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蜀学名家人才大规模培养-《旭水斋存稿》相关

蜀学名家人才大规模培养-《旭水斋存稿》相关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二十多年里,尊经书院培养的生员上千名,这是不小的成绩。以上均明载为四川籍生员,共154名。尚有未明见其籍贯者20人,极大可能都是四川籍,在统计中暂并入四川籍,故四川籍生员总计为174名。此外,还有4人不是四川籍,其中湖南生员3人、蒙古生员1人。在书院担任过《蜀学报》采访。1909年被选为四川咨议局副局长,后被选为国会议员。他们不仅传承、振兴和发展了蜀学,也为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蜀学名家人才大规模培养-《旭水斋存稿》相关

在二十多年里,尊经书院培养的生员上千名,这是不小的成绩。目前笔者尚未查到尊经书院的生员名册,也未见系统的具体的披露,只就翻查资料时所见零星生员姓名,初步汇总统计如次(为了提供资料,在本文文尾附列名单)[42]:成都18人,华阳13人,新都3人,新繁7人,大邑1人,蒲江1人,彭县2人,崇庆2人,灌县1人,邛州2人,新津6人,金堂1人,简州1人,资州2人,汉州2人,绵州2人,绵竹4人,什邡1人,德阳1人,石泉1人,中江4人,三台5人,雅安1人,名山4人,天全1人,富顺4人,荣县4人,威远1人,犍为1人,眉州1人,井研3人,彭山1人,青神1人,仁寿2人,宜宾4人,永宁1人,泸州2人,西昌2人,会理1人,遂宁1人,射洪2人,盐亭1人,广安2人,保宁1人,阆中1人,西充2人,南充1人,南部1人,达县1人,南江1人,巴州1人,重庆1人,巴县1人,涪州1人,长寿1人,江津3人,永川2人,合州6人,忠州1人,开县1人,夔州1人,彭水1人,酉阳3人,秀山3人。以上均明载为四川籍生员,共154名。尚有未明见其籍贯者20人,极大可能都是四川籍,在统计中暂并入四川籍,故四川籍生员总计为174名。此外,还有4人不是四川籍,其中湖南生员3人、蒙古生员1人。

据上所见四川籍174名生员,已知分别来自四川64个府州县[43]。这些生员主要是经过各府州县遴选推荐或经过考试进入书院的,即张之洞于《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中所说,在“全蜀学生三万人中”,一次遴选100人入读的,其中大多是已有生员名目乃至经过科考取得功名的,据在已知四川籍生员中的不完全统计,有进士1人、举人16人、优贡1人、拔贡11人、副贡1人、廪贡3人、附贡1人、廪生57人、增生8人、附生14人。再看就两本课艺集所见生员名目的统计:《尊经书院初集》有作者59人,其中除督宪、山长和4名非四川籍生员共6人外,四川籍53人中,举人10人、优贡4人、拔贡8人、廪贡2人、副贡2人、廪生19人、增生2人、附生5人、不详1人。《尊经书院二集》有作者47人[44],全为四川籍,其中进士1人、举人6人、优贡1人、拔贡1人、廪生37人、附生1人。应该说,就基本素质而言,较省内其他书院更整齐些。这是一个省级书院在全省范围的招生选才,经过了一定标准的选拔,尊经书院招收生员的起点一般是高于四川的其他书院的,因而乃有张之洞所器重的蜀中“五少年”(廖平、张祥龄、杨锐、毛瀚丰、彭毓松)等拔尖生员[45]

近代四川各方面的突出人才和著名蜀学人物中,曾经在尊经书院受过教育的,仅见载入《四川省志·人物志》的就有18位,其中杨锐(1857—1898年,绵竹人)、尹昌衡(1884—1953年,彭县人)、张澜(1872—1955年,南充人)、吴玉章(1878—1966年,荣县人)、吴之英(1857—1918年,名山人)、骆成骧(1865—1926年,资州人)、张森楷(1858—1928年,合川人)、宋育仁(1857—1931年,富顺人)、廖平(1852—1932年,井研人)、徐炯(1862—1936年,华阳人)、吴虞(1872—1949年,新繁人)等11位,笔者已做过简介[46],下面再补充7位的简况。

张祥龄(1853—1903年),汉州(今广汉)人。早年以拔贡选送尊经书院。张之洞的评语是:“张祥龄……敏悟有志,好古不俗,文辞秀发,独嗜经学、小学、《书》,笃信古学,不为俗说所惑。”[47]1893年中举,次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工诗词,尤以词成就较高,是近代蜀词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前后蜀杂事诗》、《半箧秋词》、《受经堂词》等。[48]

吕翼文(?—1906年),华阳(今成都市)人。早年肄业尊经书院。1897年中举,后随王闿运到湖南竟业。回川后,主持重庆经学书院、江北书院,杨庶堪、邹容皆出其门下。编著有《朴学报》、《说文释例》、《说文理董》、《王氏礼经笺疏》等,有《雪堂残稿》传世。[49]

刘光谟(约1846—1916年),射洪人。早年入尊经书院,肄业后任该院斋长多年,掌管书院典籍。后参加《射洪县志》、《潼川府志》修纂。有《高石斋文钞》传世。[50](www.xing528.com)

傅樵村(1873—1919年),简州(今简阳)人。1898年肄业于尊经书院。在书院担任过《蜀学报》采访。后在成都创办图书局,出版书籍、地图。先后创办《算学报》、《启蒙通俗报》(《通俗日报》)和成都第一家画报——《通俗画报》。曾任成都红十字会会长。重要著述有《成都通览》。[51]

周翔(1860—1927年),彭山人。早年选入尊经书院就读。1891年中举,次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赴日本考察学务,先后任四川东文学堂监督、四川留日师范生监督、四川通省师范学堂监督、大理院总检察厅检察官。后任四川学务公所议长兼四川高等学堂总理(院长)、四川教育总会会长、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工诗文,有《周紫庭先生遗诗》。[52]

罗纶(1876—1930年),西充人。14岁入县学,旋考入尊经书院。1902年中举。1909年被选为四川咨议局副局长,后被选为国会议员。1925年被选为四川善后会议代表,继选为审查长。曾创办《进化白话报》、戏曲改良社。[53]

萧龙友(1870—1960年),祖籍三台,生于雅安。弱冠后赴尊经书院习词章科,期间,博览群书,于中医书籍多所涉猎。曾任知县、内务部中医襄校委员等职。1928年弃官在京行医。1934年,与孔伯华等创办“北平国学医院”,筹建“北平医药同仁会”。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54]

以上只是笔者所接触的已列入《四川省志·人物志》的,此外当还有一些突出者。在一个只存在28年的尊经书院,出了如此多的杰出人物,其教育之功确实卓著,成果丰硕。他们不仅传承、振兴和发展了蜀学,也为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