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仁宗赐号学术名人,旭水斋存稿中的章詧

宋仁宗赐号学术名人,旭水斋存稿中的章詧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史籍记载,宋仁宗曾赐“益州草泽”章詧为“冲退处士”,又“录赐”“草泽宋堂为国子四门助教”[3],这是对学术名人的特别褒扬。章詧的操守和学术,得到了路、府首官的赞扬并多次向朝廷推荐。笔者据《长编》所载统计,宋仁宗在位41年,在全国诏赐“处士”称号的学者仅有10名(其中包括孔子第四十六代孙。被赐号冲退处士的章詧,是北宋前期声播全国的著名巴蜀学者之一,是正处鼎盛时期的蜀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宋仁宗赐号学术名人,旭水斋存稿中的章詧

据史籍记载,宋仁宗曾赐“益州草泽”章詧为“冲退处士”,又“录赐”“草泽宋堂为国子四门助教”[3],这是对学术名人的特别褒扬。

章詧(993—1068年)[4],“《实录》:詧,字隐之,双流人”[5],其先本闽人,五世祖于唐僖宗时入蜀,祖章道自眉州“徙居成都之双流”。父母俱早殁,靠兄嫂抚育。“未冠,治经术,往来成都求师质问大义。乡先生任维翰若、释中古皆通经,善讲解,悉从之游,得其要旨妙论。……著《发隐》三篇、讲疏四十五卷,《太玄图》、《卦气图》各一,虽前世陆绩、宋东(衷)、王涯辈通《太玄》学者殆有不及者。……尝为诗歌杂文二十卷行于世,《卦气图》以石刻于府学之西,《太玄经图》并《文集》刻于中兴寺子云祠堂。”[6]“通经术,善属文。性淡泊,屏居林泉,以养生治气为事。”[7]

有关章詧的著述,近世有学者搜荟辑列为:《太玄图》1卷、《发隐》1卷(佚),诗歌杂文20卷(佚),诗1句(存),文1篇(收入《宋代蜀文辑存》)[8]。笔者综合宋代记载,认为作以下表述为宜,即:《章氏太玄经注》14卷、疏30卷[9](一作45卷[10]),《发隐》3篇(有作3卷),《太玄图》、《卦气图》各一,诗歌杂文20卷,俱佚。“文一篇”,题为《逸心亭记》,今存宋人扈仲荣编《成都文类》卷43。

史称章詧“博通五经,尤长于《易》”,“善属文”。“尤好扬子云《太玄经》,知玄以数寓道之用,三摹九据始终之变。”宋人李焘评章詧的《太玄经》研究说:“其说以范望为宗,望所否者辄改之。大抵元之吉凶专在昼夜,而子云之辞或奇奥难晓,诸家往往迷误,指凶为吉,违背经义。詧独以昼夜订其辞,于吉凶无所差。比诸家,诚最优者。”[11]“里人范百禄从叩《太玄》,詧为解述。”[12]

扬雄(前53—18年)字子云,成都人,西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也是中华文化之蜀学兴起时期的主要学术代表人物之一,其经学著作《太玄经》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章詧长于治《易》,对《太玄经》的研究尤为精深,继承和发展了扬雄的学术,超过了此前的相关学者。但他“性淡泊,屏居山林”,不事科考,不求仕宦。章詧的操守和学术,得到了路、府首官的赞扬并多次向朝廷推荐。庆历四年(1044年)就开始以章詧的著作推荐,皇祐三年(1051年)宋仁宗赐詧粟帛。次年又被荐,诏命为本州州学助教,詧“恳辞不拜”。至和二年(1055年)宣徽使张方平又荐,奏请赐“处士”号旌之。嘉祐四年(1059年)天章阁待制何郯向皇帝面呈奏疏再荐,“诏委转运使详定其实”,转运使赵抃“以学行之懿条悉闻上”后,于当年十一月“赐……益州草泽章詧冲退处士,转运使言其有行义也”[13]。接着,知成都府王素“命所居之乡曰‘处士’,里曰‘通儒’,坊曰‘冲退’”[14]。(www.xing528.com)

宋代隐居不仕的文人有称为处士者,其中有文人自称处士的,有朝廷对一些隐居名人赐予“处士”称号并颁发诰身(任命文书)的[15]。后者有较高要求并严格审定。章詧被称为“蜀中知道君子”,其学行为官员和儒界赞誉,即所谓“非其趣之高远、德之精微畴能尔”[16]。再从章詧得到赐号,经历了十五年(1044—1059年)之久,皇帝要求地方长官“详定其实”来看,亦见其严格。笔者据《长编》所载统计,宋仁宗在位41年,在全国诏赐“处士”称号的学者仅有10名(其中包括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川蜀还有1名,即赐果州草泽何群为安逸处士)[17]

被赐号冲退处士的章詧,是北宋前期声播全国的著名巴蜀学者之一,是正处鼎盛时期的蜀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这是成都市双流县历史上传承巴蜀文脉的又一亮点,而宋代双流县“处士乡”、“通儒里”、“冲退坊”的官府命名,则是双流这个学术重镇突出地位的历史证明。

宋堂,“双流人”,为当地著姓宋氏家族成员。“著《蒙书》数十篇、《春秋新意》、《七蠹》、《西北民言》,颇究时务,数为近臣所荐。至是,翰林学士赵概又上其所著书”,嘉祐元年(1056年)十月,仁宗“特录之”,命“草泽宋堂为国子四门助教”[18]。宋初,设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为学生。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建太学,国子监成为掌管全国学校的总机构。此时,国子四门助教属于散官,品级不高,但为皇帝特录诏赐,实乃誉称。据《长编》所载统计,宋仁宗在位41年,在全国诏赐“国子四门助教”者一共仅5人,其中包括唐中书令张九龄第九代孙、“后宫尚氏”之父、福州进士等。可见,宋堂得此称号之不易和北宋朝廷对蜀中双流学者之另一褒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