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散而缺乏,是晚宋史研究长期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实录》、《会要》,自唐以后,每个皇帝死后嗣君皆敕修,以为国史之据。今存宋代实录甚少,然《会要》甚多,但其内容止于宁宗。“宋时有实录、有会要,皆为国史之长编。元人灭宋,董文炳入临安,独取其国史辇致北方,其后得据以修纂《宋史》。然《理宗实录》为未成之作。度宗、恭帝以下更无实录,故《宋史》于理度时,不具首尾,草草成编。实录之系于修史,岂不大哉!”[22]因此,要广泛搜集,认真辨析,多方求证,深入研究,或可获得有用资料。这是需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埋头苦干,长期努力的。
目前,晚宋史研究尚处初步阶段,希望有更多青年学者研究这段历史。
(此文是2006年作者的学术讲座稿)
【注释】
[1]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0“制国用使”条。
[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58《职官考》。
[3]《宋季三朝政要》卷4,守山阁丛书本。
[4]《古今纪要逸编》。
[5]牟子才:《请收回史宅之除授疏》,载傅增湘纂辑《宋代蜀文辑存》卷84,香港龙门书店1971年影印本。
[6]《宋季三朝政要》卷4。
[7]《廿二史札记》卷26“秦桧史弥远之揽权”条。
[9]《元史》卷189《赵复传》。
[10]《两朝纲目备要》卷5、卷7。(www.xing528.com)
[11]《宋史》卷41《理宗纪》。
[12]《宋史》卷42《理宗纪》。
[13]《史纲评要》卷35,中华书局1974年版。
[14]《宋论》卷15,中华书局1964年版。
[15]黄宽重:《南宋史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19页。
[16]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12页。
[17]林天蔚:《宋代史事质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75页。
[18]邹元初编:《中国皇帝要录》,海潮出版社,1991年,第384页。
[19]《宋季三朝政要》卷2。
[20]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载《宋代蜀文辑存》卷84。
[21]赵汸:《东山存稿》卷6《邵庵先生虞公(集)行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7~1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