深度的课程,由指导教师亲自主持负责。一类是相近专业、研究方向共同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由教研室(研究室)或系(所)统一安排,遴选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硕士生可经导师同意后必选或任选。一类是跨专业、跨系科的课程,全校统一安排,由硕士生任选。与此同时,必须实行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课的制度。
在改革培养方式上,还要提倡和组织硕士生积极参加教学实践、社会调查、科研活动和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文科硕士生应有较多的时间走出学校,或查阅资料,或参观学习,或访师问道,或社会调查,让他们有更多的独立工作的机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和能力。(www.xing528.com)
近来,我校开始进行硕士生兼任部分助教工作的试点。虽然为时不长、规模不大、经验不多,但已经明显看到,硕士生兼任部分助教工作之后,对于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深化专业学习、增强事业责任感和锻炼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收获,需要认真总结,加以完善,逐步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