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源远流长,学科多样,名家辈出,著作林立,丰富多彩,特色突出,不仅需要个案的、断代的、分科的、分人的、分著述的、分地区的深入研究,还需要有整体规划和系统深入(巴蜀哲学研究就是走到前面的[11])。如拟编纂的“蜀学学案”就很好。通过像这次的讨论,会逐渐使更多的学者认识到,以本单位为基础,开展协作,组织重点项目,能够把蜀学研究推向深入发展和更高的水平。
我觉得,当前蜀学研究需要文、史、哲各方面积极推动,更加深入,然从总体上说则需要有计划地重点开展综合的系统的研究,特别是:(1)蜀学发展史和蜀学学案的研究;(2)蜀学与当今社会建设关系的研究。110年前尊经书院有关《蜀学编》的编纂就是一好的先例。
当今中国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之必需。总的来说,讨论本题,一是有助于深入发掘和准确认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地方性学术“蜀学”,有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和社科研究的繁荣;二是更加丰富和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助于对四川省情和中国文化特色的明晰认识,从而为把四川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强省服务,为今日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2007年11月17日在“巴蜀哲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提要)
【注释】
[1]《方舟集》卷13。
[2]《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6。
[3]四川地区(含重庆直辖前的地区),简称蜀,蜀学之地域即此范围。蜀之首府,在成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益州,为全国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先后辖治之郡有八:蜀、巴、南、广汉、犍为、沈黎、越巂、汶山。成都县为州治。东汉沿之。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定蜀,称益州牧。魏黄初二年(221年)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称蜀汉。
[4]《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总序》第4~6页。该书有15章,包括儒学复兴,三教融合,经学、理学、佛教、道教、文学、史学、科学技术等。(www.xing528.com)
[5]如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在“北宋道学”一节中列有“蜀学的唯心主义”一目加以专论。又如《宋代蜀学研究》(巴蜀书社1997年出版)有专目“释‘蜀学’”。
[6]参见粟品孝《蜀学研究回眸》未刊稿,2007年6月。
[7]谢无量(民国初年四川国学院院长)在《蜀学原始论》一文中对蜀学进行了较全面的宏观论述,指出“蜀有学先于中国”,并分从儒、道、释、文章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四川国学杂志》第六号,1913年)。李宗吾说:“四川自汉朝文翁兴学,而后文化比诸齐鲁,历晋、唐以迄有明,蜀学之盛,足与江、浙诸省相埒。”(1939年《六十晋一妙文》,《厚黑学》第164~165页,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刘咸炘在其《蜀学论》中,对古代四川文、史、哲、医学进行概论,并指出“统观蜀学,大在文史”(《推十书·推十文集》卷1)。
[8]《四川思想家》(巴蜀书社1988年版)一书,对上起西汉严遵、下迄近代吴虞共20位蜀籍思想家进行论述,仅在苏轼部分使用“蜀学”,亦专指“苏氏蜀学”。
[9]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在北宋道学一节中列有“蜀学的唯心主义”一目加以专论。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第七章“理学的开创与奠基”,分主流派(濂学、关学、洛学)与非主流派(涑学、蜀学、新学),并云:“‘蜀学’特指与‘洛学’、‘新学’鼎立,由苏氏父子创建的理学非主流派,即苏氏‘蜀学’,而不泛指古代四川地区的整个学术文化。”(第313页)朱汉民《中国学术史·宋元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列出一章“苏氏父子及其蜀学”云,建立起与理学、新学相互对峙的学术思想体系,形成了包括张耒、秦观、黄庭坚、晁补之等文人学士在内的蜀学学派(第132页)。刘子健《〈宋代蜀文辑存〉重印小引》(载《宋代蜀文辑存》卷首,香港龙门书店1971年影印本)。漆侠则称为“苏蜀学派”(《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十四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页)。赵吉惠等《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称“三苏蜀学”、“兼融释老的‘蜀学’”。
[10]如唐学研究中心、蜀学研究中心等。
[11]例如:1988年就出版了《四川思想家》,以及近十多年来关于张栻、魏了翁、廖季平、蒙文通、唐君毅、贺麟、巴蜀经学、巴蜀哲学、汉唐两宋巴蜀易学等研究;蒙默教授整理出版《蒙文通文集》和蔡方鹿教授的研究成就,如对张栻、魏了翁、廖季平的系统研究,以及《宋代四川理学研究》、《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与刘兴淑合作)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