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四川社会经济概况及《旭水斋存稿》

元代四川社会经济概况及《旭水斋存稿》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有关元代四川的社会经济情况,由于资料缺少,这里只能约略述其梗概。从元朝在四川废置一些州县的情况来看,元代四川地区户口数增长很慢,反映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也很慢。[216]总的说来,元代四川社会经济的大致状况是,经过长期战争和掠扰之后,无论农业、手工业、商业均有一定的恢复,且在恢复程度上逐渐有所发展。

元代四川社会经济概况及《旭水斋存稿》

宋、元之际,由于蒙(元)、宋之间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和蒙古贵族的掠夺,四川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以致“昔之通都大邑,今为瓦砾之场;昔之沃壤奥区,今为膏血之野。青烟弥路,白骨成丘,哀恫贯心,疮痏满目”[206]。元代四川仁寿县人虞集写道:“今国朝以金始亡……连兵入蜀,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谋出峡以逃生。”[207]

入元以后,元朝统治者陆续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但有关元代四川的社会经济情况,由于资料缺少,这里只能约略述其梗概。

户口数: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成都路有户32912、口215888,广元路有户16442、口96406,顺庆路有户2821、口95156(《元史·地理志》此处记载有误),重庆路有户22395、口93535,绍庆府有户3944、口15189,夔路有户20024、口99598,其他各路户口数缺载。[208]以上六路(府)共有户98538、口6157721。至元十九年四川有户120000[209],至元二十七年四川六路户数如加上其他各路户数,可能会比至元十九年的四川户数稍多一点,但较之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川峡四路2590092户的数字,仍然是很少的。到至元二十八年,江淮、四川共有户11430878、口59848964[210],惜乎江淮与四川的数字未分列,估计这次统计较全面,四川也可能不止10余万户,但不能断定。从元朝在四川废置一些州县的情况来看,元代四川地区户口数增长很慢,反映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也很慢。

元朝政府在各地实行屯田,有民屯和军屯。四川地区的屯田是从至元十一年开始的,当时是为了攻蜀灭宋的需要。灭亡南宋后,元世祖继续实行屯田,此后成宗、仁宗时也增加屯田。先后在四川的广元路、叙州宣抚司、绍庆路、嘉定路、顺庆路、潼川府、夔路总管府、重庆路、成都路所辖地区,设有民屯。前后共计20862户,少者如广元路,仅87户;多者如顺庆路,共达5016户,夔路达5083户。同时,也在各地设军屯,计其屯田面积,保宁万户府军屯118顷27亩,叙州等处万户府军屯41顷83亩,重庆五路守镇万户府军屯420顷,夔路万户府军屯56顷70亩,成都等路万户府军屯42顷70亩[211],共679顷50亩。这些屯田,目的是“以资军饷”,但也部分地恢复了四川地区的农业生产。

从政府在各省的税粮收入来看,史籍列出的9个行省,四川省每年收入税粮为116574石,仅稍多于甘肃省,占全国岁入粮数12114708石的9‰[212]。再看酒课和醋课。酒课,四川行省每年收入7590锭20两,也只高于甘肃和辽阳两个行省;醋课,四川行省每年收入610锭12两8钱,居各行省之末。[213]这都远远没有达到宋代的水平,表明元代四川农业的凋残。(www.xing528.com)

手工业方面,制盐业四川有盐场12个,盐井95口,分布在重庆、成都、夔府、叙南、嘉定、顺庆、潼川、绍庆等路“万山之间”。其年产量最高的一年是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共产盐28910引[214],每引400斤,合11564000斤,较之南宋高宗时年产60000000斤,还不足1/5。纺织业的情况尚不清楚,在重庆发掘的明玉珍墓中,出土了一些丝织品,计明器9件、袍服衣裙7件、袍料14段及零碎片多块。其中“丹黄勾连万字锦银残片8片,画面织勾连底纹,内套万字几何图纸图案极其精细,应是元代丝织工艺的代表作”。发掘者认为,这些丝织品“均系织成于公元1366年以前,产地一般说来都在当时四川境内,这就为研究四川地区元代的织造工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215]

整个元代,商业比较发达,但从商税收入额来看,在文宗天历以前,四川行省每年收入也才16676锭4两8钱,仅高于辽阳、岭北两个行省。[216]

总的说来,元代四川社会经济的大致状况是,经过长期战争和掠扰之后,无论农业、手工业、商业均有一定的恢复,且在恢复程度上逐渐有所发展。明玉珍时期,四川地区经济恢复的速度要快一些。但是,也还没有达到宋代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